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鑫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73000
肝性脑病(HE)又称为肝性昏迷,是指因肝功能衰竭导致脑功能异常,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综合征的病理过程[1]。慢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多数是在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如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因此当患者入院后防止诱因发生及控制其发展是临床工作重心所在。本文将以循证医学为导向的预见性干预应用于慢性肝性脑病患者,旨在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103例慢性肝性脑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CT、血氨、诱发电位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肝性脑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消化道出血、脑内病变。经过掷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男23例,女28例,年龄43~75(59.37±6.11)岁。观察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42~77(60.15±7.3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临床肝性脑病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意识及认知情况,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增加以循证医学为导向的预见性干预,内容如下。(1)成立预见性干预小组: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1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为小组成员,由预见性小组在干预前查找肝性脑病预见护理干预相关文献,并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案。(2)诱因预见性干预:①控制水电解及酸碱平衡: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时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在使用过程中保钾利尿剂与排钾利尿剂交替使用;②饮食干预:患者日常饮食注重能量元素合理分配,控制蛋白量20g/d,食用盐2g/d,以半流质、易消化等食物为主;严禁患者吃粗糙食物,防止上消化道出血;③预防感染形成:日常对患者四肢进行重点观察并消毒,加强会阴清洁;温水清洁全身皮肤保持干燥,1次/d;如患者口唇干燥时用石蜡油涂抹,生理盐水漱口,已发生霉菌感染的患者,用浓度为2%~3%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2~3次/d。(3)认知性干预:定期评价患者认知、理解及意识情况,宣讲疾病的发生机制、预后,增加患者的感官体验。(4)心理及情绪干预:指导患者床上仰卧位,依次放松面部到足部的肌肉,先放松肌肉,停止2s后收缩,连续15min;以温和的态度日常干预,疏导情绪减轻患者烦躁心理,避免使用强镇静剂。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水平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静脉血氨水平及数字连接试验A型(NCT-A)所需要的时间[2]。(2)干预依从性水平比较:采用本院自制的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干预依从性量表评价其干预后依从性情况,分数越低表明依从性差。
2.1 两组症状改善水平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静脉血氨水平及NCT-A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脉血氨、NCT-A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a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bP<0.05。
2.2 两组干预依从性水平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定期服药、按时锻炼、作息规律、膳食合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肝性脑病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肝性脑病主要是代谢毒物及废物导致脑组织的代谢和功能障碍所致[3]。导致慢性肝性脑病的原发病较多,其中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等最为常见,其中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等是主要诱因。因此患者在入院后需进行系统有效的临床干预以防止病情恶化,但目前临床常规干预手段对切断慢性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控制病情发展收效甚微,医务人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完善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干预,以控制病情发展。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干预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cP<0.05。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多由慢性肝硬化等原发病,而肝部原发病会发生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血管破裂后血液会进入消化道,血液中的蛋白质经过肠道微生物作用后产生大量的氨。入院后,观察组采用以循证医学为导向的预见性干预,强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使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干预变得更为科学性,在干预过程中建立预见性干预小组,有利于逐级筛查慢性肝性脑病的诱因;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降低肠源性毒性物质的生成,一方面保证患者的日常热能供给,另一方面减少氨的生成,以流质、植物蛋白为主,减少便秘的发生,避免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循环[4];患者住院期间注重感染的防治,以预见性干预的形式减少口腔、皮肤的局部感染,减少对肝部及脑部的损害,降低血氨的生成。另外干预过程中注重对慢性肝性脑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干预,通过输入正确的认知导向,减少意识障碍的发生,可进一步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减轻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的静脉血氨水平及NCT-A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以循证医学为导向的预见性干预可减少慢性肝性脑病患者体内血氨的生成,降低对脑部的损害。
慢性肝性脑病病程较长,患者患有长时间的神经精神症状,因此在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抵触心理,日常干预手段难以有效实施,因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5]。而经过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原因是观察组采用的以循证医学为导向的预见性干预是防治措施,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通过预见性干预小组分析其可能出现的病理情况对症干预,在提高认知上为患者重新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架构,输入正确的认知行为方式,以正确的思维观念对患者进行强化;另外在心理及情绪管理上,以肌肉放松的形式减少神经交感神经的张力性,促进患者达到一种放松的状态,并采用疏导情绪的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促使干预手段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预见性干预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手段,能够减少慢性肝性脑病患者体内血氨的生成,减轻病情程度,提高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