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替牺牲战友尽孝,他跨越3000公里坚守22年

2020-04-15 03:54三月河
妇女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吉林成都儿子

三月河

“你放心地走吧!今后,我来替你为二老尽孝!”

1996年10月,重庆小伙廖良开应征入伍。新兵训练期间与来自吉林省桦甸市的战友刘继强相交甚笃。新兵训练结束,两人一同被分配到海军某部服役,廖良开在勤务连当文书,刘继强在试验船大队当操舵兵。

虽然两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关系依然亲密。廖良开经常利用去各舰送书报的机会与刘继强见面,两人一起交流学习,畅谈人生。廖良开告诉刘继强,他想当一名军旅作家。刘继强则希望将来做一名舰长。两人约定一起努力考军校。

刘继强家境贫寒,母亲还患有糖尿病,常年打针吃药,因此每个月发了津贴,他都一分不留寄回家,连买复习资料的钱都没有。廖良开知道后,每次去舰上,都会带些复习资料给他,并鼓励他努力学习。刘继强十分感激,又觉得过意不去。廖良开安慰他:“除了津贴,我平时写稿还能挣点稿费,虽然不多,但给你买复习资料还是绰绰有余的,你别放在心上。”

就在两人相互鼓励为理想而奋斗时,年仅19岁的刘继强因勇救落水群众牺牲了。

1997年9月28日13时许,刘继强为迎接业务考试在海堤上紧张复习。突然,不远处的海面上传来呼救声——一名驻地群众掉进了海里。刘继强疾步跑过去,顾不上脱衣服就跳进了海里。当他拖着落水者游到岸边时,发现海堤又陡又滑,落水者无法上岸。这时,一个巨浪打来,两人又被卷入海中。更加糟糕的是,落水者头部受到撞击,昏迷了。刘继强抱着失去意识的落水者在海水中浮浮沉沉,终因体力不支被海浪卷走。

刘继强牺牲当天,廖良开正在连部值班。得知消息,他呆若木鸡,继而泪如雨下,嘴里反复叨念着:“继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刘继强被追记一等功,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追悼会现场,廖良开看到刘继强父母几次因悲伤过度而晕倒,心里感到钻心般难受。几天里,廖良开一直想找个机会和刘父刘母说几句安慰的话,可老人身边一直有部队领导陪同,他没有机会上前。

刘继强的父母离开部队后,廖良开内心难以平静——刘继强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儿子牺牲了,他们的心里该多痛苦啊!廖良开决定为老人做点什么。随后,他来到刘继强牺牲的地方,对着大海庄严承诺:“继强,你放心地走吧!今后,我来替你给二老尽孝!”

“你对妈这么孝顺,妈知足了!”

身在军营,与老人相距千里,怎样才能为老人尽孝呢?廖良开首先想到,两位老人正陷入巨大悲痛中,最需要安慰和关怀。于是,他提笔给刘继强的父母刘银智、梁桂茹写了一封信。怕两位老人感到太唐突,他的第一封信称呼他们“大叔大婶”,并劝慰他们保重身体。

接到廖良开的信,刘银智夫妇一开始并没多想,以为只是儿子生前战友礼节性的关怀和问候。可没过多久,刘银智夫妇又陆续收到廖良开的第二封、第三封信……廖良开在信中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关切地询问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口气就像儿子刘继强在跟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到了一丝安慰。

随着双方书信来往增多,刘银智夫妇对廖良开有了更多了解,知道廖良开跟刘继强曾在一起学习、训练,因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友谊。刘银智夫妇从廖良开身上看到了儿子的影子,越来越喜欢他。

1998年3月21日是梁桂茹的生日。廖良开觉得这是个认亲的好时机,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张生日贺卡,连同50元津贴寄了过去。为保证生日当天梁桂茹能收到生日贺卡,廖良开特意算好日期提前寄出。在贺卡上他工工整整地写道:“敬爱的爸爸妈妈,虽说我不是你们亲生的骨肉,但请你们放心,我就是继强的化身,我会尽最大努力对你们尽一份儿女的孝心。”21日晚,廖良开还专门给梁桂茹打去电话,开口就喊:“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听到廖良开叫自己“妈妈”,梁桂茹情不自禁地应了一声:“哎,儿子,妈很好……”从此,廖良开正式认了刘银智和梁桂茹为爸爸妈妈,刘银智夫妇则叫他“开儿”。

1999年国庆节,廖良开入伍后第一次休探亲假。他没有直接回重庆看望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坐火车转汽车几经周折来到吉林桦甸大营村,看望刘爸爸和梁妈妈。当廖良开提着大包小包来到刘爸爸梁妈妈居住的村子时,两位老人早已候在村口。看到两位老人在村口迎接,廖良开放下包裹大步跑了过去,庄重地给两人敬了个军礼,大声喊道:“爸爸、妈妈,儿子来看你们了!”刘爸爸看着高大魁梧的“儿子”,高兴得一个劲儿地傻笑;梁妈妈则不停地撩起衣襟擦泪,喃喃道:“开儿,你终于来了,终于来家了……”刘继强三个已经出嫁的姐姐也都回来了,她们围着“弟弟”亲切地问这问那。

