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婧
(兰州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兰州 730020)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因而引发了全世界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与实践。世界各国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从能源、交通和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减少碳排放。近年来,中国GDP的增长率都居于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之一,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危机即将来临。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消费、环境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复杂的产业链结构,低碳旅游的推广也可以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低碳发展,因此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测算旅游业碳排放量能够为有效减少碳排放指明方向,而旅游碳足迹是一种全新的测算方法。在旅游碳足迹的研究中,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国内部分学者对旅游碳足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域层面,例如姜东晖等对山东省的旅游碳足迹进行计算,伊利亚斯·加拉力等利用碳足迹模型,对新疆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做了研究,周琰等利用碳足迹估算模型,对福建省的低碳旅游发展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还是比较薄弱的状态。甘肃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因此本文将个人终端消费作为切入点,利用碳足迹模型,对甘肃省低碳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
旅游碳足迹是指旅游过程中各种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它表示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根据数据资料显示,甘肃省的旅游收入逐年大幅增加,而且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将甘肃省作为切入点,测算分析旅游业的综合碳足迹和旅游业各部门的碳足迹。
当前自上而下的旅游碳足迹测算方法是将旅游部门或者旅游消费视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旅游碳排放检测系统没有建立,而且相关的年鉴中也没有设置旅游业能源消费统计项,因此不能有效地采用此方法进行测算。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旅游消费终端测算甘肃省的旅游碳足迹。
基于Ehrlich和Holden提出的环境影响模型,旅游碳足迹综合模型如下:
其中,TCF表示旅游碳足迹,A表示旅游总收入,G表示旅游经济碳排放强度,V表示旅游人次,E表示旅游人均花费,R表示旅游耗能量(吨标准煤),K表示碳排放系数。
模型(1)用于测算某个区域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旅游碳足迹,但是由于不同旅游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可以分别计算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的碳足迹,然后进行加总,进而得到整个旅游行业的碳足迹。旅游业碳足迹模型如下所示:
TCF表示旅游业碳足迹,CF1-CF6分别表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的旅游碳足迹。
参考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将旅游业碳足迹模型进行转换:
其中,TCF表示旅游业碳足迹,Ai表示旅游业第i个部门的旅游收入,Ei表示旅游业第i个部门的能源强度(万元耗能量),Ki表示旅游业第i个部门的碳排放系数。
本文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相关部门的年度报告中获取所需的基础数据,并且充分引用已有的研究文献与报告中的成果,部分数据通过向旅游相关部门、旅游从业者或实地调研分析获得。
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富集度居于全国第五位。全省共有4个国家5A级景区,90个国家4A级景区,有敦煌莫高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2017年,甘肃省旅游者达2.39亿人次,比上一年增长25.3%,旅游收入达1580亿元,增长29.3%。近年来,甘肃省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在2013-2017年这五年间,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国内旅游人次由10068增加到23897万人,国内旅游收入从619亿元增加到157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27.5%;而2014年是该阶段旅游外游客数量最低的一年,由2013年的9.8万减少到4.9万人次,下降率为50%,虽然在2015年后逐步回升,但并未达到初始的状态,年均下降0.2%,这主要由该时间阶段国际经济环境十分脆弱导致;由于境外旅游人次减少,境外旅游收入增幅较小,年均增长率为4.9%。不难看出,这五年间国内旅游市场占据了甘肃省旅游市场的主体,且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高于游客人数的增长率。
表1 2013-2017年甘肃省旅游发展概况
