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平 任小英
【摘要】自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以来,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各学校和教师特别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实践。小组学习在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水平方面功不可没。同时,在班级管理方面,极大地方便了班主任。
【关键字】小组合作 意义 德育管理 实施细则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43-01
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未达到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之间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评价为“是近几十年来学校中最重要的教育改革”,随着我国核心素养的发布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小组合作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小组合作对班级德育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班级管理主要以班主任为中心,实行的是班主任“包干制”,班主任成为了一个万能的哆啦A梦,往往忙到晕头转向,却无法面面俱到,而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让班主任从琐碎的卫生、仪容仪表等事情上解放出来,将更多地精力用于教学及学生的思想工作上。同时,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提升学生合作能力,体味小组合作的成就感,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班级合作管理当中,学习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能力得到加强。
二、小组合作的实施细则
(一)分组原则与方式
为了保证各小组水平大致相当,维护竞争的公平性,分组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我一贯以学生成绩分组。为了便于上课讨论,又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以四人小组为佳。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刚进入新班级就分组方式:全班45位同学,将班级同学先按照入学成绩分为A、B、C、D四个层次,每个层次11人,A为最优层,可以分11人,B或C为12人(千万不要将D层设为12人,因为多余的一人会被认为最差而没有哪一组愿意接受);其次,从A、B、C、D层中各挑选出一人组合为第一小组,以此类推,共11小组,B或C组多的一位同学可让他自由选择;将每一组的A或者B或者C设为组长(笔者坚持一个学期换一个层次的组长)。
以后每个学期会换一次小组,学生层次由教师分配,组长由老师设定为某一个层次的人,然后再由组长去挑选另外层次里面的组员,除了第一次组员是教师设定外,以后组员都由组长选择,这样有利于组长管理组内成员。
(二)小组的文化
文化为魂,班级需要班级文化,小组需要小组文化。为了彰显各小组特色,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感、荣誉感及归属感,小组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小组的组名、组徽、组规、目标等。学生都是可爱的精灵,只要给他们舞台,他们定会还班主任以惊喜。
小組组长要引领本组成员根据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细则,制定本小组的周目标、月目标、季目标、学期目标及实施方案,目标内容包括学习方面:课堂学习与纪律、作业完成、考试成绩等;常规考核:自习纪律、仪容仪表、清洁卫生、迟到早退等;各项活动参与度及效果等方面。
(三)评价机制
当以上所有的前期准备做好以后,即为日常跟进情况。班级记分员每周有一份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各小组组名、组员、周一到周五每日加分及扣分明细,并设有专门的监管员,以保证加减分的公平、公正。
班级管理的计分主要分为纪律、卫生、仪容、作业四方面。在纪律方面,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并将纪律分直接汇报记分员;卫生及仪容方面,班级卫生采用小组轮流制,由组长负责,组员分工合作,根据学生会每日卫生检查汇总情况加减值日小组分;作业则根据课代表每天早读前统计情况加减分。
(四)激励措施
(1)座位选择权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座位有绝对的发言权,故每一次联考结束会换一次座位,座位不是老师分配,而是根据德育成绩,哪一个小组整体成绩最高,哪一组享有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以此类推,整体成绩最差的组只能选择最后剩下的座位。
(2)作业减免权
班级小组分值直接和周末作业有关,所以学生为了周末减轻作业量,平时五天就会很积极。由于班主任不能决定其他科作业,故作业减免往往以班主任自己担任的学科来衡量。周末作业一般分为三个档次,本周总分前3名没有班主任担任科目的作业,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阅读;中间7个组会有常规的练习作业;最后1组会比中间组稍微多一些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自从班级实行小组合作以来,学生上课积极性空前活跃,作业质量越来越高,班级整体进步明显。同时班主任的管理负担明显减少,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邓细媚.“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0)
[2]高秀丽核心素养视角下班级小组合作式自主管理模式实践[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 08)
[3]陆海生.班级小组文化:提升课堂教学的助推器[J].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