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沟通模式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14 02:38牛玉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监护室心血管

牛玉香

天津市北辰医院 300400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在转运过程中疏忽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是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过程中一种积极、有效的沟通模式,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团队合作效果,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于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7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5.81±4.63)岁;疾病类型:慢性冠脉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9例。对照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6.42±5.51)岁;疾病类型:慢性冠脉病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口头交接模式,当主管医生下达医嘱后,重症监护室护士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普通病房护士,让普通病房护士做好相应的准备,将患者安全运至普通病房后,与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口头沟通和交接。试验组选择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其护理措施为:制定护理交接记录表,当主管医生下达医嘱后,重症监护室护士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普通病房护士,让普通病房护士做好相应的准备,重症监护室护士全程陪同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并与交接的护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告知交接护士患者的基本情况,完成患者的病情陈述,传达重要的医嘱信息,填写交接记录表,详细核查后签署双方姓名。标准化沟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有:(1)现状(Situation):交接双方护士进行初步沟通,沟通的重点在于知晓并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现状,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当前疾病情况、体征与临床症状、医嘱传达情况、监测数据等。(2)背景(Background):交接双方护士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掌握患者的疾病背景,包括入院时间、诊断、既往病史、用药情况、药敏结果、近期体检的重要指标数据、目前治疗情况等。(3)评估(Assessment):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现状、背景等对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包括最近生命体征变化及相关数据、最近检查数据、瞳孔及意识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皮肤状况、导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潜在的护理问题等。(4)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的内容为当前护理重点的观察内容、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护理方向及具体的护理措施、护理建议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满分100分,同时进行交接满意度评估,得分越高表示交接满意度越高,满分12分。两组均详细记录交接所需时间及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再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各评估指标比较 试验组交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估及交接双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评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评估指标比较

2.2 两组交接问题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交接问题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交接问题发生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6,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1,P<0.05),见表3。

表2 两组交接问题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病情凶险、手术大、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在转运过程中一旦疏忽某个细节,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有国内文献报道,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过程中,65%以上的不良事件均由交接护士双方沟通不良引起[2]。如何有效沟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临床试验表明,良好的沟通及积极有效的团队合作可减少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标准化沟通模式是临床护理中一种积极有效的信息交流手段,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其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4]。现状与背景是交接护士双方对患者的各项信息数据的交流,通过全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保患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做出了专业的评估,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建议是在良好沟通及专业评估基础上对患者做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5]。本文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交接模式,试验组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结果显示试验组交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估及交接双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推广标准化沟通模式,实现交接护士双方的有效沟通,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评估指标,提高双方护士满意度,同时可减少交接问题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监护室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