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构图与色彩

2020-04-15 03:59陈佳琪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构图色彩

陈佳琪

【摘 要】电影是一种活动影像,一部电影是否具有观赏价值,与剧情、演员演技、配乐、色彩、画面有着重要关联。然而,观众常常在观影中忽略构图和色彩对于一部电影是否具有观赏价值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独特构图与具有美学价值的色彩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布达佩斯大饭店;构图;色彩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04-0068-02

《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他最信任的门生之间的友谊故事。具有戏剧色彩的故事不是该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明艳的色彩和转换自如的构图才是带给观众新鲜视角的重要因素。

一、构图法,列出具有特色的三种

电影构图, 主要是指电影画面中物体的布局与构成方式。《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运用了大量不同的构图法,并且在整部影片的播放中以前后照应的形式出现。除去三分法、黄金分割等常见构图法,对称构图、光影构图、色彩差异构图在影片中最为常见。同时,该片也运用了重复构图、奇数式构图、戏曲性构图、光影构图、画框构图等大量的艺术手法。本文就影片中的均衡构图法、奇数构图法、光影构图法进行论述。

(一)均衡

均衡构图法。从视觉心理上看,放置在画面中央的位置通常能够成为视觉中心,从而成为相对来说最为重要的视觉形象[1]。影片从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的均衡构图,如墓地的外墙、拿着书的女孩、特写的书、立在雪地中的雕塑、讲故事的作家,以景物作为艺术载体[2]。随着故事的发展,更多的建筑和布置都以对称的形式出现,如新旧时期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饭店内的装潢布置、前台的服务员、正在冲澡的顾客、用餐的两人,等等。对称构图给观众一种整齐、和谐的感觉,不会让观众在观影时抓不住重点,不仅强调画面中的主体,有时还将主体差异进行鲜明对比。例如,在影片20分16秒的画面中,火车上的士兵将饭店礼宾员和他的年轻门生分别制服在镜头的两侧,两侧分别都是三人,礼宾员和门生都用挣扎的眼神看着镜头,由此,引出下面的情节。

(二)奇数

奇数式构图。画面中的主体数量用奇数比用偶数好。影片27分43秒的画面是D女士的三位亲戚,一位年轻男子在与糊涂的老人对话,他们的身后有位男子一边优雅地喝着酒,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短短几秒钟的画面将三位演员的表情呈现得清清楚楚,为混乱的场面增加了一段讽刺而又诙谐的小插曲。27分49秒的画面中同时出现了七个人,这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是不多见的,演员们布满了整个银幕,显得有一些拥挤,但是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仍然展现得很清楚,这样的构图将抽象的紧张气氛通过具体的画面生动传递给了观众,使建构的共意成为真实的众意[3]。

(三)光影

影片开始,作者准备叙事时,一束暖光直接打在主角的脸上,由此故事开始。在32分27秒,镜头锁定躺在火车里的礼宾员,灯光从礼宾员的左脸逐渐移到右脸,能清晰地看到,礼宾员紧皱眉头然后缓缓闭眼。在44分49秒,镜头特写女孩的面部表情,背景是模糊的彩色霓虹灯,交替的暖色灯光照在女孩的左脸上,同时,右脸一直处在阴影下,只有灯光在交替的间隙,女孩脸上的灯光才达到平衡。左脸、右脸与全脸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温暖的感觉。女孩的表情传递出温情、充满爱意、美好甜蜜的感情色彩。

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使用的色彩及其特点

色彩是一部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会变成电波刺激到达下丘脑,生理上产生的反应会带动感情或者引起行动的反应[4]。色彩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体验和冲击,也能营造或轻松或紧张的氛围,还能配合剧情引导观众感知或者带动剧情的走向。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大量的色彩被使用,整部影片出现了粉、黄、红、紫、蓝、黑、白等色调,或温馨浪漫,或清新明亮,或热情奔放,或忧郁压抑,或让人产生亲近、尊崇和敬畏大自然的情感[5],这些色彩的使用为影片制造了独特的视觉感官,增加了美学价值。

