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宝
【摘 要】“校企融合、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途径,通过“校企融合、工学交替”教学活动,完善教师的队伍结构和知识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改进人才培养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增强校企互动,共同促进。文章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类专业为例,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共同发展,达到互利双赢。
【关键词】工学交替;实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2-0183-03
1 创建“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背景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随后,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提出“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教育部于2015年1月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试点在全国遴选两批共319所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科学整改,体现现代学徒制的职教理念。
国务院于2018年5月11号颁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把传统技能学习模式转换为学徒制。2018年10月,国家人社部下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2018〕66号),提出“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我国现阶段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职教20条)(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要落实好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提出在高職院校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 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人才的急迫性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技术上更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充分改进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手段;同时,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开发、职工培训,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研究课题、研讨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借助于学校资源服务产品生产、技术开发、职工培训,发展企业文化,同时也有利于补充企业用工、选拔优秀人才、传播企业精神。
在高职院校创建“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协同育人长效合作机制,打造深度合作的平台,实现校企高度融合,合作育人,充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实现校企相互促进、互利双赢。
3 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目标
3.1 提升专业知识能力
掌握民航服务中值机、问询、广播、安检、行李托运、空中服务等相关岗位的操作要求和工作流程;熟悉旅客急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民航法规等基本知识;熟悉民航服务中的服务规范、化妆技巧、形象设计、礼仪标准及相关人文知识。
3.2 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岗位中,能够独立地制订工作计划、完成任务清单;能够熟练地用中、英文与人沟通与交流;掌握值机、问询、广播、安检、行李托运、贵宾接待、空中服务等相关岗位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要领,以及时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
3.3 提升社会工作能力
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养成严谨规范、吃苦耐劳、与人和谐相处的优良品质。树立强烈的从事民航服务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心理承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4 提升工作方法
根据工作任务,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搜集信息,能够及时做出评估与研判,灵活应对与处置;善于学习,以及时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勇于探索;尊敬师长,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断积累与丰富工作经验,勇于创新。在工作过程中,善于自我评估、自我控制、自我总结与提升。
4 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方案
4.1 建立实践基地
(1)建立校内航空服务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创建理实一体化课堂。与相关企业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校企共同建立了航空港、贵宾厅、航空模拟舱实训室;购进一架波音737-300退役飞机,组建航空服务实训中心,改进实训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
(2)建立校外航空服务实训基地。与企业深度融合,依靠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直接放在岗位上培养与锻炼,在任务中学习、在项目中学习。一方面,把优秀的学生送入航空公司进行实训;另一方面,与国内的各大机场深度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的在岗实训。
4.2 教学安排
(1)校内实训。第一学期:形体训练室、形象设计室(4周);第二学期:航空港模拟实训(4周);第三学期:B737-800/A320模拟航空舱实训(4周);第四学期:B737-300航空舱实训(4周)。
(2)校外实训。顶岗实习(航空公司、机场)16周。
4.3 学生“工学交替”的管理机构
建立以学院教学负责人为组长、学科带头人和企业专家为副组长、各专业课教师及相关辅导员为成员的“校企融合、工学交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学交替”的计划与方案制订、具体实施、师资培养、效果评估及教学改革。
(1)师资。由学院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专家、工匠大师、技术能手构成,负责编写实习手册、课程开发、技术创新,负责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指导与考核;定期举办讲座和教学研讨。
(2)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日常行为管理,提高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2+1”办学模式的认识,跟踪服务与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检查和督促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以及时反馈学生实习实训情况,为改进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提供依据,参与对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考核。
(3)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场所支持,委派专家、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参与实训管理与考核;协同学校教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承担师资培训。
4.4 學生进行“工学交替”的管理
(1)岗前:由校企双方集中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校内实习为1天,校外实习为3天,主要介绍实习实训计划、任务、要求、注意事项,以及相关预备知识,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上岗实习:{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清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顶岗实习实训,适当安排轮岗。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要求学生书写实习日记。{2}工作时间:校内实习以白班为主;校外实习月标准出勤为22天,平均每日不超过8小时,需要加班时,须提前与实习带队老师协商,超时部分按加班处理。{3}每个岗位都由专人指导学生实习,组长负责考勤。组长将每天的实习考核记录表和考勤表交至班长,由班长汇总后交至辅导员。学生实习实训实行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实习实训鉴定的主要依据。{4}基本待遇:在校内实习,不考虑补贴;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实习生按1 400~1 600元/月标准考核发放生活补贴,提供免费住宿,吃饭自理。{5}由学校免费为实习学生提供意外伤害保险。
(3)后期跟进:实习结束后,办理实习终止手续,并了解企业对学生实习工作的反馈情况,作为今后改进的依据。“工学交替”领导小组与企业合作定期举办交流会,了解毕业生在岗的表现,协助企业继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寻找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4.5 学生实习实训考核
校企双方联合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综合评定成绩,并记入学生档案。对于不及格者,利用节假日及课后时间补修,结束后再进行考核。{1}过程性考核(40%):根据学生的出勤、完成任务的质量、日常表现、工作情况(实习鉴定表)评定。{2}结果性考核(60%):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2 000~2 500字)、实习日记、理论考试、面试。
4.6 激励机制
{1}综合奖:优秀实习标兵:10%。{2}单项奖:优秀实习报告:5%;优秀实习日记:5%;优秀技术能手:5%。
5 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效果评价
建立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效果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监控培养的全过程,客观、科学地评估。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评价:才人培养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质量。{2}师资队伍:师资学历层次及职称、师资年龄结构、双师型占比、技术开发、课程开发、师资技能。{3}学生专业知识:形象设计、化妆、值机、票务、问询、广播、中英文口语交流、安检、行李托运、礼仪、急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民航法规、人文知识。{4}学生行动能力:民航服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与操作技巧;独立地开展工作;行为得体、形象阳光,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顺畅地与旅客沟通,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5}学生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具备严谨规范、吃苦耐劳、和谐人际关系的优良品质;从事民航服务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6}学生工作方法:根据工作任务,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搜集信息,能够及时做出评估与研判;善于学习,以及时获取新知识,勇于探索;尊敬师长、同事,虚心请教,不断积累与丰富工作经验,勇于创新。在工作过程中,善于自我评估、自我控制,不断总结、提高。
6 航空服务类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实际成效
(1)教师的教学理念、操作技能、实习实训的指导水平、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地锻炼了教师队伍。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设备、场地的规划与建设直接与生产对接,充分显示出技术的先进性、前瞻性。
(3)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相互促进、相互弥补,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学生在对新知识的领悟、专业思维、行动能力、技术理解力、团队意识、灵活处置突发事件及工作的主动性等方面提升效果明显。
(4)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懂得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引领,为今后走向社会,自觉去丰富与促进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5)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增加了校企互动,促进了相互了解,使办学更开放、更加包容,同时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参 考 文 献
[1]刘雪飞.现代学徒制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2).
[2]龙佳佳.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1).
[3]问建军,汶录凤,赵辉,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4]刘新月,孙琳,王文魁.“工学交替、产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8(5).
[5]王青春,刘培勇,梁亚峰.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