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诊断效果

2020-04-14 11:33郑立球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诊断

郑立球

【摘 要】目的:研究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201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共15例,对照手术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多排螺旋CT和MRI扫描表现特点。结果:MRI结果显示,15例病灶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囊腔大小不一。囊性包块T1WI呈低信号9例,4例呈稍高信号,2例高信号。而T2WI均为高信号,其中3例囊腔内可见液平面。MRI增强检查信号显示囊内部分无强化,实质部分及分隔在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强化明显。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15例患者多排螺旋CT均诊断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结论:MRI可较准确地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部位、形态以及内部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与定性信息。

【关键词】多排螺旋CT;MRI检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2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属先天性的良性错构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样畸形,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多依赖影像学检查,其中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力,在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1]。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2岁-38岁,平均年龄16.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可触及的逐渐增大的软性包快。

1.2方法

全部病例进行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检查,设备采用GE Signa 1.5T HDX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横断面T2WI及矢状面T1WI、T2WI序列扫描,必要时加冠状位,若病灶于T1WI、T2WI上均为高信号则行STIR成像,扫描范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有病例均进行了MRI增强检查。层厚、间距分别为7mm/1mm。

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仪,管电压100~120kV,管电流100~250mAs。重建层厚5~8mm,层间隔5~8mm,螺距为1。扫描范围自胸廓入VI至盆腔,或根据临床要求选取扫描范围。增强CT扫描采用对比剂碘帕醇(含碘300mg/m1)80~100ml,以2~4ml/s流率静脉团注,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30、50~70和120~180S。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至CT后处理工作站,行MPR、MIP及VR后处理重组[2]。

2 结果

2.1MRI诊断结果

肿块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密度较均匀,囊腔大小不一。囊性包块T1WI呈低信号9例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似,4例呈稍高信号,2例高信号。而T2WI均为高信号,4例囊壁可见斑片钙化灶。7例瘤内可见低信号分隔,3例可见囊内液平面。继发感染时T1WI信号升高但仍比肌肉信号低,合并出血则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MRI增强检查囊内部分无强化,实质部分及分隔在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强化逐渐明显。可见,MRI可清晰勾画出整个肿块轮廓及周围浸润情况,可为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和定性信息。

2.2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

15例多排螺旋CT检查显示均为囊性病灶,其中7例为薄而光滑的囊壁。囊内容物密度均匀一致者11例,密度不均者4例。多排螺旋CT表现为腹膜后肝肾间隙内不规则类圆形水样密度影,CT值约6~13Hu,边缘清晰。15例均行手术切除,且均完全切除。镜下见囊内壁被覆扁平上皮,部分腔内见淋巴液,囊壁均为纤维脂肪及平滑肌组织,间有淋巴细胞浸润。

3 讨论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包括超声、CT和MRI。其中MRI是检查软组织肿瘤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有赖于影像检查,多排螺旋CT是发现及诊断的最佳影像方法[3]。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多排螺旋CT特征性表现为:(1)病灶大小、形态:病灶范围较小时,对周围脏器未造成压迫,单房者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多房者呈粗细不均的分隔,将病灶分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菲薄、光滑,无钙化及软组织结节,病灶范围较大时,多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尚清楚,呈现“爬行生长”或“蔓延”趋势。本组2例病例直径均达15cm以上,呈明显“爬行生长”特点[4]。(2)病灶密度:依囊内容物性质而异,囊液为乳糜液时,病灶内密度较低,囊液为浆性液时,CT值约等同于水的密度,为3—35HU。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病灶分隔、囊壁有轻度强化,可能与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内含有血管成分或感染有关。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应与腹膜内假性黏液瘤网膜种植,单纯囊肿及胰腺假性囊肿相鉴别。腹部囊性淋巴管瘤MRI表現为T1WI与肌肉相似或稍高信号,T2WI上为高于脂肪的信号,T2WI上还可见瘤内低信号分隔,3例囊状淋巴瘤MRI检查出现分层液面,T1WI和T2WI信号显示,上部液面信号略高于下部液面信号,病理证实为陈旧性出血,因瘤体与静脉相连通,部分受阻的静脉受压而出现自发性出血[5]。

综上所述,MRI信号改变基本上反映了软组织病变的组织学特点,具有很高分辨率,对良性软组织肿瘤组织学来源的判断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与定性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军.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141-142.

[2] 张明常,盛茂.多层螺旋CT在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12(15):152-153.

[3] 林雁捷,郑晓林,王忠.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MSCT及MRI表现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4(5):363-364.

[4] 陈志奎,吴宇卉,钱清富.成人原发性腹部淋巴管瘤的超声分型与诊断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10(8):730-732.

[5] 李銮,李志艳.超声对小儿腹部囊性肿块的诊断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大会.0.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