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并根据模型(1),计算2008-2017年甘肃省旅游碳足迹总量。王立国等学者推算出了世界旅游业碳排放平均强度,G值取623.13kg/千美元(2004年),G值处于世界碳排放强度的较高位置,符合旅游活动具有奢侈消费的特点。另外A值已知,甘肃省旅游碳足迹总量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2008-2017年甘肃省旅游碳足迹
通过表2可知,近十年间,入境旅游碳足迹由2008年的9991.4吨增加到2017年的12998.5吨,呈现出起伏增长的趋势。国内旅游碳足迹由2008年的122.4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457万吨,这期间增长了近11倍,且占旅游碳足迹总量的比重达99%。就人均旅游碳足迹而言,2014年达到最高点,之后略有下降,近十年来甘肃省的平均碳足迹增加到2008年的1.2倍。虽然入境旅游碳足迹在碳足迹总量中所占比例很低,但其平均碳足迹远高于国内旅游。就2017年而言,入境旅游平均碳足迹为164.5kg/人,相当于国内旅游平均碳足迹61kg/人的2.7倍。
不同类型的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不同,本文将各种能耗统一转化为标准煤。由于暂时缺乏以“能源消耗结构”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因此将标准煤碳排放系数kn假定为衡量,即K的取值是2.45。E的取值根据王立国等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其中旅游交通(长途和市内)和邮电通讯的E值取0.985,旅游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及娱乐的E值取0.188,其他项的E值取第三产业的平均强度值0.774。根据公式(4),计算出2017年甘肃省旅游业各部门碳足迹,见表3。
表3 2017年甘肃省旅游行业碳足迹
娱乐 304.81 3.86 18.91 0.79 18.94 0.79 1.4邮电通讯 611.67 7.74 19.05 0.80 19.11 0.80 1.4市内交通 1019.39 12.90 41.91 1.75 42.01 1.76 3.2其他 1655.43 20.95 299.37 6.61 299.53 12.52 22.6
(1)旅游交通碳足迹:甘肃省旅游交通(长途交通和城市交通)碳足迹总量为527.04万吨,在甘肃省旅游业碳足迹中的占比为39.8%,说明旅游交通部门的碳排放量占据旅游碳排放量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跨境旅游的距离问题,入境旅游交通的人均碳足迹达163.45kg/人,是国内旅游交通人均碳足迹22 kg/人的七倍。
(2)旅游住宿碳足迹:甘肃省旅游住宿碳足迹总量为115.72万吨,占甘肃省总碳排放量的8.7%。入境旅游住宿人均碳足迹为13.3kg/kg,是国内旅游住宿人均碳足迹4.84kg/kg的近三倍,因为高档酒店的能源消耗远高于普通酒店。
(3)旅游餐饮、游览碳足迹:甘肃省旅游餐饮和游览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旅游碳排放总量的7.7%和7.8%,且入境和国内旅游餐饮人均碳足迹与游览类似,两者无太大区别。
(4)旅游购物碳足迹:甘肃省旅游购物总碳足迹为139.72万吨,占甘肃省总碳排放量的10.5%。入境旅游购物的人均碳排放为13.96kg/kg,是国内旅游购物的两倍。
(5)旅游娱乐碳足迹:甘肃省旅游娱乐总碳足迹为18.94万吨,在全省旅游行业碳足迹中的比重最小,为1.4%。入境旅游娱乐人均碳足迹为3.86kg/人,达到了国内旅游娱乐碳足迹的将近五倍。
综合分析上述计算结果,得出2017年入境旅游碳足迹为18681.57吨,国内旅游碳足迹为132.409万吨,两者共同构成甘肃省旅游碳足迹的总和。国内旅游碳足迹占全省旅游碳足迹总量的99.9%,主要是因为甘肃省的入外旅游仍处于低迷状态。旅游业的六个部门碳排放量所占比例依次为:旅游交通碳足迹(36.6%)、购物碳足迹(10.5%)、住宿碳足迹(8.7%)、观光旅游碳足迹(7.8%)、餐饮碳足迹(7.7%)和娱乐碳足迹(1.4%)。就人均碳足迹而言,旅游交通的人均值最大,为22.05kg/,其次是购物5.84kg/、住 宿4.84kg/、旅 游4.35kg/、餐 饮4.26kg/、娱 乐0.79kg/。
2013-2017年间甘肃省入境旅游人数跌宕起伏,呈现较大的波动,这是因为旅游业属于高度敏感性行业,容易受到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影响。虽然国内旅游人数则是持续增长的趋势,但与其他旅游强省相比,甘肃省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甘肃省地处西部落后地区,旅游形象不完善,因此也导致旅游发展落后的状态。在甘肃省旅游碳足迹和平均值的测算中,2008-2017年这十年间,甘肃省旅游碳足迹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而旅游人均碳足迹在2014年之前是平稳增长的趋势,之后则有略微减少,这与近年来甘肃省注重打造低碳环保的旅游线路有密切联系。
碳排放量对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旅游交通的碳排放是甘肃省旅游碳足迹的大户,因此旅游业节能减排可以通过改善旅游交通工具,进而降低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在旅游行业碳足迹构成中,购物、住宿、餐饮和游览等部门的旅游碳足迹也不容忽视,因此甘肃省旅游业需要开发旅游低碳化发展技术,进一步优化整体发展环境。旅游购物依靠采用新进的低碳的工艺进行包装,减少塑料制品的提供;食和住主要体现在酒店行业,因而酒店可以减少一次性用具的提供,运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先进技术,对高能耗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旅游景区采用新型环保的建材、自行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通过充分发挥旅游业购物、住宿、餐饮和游览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实施各部门的低碳技术产业化,进而推动甘肃省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