从部队出发前,廖良开用津贴和稿费给刘爸爸和梁妈妈买了羽绒服和营养品。进门后,他拿出羽绒服让两位老人试穿。两位老人穿上“儿子”买的羽绒服,脸上都乐开了花,说:“这个冬天再也不会冷了!”当晚,三个姐姐离开后,廖良开和刘爸爸、梁妈妈睡在一个大炕上,和两位老人一直聊到天亮。第二天,廖良开起床后先打扫了庭院,又劈了木柴,还去村里的食杂店买了各种食材,为爸爸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吃着“儿子”做的饭菜,刘爸爸和梁妈妈都开心不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6年底,廖良开退伍回到家乡,在成都双流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离开了部队,廖良开自由时间多了,去吉林看望刘爸爸和梁妈妈的次数也多了——夏天带去崭新的凉席、蚊帐;冬天带去厚厚的棉服、保暖内衣;刘家的电视旧了,他给换个新款的、尺寸大的;房子漏雨,他爬上屋顶翻瓦修葺……每逢刘爸爸、梁妈妈过生日,或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廖良开更是一次不落地前去看望,并带去生日礼物和节日礼品。

2017年7月,梁妈妈生病住院,廖良开得知消息后把摄影工作室交给妻子打理,急匆匆趕到吉林。在医院,他每天守在梁妈妈病床前,端水喂药,给梁妈妈洗脚,陪梁妈妈聊天,直到梁妈妈痊愈出院才返回成都。临走,梁妈妈紧紧拉着廖良开的手说:“老天夺走我一个英雄儿子,又给了我一个孝顺儿子。你对妈这么孝顺,妈知足了!”

“这么多年我和老伴因为有了开儿,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乐趣。”

廖良开心里有一个夙愿——接刘爸爸和梁妈妈来成都和自己一起住,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为此,廖良开努力工作,想多挣些钱早点换个大房子,让爸妈住得宽敞、舒心。

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2018年7月26日,廖良开突然接到刘爸爸打来的电话,说梁妈妈因突发心脏病离世了。廖良开悲痛欲绝,也无比懊悔:如果早点把刘爸爸梁妈妈接到自己身边,也许梁妈妈发病后还有抢救的机会,就不会这么早去世了。廖良开想起端午节时,他带着妻儿去跟刘爸爸梁妈妈一起过节时,梁妈妈的精神和气色还很好,没有一点发病的征兆。只是在他们临走时,梁妈妈没像以往那样下楼送他们上车,而是站在窗口依依不舍地看着他们抹眼泪。当时廖良开挥着手对梁妈妈说,中秋节他还会带着妻儿来看他们。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接到电话当天,廖良开便辗转赶到吉林桦甸,帮着刘爸爸料理梁妈妈的后事。待梁妈妈下葬后,廖良开并未立即回成都,他想多陪刘爸爸住几天。其间,廖良开劝刘爸爸和他一起回成都居住,但刘爸爸不肯,说他要留下来陪老伴儿。廖良开明白,刘爸爸其实是怕给他添负担,不愿拖累他。一连几个晚上,廖良开都是看刘爸爸睡着了才去睡,半夜刘爸爸有个动静,他第一时间起来询问。回成都前,廖良开给刘爸爸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教他如何使用微信语音和视频功能。廖良开说:“您学会了,以后咱爷儿俩随时可以看到对方、听到对方的声音。”回到成都后,廖良开经常通过微信和刘爸爸聊天,天冷了叮嘱他多加衣服,天热了嘱咐他防中暑……刘爸爸也经常在微信里叮嘱廖良开按时吃饭,不要只顾忙工作,也要照顾好自己。

以前,廖良开一直想等买了大点的房子,再把吉林的爸妈和重庆的爸妈都接到成都颐养天年,可房价涨得太快了,而且他挣的钱要分成三份:一份养自己家,一份孝敬重庆的父母,一份孝敬吉林的父母。所以,无论他多么努力挣钱,都攒不够买大房子的钱。梁妈妈的突然离世让他意识到,不能等买了大房子再接老人来成都,老人们心里最需要的,也许不是多安逸的居住环境,而是一份儿孙绕膝的亲情。廖良开决定,立刻把刘爸爸和重庆的父母接到成都居住。

2019年2月,廖良开以到成都过年为由,把刘爸爸接到了成都,也把重庆开州的父母接到了成都,一家人一起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年。刘爸爸第一次和廖良开的亲生父母见面,他拉着廖父的手流着泪说:“老哥哥,你养了个好儿子啊。这么多年我和老伴因为有了开儿,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乐趣。”

春節过后,刘爸爸提出回吉林。廖良开说:“爸,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住下来吧!哪天你若想吉林的姐姐们了,我再送你回吉林住些日子。”刘爸爸拗不过,便答应了。天气晴好的日子,廖良开就放下工作,陪刘爸爸到成都各个景点游玩,还看了川西、川东等地的美丽风景。廖良开沿途给刘爸爸拍了很多照片,并制作了精美的旅行相册邮寄给远在吉林的三个姐姐。三个姐姐看到父亲被廖弟弟照顾得那么好,都非常开心。

从1997年至今,廖良开替战友尽孝已超过22年。他的感人事迹先后被军、地多家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廖良开也先后荣获“全国十大诚信之星”“中国好人”“感动重庆2017年度人物”“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他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心中有大爱,没有血缘也能成亲人!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吉林成都儿子
打儿子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