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领续范亭的政治思想演变

2020-04-14 04:43刘晓婷杨建崇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

刘晓婷 杨建崇

[摘要]续范亭曾出任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战动总会主任、第二战区保安司令、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思想上产生了由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最终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关键词]续范亭;三民主义;思想历程

[作者简介]刘晓婷(199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杨建崇(1992-),男,汉族,河北沧州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2-0036-03

续范亭原名培模,1893年10月20日出生在山西崞县(现今山西省原平市)西社村的一个中农家庭。在族兄续西峰的影响下,他年少时就学习、信奉、宣传三民主义,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蒋介石不顾国难,积极反共,使得续范亭大失所望,愤而剖腹,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后经历思想上的挣扎,放弃佛学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一、学习并践行三民主义

清朝末期,清政府各种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孙中山为救国救民,提出并完善三民主义,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续范亭青少年时代正值资产阶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之际,三民主义成为他最早接触的民主思想。

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做《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的演讲中正式提出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这四条内容既是同盟会的纲领性口号,也成为续范亭在青少年时期的思想基石和政治信仰。

续范亭14岁时就读于族兄续西峰创办的宏道镇川路高等小学,得到了革命先驱续西峰的指引。当时川路高小以培养革命干部为目的,学校课程以《民报》和《铁券》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内容为主,以科学常识课为辅。续范亭本身聪慧好学加上其族兄的精心培养,他很快就接受了三民主义,成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信奉者和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续范亭在认真学习民主革命思想后,积极地对民主革命思想进行宣传。在与其他邻近的村庄一起举行赛会上(一种古老的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他与同学一起进行救国演讲,宣传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观众在听了他们的演讲后十分感动,对于宣传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周围村民的民族意识、政治意识有了一定的启发。

续范亭17岁时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开始投身于民主革命,践行三民主义。在学校读书期间,他认真学习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民主思想,不断探索中国现状和世界形势,努力学习军事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军事能力。他结识了史宗法、张德枢等追随革命的进步同学,共同探讨救国的道路,并加入了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自此,他广泛联系校内外的革命党人,为革命做准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续西峰在原平组建忻代宁公团,续范亭与同学赵承绶、史宗法、李服膺等赶回宏道镇参加。续范亭被任命为司令部副官、总团部卫队长,负责巡逻放哨、维持秩序、负责军事联络等工作。11月28日,忻代宁公团从原平出发支援在晋西北重镇大同的革命军。面对清军的围困,续范亭多次率敢死队出城袭击敌人,功勋卓著。

1912年,阎锡山解散忻代宁公团,续范亭暂时回到母校川路学校任教,继续宣传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后进入保定军校深造。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讨袁战争失败,续西峰为躲避袁世凯、阎锡山的追捕,逃往陕西。续范亭听闻后,愤而退学,偕同史宗法、胡德夫前往陕西与续西峰会合。陕西军阀陆建章为巩固其在陕西的封建统治,大肆捕杀革命党人,大搞特务恐怖活动,搜刮民脂民膏。为反抗军阀的封建统治,践行三民主义,实现民主革命,续范亭参与到井勿幕、胡景翼等革命党人在陕西组织的“反袁逐陆”斗争之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1914年,续范亭在华山与革命党人刘守中、邓宝珊、胡景翼、孙岳、刘冠三等“华山聚义”。他们一同分析国际形势,研究国内革命运动的方略问题。续范亭在这次“华山聚义”中接触了很多饱学之士以及富有斗争经验的军事指挥官、政治家,他对民主革命、三民主义以及革命时局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提高其思想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华山数月居,胜读十年书”是他对这次聚义做出的高度评价。1922年,续范亭由于肺病复发,去往北京西山疗养院进行疗养。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他积极协助王振钧等革命进步青年创办《国民新报》,积极宣传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他极力破坏民主共和制,推行军事独裁统治,并且复辟帝制。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注定不能单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4年,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对外反对帝国,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实行耕者有其田。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续范亭作为孙中山的追随者,支持并积极践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1927年,应冯玉祥邀请,续范亭出任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负责培养军政干部。1927年冬,国民政府迁都南京,续范亭满怀希望地去拜访蒋介石,向他陈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但蒋并没有认真对待,只是简单应付,委任续范亭为国民政府参议。续范亭大失所望,极力推辞,没有出任国民政府参议。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陕西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邀请续范亭组编新编一军,并任参谋长。但蒋进行干预,续范亭被改任为仅有空名的新一军总参议。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同年12月中旬,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续范亭对此次会议寄予很高期望。抵达南京后,他发现南京一片歌舞升平,丝毫不见励精图治、共赴国难的迹象。更令他异常悲愤的是很多代表为了当选国民委员在下榻的饭店门口用名片拉票,他对国民党当局大失所望。

