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的研究

2020-04-15 06:06张甜甜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办理融资资金

■张甜甜

(宁波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引 言

在国家做出“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部署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了更多金融资源配给,为企业向境外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撑。但与此同时,随着内保外贷业务办理量的不断增加,国家监管机构也开始强化业务监管,以免境内资金不断外流。面对这一局面,境内企业还应重新认识内保外贷业务的办理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业务规范办理,以便使企业能够顺利迈向国际化征程。

1 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的流程

内保外贷指的是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提出申请,通过境内银行向境外金融机构开立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使其向境外企业发放贷款。从本质上来讲,内保外贷业务属于跨境担保业务,需要向债权人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担保。按照担保合同约定,需要对相关付款义务进行履行,产生国际收付交易,如跨境进行资金收付或资产所有权转移。不同于担保人在境内注册,债权人、债务人则处于境外。如图1所示,为内保外贷业务流程。办理该业务,境内企业需要为在外注资企业开立保函,在境内银行提供融资担保的情况下,提供反担保。利用贷款资金,境外企业可以开展境外投资,使资金回流境内。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普遍面对境外融资难的问题。受信息不对称、市场约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境外企业难以通过境外银行融资。通过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能够使境外企业获得融资,促使境内企业能够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图1 内保外贷业务流程图

2 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的优势

在境内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能够使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得到解决。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阶段,我国境内企业纷纷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走出去”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国内贷款拥有较高门槛,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境外借贷实现资金筹措。在境外成立实体公司,联合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能够从海外融资机构获得资金,满足企业项目开发、市场开拓等工作的资金需求。然而境外金融机构不熟悉境内企业,因此要求境内银行提供担保。在各方合作下,能够实现经济互通,共同推动海外经济市场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境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境内企业来看,在境内融资将承担更多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将受到货币差异影响,导致利差产生。在融资并购期间向境内银行申请贷款,将产生较高利差。通过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能够使利差带来的成本费用得到节约,在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满足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需求。

3 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面对的风险

3.1 政策法规风险

尽管境内企业能够通过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获得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将承担一定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在国家“走出去”政策支持下,境内企业在办理内保外贷业务时将得到积极支持,以便使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能够拥有足够资金开拓海外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但如果企业仅仅是通过内保外贷套利,将接受严格检查和监管,导致企业承担相应的政策风险。因为出现这种行为,将造成资金因非贸易原因向境外流动。在资金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境内金融体系不稳,引发监管机构的严厉查处。涉及境外子公司,境内企业通过内保外贷将承担非法跨境转移资金风险。一旦国家出台严格监管法规,境内企业未能及时明确担保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盲目办理套利型内保外贷业务,将面临严肃处罚,造成企业承担较大经济损失。

3.2 资金预留风险

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不仅需要预留境外利息,还要为应对境外汇率风险预备资金。通过境外金融机构融资,需要按照月份或季度等周期支付利息,未能提前预留这部分资金,将出现融资欠息问题,被看成是违约,承担相应风险。境外银行针对违约情况,将向境内银行索赔,导致境内企业和关联银行被纳入黑名单,质押的有价证券需要提前变现,从而带来经济损失。境内企业如果办理非固定汇率业务,为避免因汇率变化导致保证金不足,还要预留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但汇率变化较大,仍然会出现保函金额无法对融资金额进行全覆盖的问题,需要按照要求及时补足。未能补足金额,境内银行将被要求履约,最终同样会给境内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因加入黑名单后续无法获得融资,造成企业陷入融资困境。

3.3 业务收益风险

对内保外贷业务进行办理,最终目的仍然是获得收益。但目前来看,境内企业除了通过办理该项业务帮助境外子公司获得融资,还会在并购境外企业或开展境外项目时进行内保外贷业务办理,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提升企业在境外的知名度和信誉。而内保外贷业务尚未得到完善,目前办理相对容易,使得企业在风险预判上容易出现轻视情况,在选择境外企业或项目时未能做到审慎对待。而一旦境外企业或项目存在问题,无法偿还贷款,境内企业不仅需要偿还贷款本金、利息,还可能承担违约金,并因此受到名誉打击,给境内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阻碍。

4 境内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的对策探讨

4.1 树立合规意识

从2016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法规强化企业境外投资监管。201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内保外贷外汇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再次强调加强内保外贷业务监管。面对这种趋势,境内企业还应树立合规意识,在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前充分了解有关政策,加强政策导向分析,通过规范办理业务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如在为境外投资或收购对价办理内保外贷业务时,将接受银行严格检查,因此境内企业还应做到提供完整、真实资料,提前与银行沟通,配合银行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提供申请资料时,可以提前与银行相关监管部门确认,确保资料齐全后提交,以免出现因资料不符要求反复申请、审查的问题,造成审批更加严苛。企业可以从银行的立场和角度提交申请,确保获得的资金用途合法、合理,同时降低企业承担的政策法规风险。

4.2 把握资金动态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境内企业还应重视资金动态管理,以免因预留资金不足出现违约问题,给后续办理同类业务带来困难,并且有效防控资金风险,使企业获得理想收益。由专人负责内保外贷业务办理,还应做好外贷金额、有价证券到期日等相关信息的记录,结合还款日期、境外利息支付金额变化等情况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计划。从业务办理开始,直至业务终结,期间还应加强境外汇率走势关注,引入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分析,通过科学判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免企业承担过大风险。就目前来看,针对汇率向不利方向变动的情况,可以选择增加预留金或停办业务,前者能够避免企业因违约承担经济损失,后者能够使企业及时“止损”,因此能够保证企业通过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获得理想收益。

4.3 强化内部管理

境内企业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还应通过加强内部投资管理,保证发展方向正确,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的境外投资或收购项目,以便获得相关部门支持,顺利完成内保外贷业务办理。为提高内部监管力度,还应组建专门小组负责对境外投资或收购项目展开评估。通过聘请专业财会人员、法务人员等人才,能够全面掌握内保外贷业务风险,收集有效、准确的境外企业或项目信息,为境外企业投融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由专门小组负责对境外企业或项目展开调查,配合外汇局等部门对境外企业及关联公司的境内投资和借款行为进行审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企业因盲目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出现资金流出境内的问题。面对境内外复杂的金融环境,还应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资源合理调配,保证在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过程中能够使资本、风险和收益保持平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 结 语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将带领广大人民完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打造。为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对企业办理内保外贷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以便通过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推动企业对外发展。但作为经济主体,境内企业在办理内保外贷业务时还应清楚认识到自身承担的风险,通过合规、科学办理内保外贷业务保证企业从中获得收益,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办理融资资金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融资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切实增强办理实效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