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融合了任务型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仅符合外语学习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在讨论两种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从任务设计、信息输入、小组协作、交流展示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究式;大学英语
一、 前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学习环境、资源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模式设计的灵魂,直接指导着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方案。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各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热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具有创新意义的任务型探究型教学模式,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研究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基于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他的教学法并不排斥。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語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二)探究式教学思想
探究式教学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运动”中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综合性学习。在探究发现式学习模式中,任何一个探究的过程都是由问题引起的,这些问题是由发现而来。探究式教学中的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必须采取一些方法和步骤去确定和解决问题。
任务型的探究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更为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既吸收了传统教学法讲授的合理成分,既教师对知识和任务的准确讲解和点评使学生更加清楚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同时更加重视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激励作用和指导作用。
三、 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
(一)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将他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合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中,然后整合成不同的任务。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有实际的操作性,要和具体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融合;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不可太简单,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也不可太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热情。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卓越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场合下的自我介绍。在课前教师就要对自我介绍的目的和内容进行整理,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难度可以设置如下的叫教学任务:
1. 面对新同学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2. 入学复试的时候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3. 找工作接受面试的时候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
(二)信息输入
在进行任务之前,教师可利用各种媒介如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微信群落等对任务中所需要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精讲或者补充大量的音视频资源供学生自学理解以更好理解所开展的任务,充足的输入才能保证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有相应的输出。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发布一些自我介绍的音视频并提供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题目,如视屏中的自我介绍目的是什么?介绍中包含了那些个人信息?其他的介绍中可以使用相同的信息吗?对比几组视频中的介绍,有什么不同点?等等问题由事实性的要点问题专项观点型的对比型问题,学生可以从材料中就理解不同的介绍应该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介绍内容。课堂上还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书面介绍的样本,给学生精讲一下书面和口语介绍的不同。
(三)小组协作
学生通过学期开始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操作实践,学生自己协商活动的分工安排,课上或者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借助老师课堂课下的讲解和资源,去发现问题,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驱动学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在线不定期地对学生团队的任务进程进行询问和指导,敦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四)交流展示
学生本环节对所参会的任务进行展示汇报,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的是小组发言、课件展示,有的是微视频、现场表演,或者是更专业的调查报告等。任务的表现形式应该是鼓励多样化的,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兴趣,发挥不同学生不同的长处。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审美的水平。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用来小组讨论,就是用来做交流展示的。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进程和促进学习的重要环节。不能知识再使用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而是要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增加形成性评价比重,鼓励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评价体系要能够涵盖学生从课前自学准备到课中展示到课下自主的全过程。评价中要包含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总评,通过评价反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要公开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大学外语课程改革要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估,比重可以占到40%或者更多,要鼓励学生平时的努力。
四、 总结
总之,基于任务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思路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精神,体现了学生主体在教师主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自信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的思想,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由于其需要大量模拟环境实践的特点,特别适合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这种模式下最大化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叶平,等.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57.
[2]王丹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英语教学,2009(5):156.
作者简介:
王显涛,江西省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