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卓颜 陈红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教育”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碎片化,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个性化的需求。
1.智慧课堂概念
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具有高智慧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基于建构主义学理论,利用“互联网+”开展“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生学情全面及时诊断,智能推送个性化资源,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新型课堂[2] ,從而实现教师智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学施教的教育理念。智慧课堂有个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2)教学平台智慧化,3)教学资源管理智能化,4)教学测量的智慧化。
智慧课堂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的智慧的、多交互、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向学生发送导学通知,并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学生根据教师推送的导学通知,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教师上课前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轨迹,督促学生学习,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学情报告,调整讲解进度和讲解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智慧化教学,课后学生根据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巩固知识点,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智力支持和情感支持,监督学生学习进度,避免学习轨道偏离,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智慧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智慧课堂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合信息技术平台,打造的线下线上混合式,可测量的引导式的教学过程,本文以《工程项目管理实务》课程中工程项目概念章节为例叙述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2.1《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课程已经建成课程网络学习平台:https://mooc1-2.chaoxing.com/course/87259998.html,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自习自测以及和教师交流,已建设有全套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已录制主讲教师的26节视频公开课,教师上课可根据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或做实验,教材上的习题均可在平台上查阅,并配备有模拟试题供学生学习时选用。
2.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要求,组织编排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点,并通过学习平台,推送课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任务所对应的视频、文字资源,并最终通过讨论或测验等课前活动检验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或答题情况,确定该项目任务课堂授课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避免学生偷懒,可以使用学习平台提供设置防拖拽和防窗口切换等功能。
2.2 课中教师讲授
教师根据超星泛雅平台学生反馈的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学习轨迹记录及课前测验成绩统计的线上多模块过程性评价,运用教学测量学理论和方法来诊断学生的学情,调整更新课堂教学重、难点。1)通过抢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工程项目的特点,2)通过发布主题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工匠精神的精髓,学生们直接在主题讨论页面输入关键词,主题讨论投屏的词云呈现在大屏幕上,集中提取关键词,并且采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关键词,以更强的视觉效果给予学生们信息反馈。词云内容由学生自己提交的内容组合而成,呈现更多的自主性,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通过选人环节,测试学生听课的情况,设置工程项目的特点是什么?4)课程讲授过程以项目任务为主,一改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根据学生课前测验或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思索,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所对应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引导团队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或动手实践查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2.3 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是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再检测的过程,教师在再次分析学生学情报告的基础上,再次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供学生复习,让其查漏补缺,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还以设置一些课后拓展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
经过三年《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课程智慧教学实验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也习惯了线上线下远程网络教学的学习方式。同学们通过学习平台,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自主学习的测试,学生在线学习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学习过程中孤独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针对同学未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时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经过测试得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到位,理解的深刻,教学效果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反应智慧教学施行后,学习负担加重,知识点逻辑连贯性不及传统教学模式。
4.结语
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的产物,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提供智能学生学情分析报告,定向推送个性化教学资源,促使学生个体学习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全过程教育测量和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透明和公开,从而实现个性化与智慧化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9(13):59-61.
[2] 于颖,陈文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阶式发展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26-132
[3] 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2)
[4] 张超 杨秋菊,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才智,2020(1)
[5]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J]知识与技术,2020(16)
作者简介:张玮(1979年11月-)男,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卓颜(1991年9月-)男,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方法。
陈红琳(1976年12月-)女,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智慧课堂试点项目(2017zhkt012)中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