1935年12月16日,续范亭在中山陵前愤而剖腹。剖腹明志前,他曾在绝命诗《敦促抗日绝命书》中写道:“余北方之鄙人也。革命三十载,半身颇自爱。慨乎国已不国,我犹醉梦,愧无以对我同胞,更无颜见我总理。此次入都,两谒陵园,忧愤交并,拔剑穿胸。然犹冀领振臂,万众敌忾,为世界打不平,为人类振人格,和平之神,自当降临,有以救我民族于万一焉。余今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勿效余之怯馁。”他在《哭陵》中写道:“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幸亏好友刘定安等发现及时,续范亭得到及时救治。为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续范亭剖腹明志的消息被国民党当局封锁。后来上海的一家私人报纸对续范亭剖腹明志的行为进行了报道,中央社才不得不报道这一令举国震惊的事件。冯玉祥、张学良等主张抗日的将领闻讯前去慰问,各种民间团体的慰问也纷至沓来。续范亭经历过中山陵剖腹后,对国民党当局彻底失望,陷入救国无门的困惑之中。

二、在绝望中有心出世向佛,内心陷入极度矛盾

1936年春,续范亭在南京伤愈出院。陷入低沉苦闷情绪之中的续范亭由南京前往无锡、苏杭等地静养。期间,他拜访苏州报国寺的印光法师,并在报国寺出家,皈依佛门,法名慧范。“众香为界不知秋,放下尘缘自少愁。”国民党当局不顾深重的民族危机,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围堵、阻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置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于不顾,这使得续范亭对国民党当局十分失望。他曾在《感言》一诗中写到:“不怕死,不怕疼,不怕辛苦不怕穷;养成一片大无畏,誓与倭寇决雌雄。”续范亭极度渴望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但他看到国民党当局背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三民主义,国民政府难以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不能真正的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富强,他的思想陷入极度矛盾之中。

在报国寺期间,续范亭每天打坐练拳,不问政事。但他没有放弃探索救国的道路,阅读了《资本论》《唯物辩证法》《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这些进步书籍,使其初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为他的思想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36年11月,他应杨虎城的邀请从杭州前往西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发动“双十二事变”。续范亭在当地出版的《工商日报》上发文积极地拥护赞扬“西安事变”,并亲自去劝阻四十二师师长冯钦哉不要受到何应钦的贿赂兵发潼关,要保持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精诚团结。12月27日,续范亭在共产党人南汉宸的介绍下,与来西安参与谈判的周恩来等代表团进行了接触,共产党人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这与续范亭的抗日救国思想不谋而合。续范亭在与周恩来、南汉宸等共产党人的交往中,豁然开朗,深切佩服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就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三、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37年,续范亭回到太原,投身于抗战之中。在共产党人的努力以及阎日矛盾激化的情况下,阎锡山同意成立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续范亭任战动总会主任,并组建新军。续范亭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动总会中与阎锡山的破坏抗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粉碎了阎锡山破坏抗战、企图控制战动总会的图谋。1939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充当蒋介石集团在山西反共的急先锋,发动晋西事变。赵承绶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反共,续范亭应邀参加。得知赵承绶的反共计划以后,他十分气愤,立刻向120师358旅通报了赵承绶的反共计划,并带领自己的暂一师阻击顽军。1940年元旦开始,在续范亭指挥下,将士们英勇作战,十几天的时间便攻克了赵承绶的司令部,赵承绶仓皇而逃,山西的反顽斗争取得胜利。1940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兴县蔡家崖召开了西北军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西北行政公署,并推举续范亭为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晋绥军区司令部成立后,续范亭任副司令员。续范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权后,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为晋绥边区根据地建设及对敌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1941年3月,续范亭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他离开兴县赶赴延安养病。

在延安养病期间,他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思想的精髓,逐步蜕变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党的主要领导人接触后,他深深地为这些领导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续范亭曾写诗盛赞毛泽东:“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先生品质诚难喻,万古云霄一羽毛。”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开始。正在南泥湾休养的续范亭积极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革命领袖的传记以及延安出版的报刊和书。此外,他还认真研读党内有关整风的二十二个文件。续范亭在学习同时,积极联系实际,逐步抛弃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意识,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他在《积习难去——认识与改造》一诗中说到:“革命大敌谁为最,人类积习最难去;明知前面是光明,依然迷恋旧社会。认识世界固不易,改造最难是积习;社会多少罪恶事,大海沉浮不自觉”。

1944年,续范亭受毛泽东和贺龙所托,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怒斥阎锡山出卖国家民族、压迫人民的罪恶行径,揭露土皇帝阎锡山的丑恶面目。毛泽东盛赞这篇文章为“廉顽立懦,振奋人心,是一篇檄文式的文章。”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三年不言之言》《忠告国民党当局及其策划者》以及《抗战六周年感言》等一系列著作,在思想上彻底蜕变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在山西临县与世长辞。毛泽东亲自为他题写挽联:“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中共中央在追认续范亭为正式党员的电文中,高度评价他的一生,“并以此引为本党的光榮”。

今天为纪念续范亭,要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革命意志,学习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爱国情操,学习他爱憎分明、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学习他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的高尚品质,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续磊,穆青.续范亭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抗日群英谱[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3]山西省史志研究院.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4]赵存存.论续桐溪对续范亭的革命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2002.

[5]梁正,续范亭在193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J].党史文汇,1993.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传承与发展
论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异”与“同”
浅论三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国共三民主义之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建构(1938—1940)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