(一)色彩与情节呼应

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分为两个部分,主人公入狱是影片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入狱前,影片以暖色调为主,入狱后,以冷色调为主。当故事开始被讲述时,宛如童话世界的粉红色的饭店出现在观众眼前,在同样的视角下,又出现了一座接近于现实、色彩暗淡的相似建筑,这是曾经的饭店和现在的饭店的对比。尽管出现了暗色建筑,当镜头拉近时,又出现了嫩黄色的椅子、牛油果绿的小面包车。镜头进入酒店后,室内的色调以橘色系为主,通过降低其明度和纯度为画面营造浓郁的复古气息[6]:橘黄的墙壁、黄色的前台、棕橘的沙发等,肉眼所见之处都是引人注意的橘色。然而画面突然发生变化,由布满污渍的白色和蓝色的墙砖组成的洗浴中心呈现在观众眼前,随后,又回到橘色系的画面上,其中以橙色为主的配色中,大量使用了阳橙色,给人庄严、尊贵、神秘的感觉。短短五分钟的片段,除了白色墙砖外,其余都是鲜艳明亮的颜色,抓住观众的眼球,引出悬念。

D女士是带着焦虑的心情最后一次离开饭店的,这种焦虑不止表现在她的神态、行为、语言上,还体现在色彩中。当礼宾员、门童、电梯接待员陪同D夫人坐电梯时,电梯中红色的背景墙与紫色的饭店员工服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制造出一种相互矛盾的色彩,突出了人物内心焦虑的状态。

当门童和他的女朋友同时掉入装满粉色蛋糕盒的配送车中时,两个人虽然没有太多的神态、动作、表情交流,但是满银幕的粉色礼盒与门童的淡蓝色外衣营造了一种温馨、甜蜜、浪漫的氛围。“浪漫”表现的是脱离现实的漂浮感,空想的梦和追求甜美的状态,一般采用冷柔和色中的粉色[7],而该片段就运用了这个原理。

(二)冷色基调,暖色装饰

以冷色系为大背景的基调,融入暖色系的装饰。当男主人公入狱之后,影片的色彩开始由暖色转向冷色。颜色的使用相比之前减少了很多,在监狱中,暖色向冷色的迅速转变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监狱中的画面,由灰、白、浅黄三色组成。监狱服是灰白横条的款式,墙面和简单的装潢由灰、白、浅黄组成。既暗示了主人公的处境,又不会过于压抑。当律师即将被杀害时,在昏沉灰暗的环境中出现了一辆黄色的电车,他逃入美术馆后,温暖的馆内装潢与寒冷昏暗的外部世界又形成了鲜明对比,为律师即将失去生命埋下伏笔。主人公逃出监狱后大背景是冷色系,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鲜明的颜色,比如,雪地中黄黑条纹的电话亭;白蓝相间的缆车等。黄色是前进色,蓝色代表着理智、希望,不断给出暗示,推动剧情发展。当他们再次回到饭店时,粉红色、蓝色、嫩黄色、红色、紫色、黑色、白色全都呈现了出来,这表示影片的高潮即将开始。在故事的最后,影片变为黑白色,然后又跳出了一张彩色的照片,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三、结语

由于电影是动态影像,其构图和色彩的使用不同于摄影、绘画,必须要有连贯性、平衡性,这大大增加了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难度。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构图和色彩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引导观众、吸引观众,达到了最佳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暴学伟.谈电影构图的丰富表现力[J].电影文学,2012,(11):43.

[2]尹凌馨,郭剑英.城市主题艺术公园植物景观研究与建议——以南京市白马石刻公园为例[J].设计,2019,(3):42.

[3]吴耀宇.新媒体在江苏入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及趋势[J].旅游学刊,2018,(04):3.

[4]南云治嘉.数字色彩设计全能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90.

[5]是丽娜,王国聘.湿地旅游的生态伦理属性及其价值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01):41.

[6]瞿颖健.平面设计配色图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45.

[7]古贺惠子.使用色彩设计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8.

猜你喜欢
构图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