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探索

2020-04-14 04:48莫小勇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摘 要:随着多媒体走进教室,实验器材的普及,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现阶段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授课,这样直观的视觉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目,需要教师合理引导,提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为此,教师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不断创新自己的理念,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让孩子们在科学课上乐于探究,勤于求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 筛选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导入情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最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教师要深刻把握这一点,在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需要教师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授课。多媒体导入情境教学是当前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征大多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通过多媒体的视觉体验,可以将他们拉回到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垃圾处理》这章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相关的垃圾堆积和垃圾分类的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体验中感受到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大堆负面影响,这样能够培养他们日常的行为习惯。之后再从垃圾延伸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如果没有有效处理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联系能力,让他们懂得利用多角度去观察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精神。

二、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探究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具备实验性,为此实验的探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孩子的热情度。之后再结合实验内容,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讲解《小苏打与白醋变化》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在课前制作好相应的实验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当然,视频要结合图像、声音,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观察小苏打与白醋之间发生的各种变化,然后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实验做准备。等到学生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再将实验的重点做进一步的强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这样一步一步来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此章节的内容,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的兴趣。当然,有些难点的实验操作还是要教学进行亲自的课堂操作,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实验方法、理论等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可以有效地节约了课堂时间。如果科学有一些实验是教师难以亲自去做的,此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在进行种子解剖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作用将种子进行放大,从而便于小学生的观察,在关键解剖过程则可以把镜头拉近,更仔细地把种子解剖的所有过程都播放给小学生观看,教师在这个实验中重点内容做出一定的语言解释。这既可以较好地引起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为小学生掌握这节内容而提供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高,这样可以让他们及时掌握到相关的知识。可见,多媒体在科学实验内容的教学中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同时也对小学生接受以及掌握实验内容提供了便利性。

三、 利用多媒体普及课堂重难点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由于这门课程对于小学生接受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制约性。尤其是科学知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是一些专业术语或者是单纯的文字描述等,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难以接受这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可以把其中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科学内容地理解能力。例如科学中关于地球公转以及自转这一组基本概念,小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内容时,总是会混淆,再加上这节内容中还需要小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間思维以及想象能力来帮助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把相关内容向小学生做出良好的解释,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升了小学生对这节知识的掌握能力。再如教师在讲授《铁生锈了》相关的知识时,其中的难点内容是掌握铁生锈的条件以及如何防止铁生锈,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小学生认识生活中铁生锈这一现象,然后把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分开讲解。如铁要裸露在空气中,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气与铁接触,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铁就会生锈了,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氧能够氧化铁离子,所以铁就会生锈。教师可以顺应这一内容,让小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铁生锈,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人们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式,如在铁的表面涂一层保护油漆,阻隔铁与控空气直接接触。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提示小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小学生掌握这节内容。

四、 结束语

小学科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极大的作用,能够为他们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因为小学科学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多,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让学生记住,因而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小学科学教师可合理地运用实物展示、视频感染、图像或媒体直观教学、多媒体模拟甚至直接设置疑难问题等方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借此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设定的特定氛围中,使学生在体验中产生一种无意识和不稳定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旅,如此一来,他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刻,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课堂效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牛斌.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研究[J].祖国,2018(5):288.

[2]石红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小学科学,2017(9):39.

[3]王普杰.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好家长,2017(25):99.

作者简介:

莫小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石溪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