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魁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外科(骨伤科) 458030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其疗效得到临床一致肯定。但是,该手术入路方式选择较多,而临床上对于何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效果更佳,并无统一定论。本文旨在观察直接前方入路术式应用于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患者均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指征[1],均为初次手术,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手术禁忌证、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骨代谢疾病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53.61±6.81)岁;BMI 22.40±2.31。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53.66±6.90)岁;BMI 22.37±2.33。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后外侧入路手术,全麻后取侧卧位,挡板固定骨盆后,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行外侧切口,暴露臀大肌、阔筋膜,将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切开,使用Hoffman拉钩牵开股方肌及臀中肌,切除滑囊,屈曲、内旋髋关节后,切断外旋肌群及关节囊,截断股骨颈,显露髋臼,将增生骨赘、滑膜、关节囊一并切除,髋臼锉磨后,置入内衬、假体,扩髓后放入假体头及假体柄,髋关节复位,明确髋关节稳定性,将外旋肌群修复后,关闭切口;观察组用直接前方入路术,全麻后取侧位,伸直内旋患侧髋关节,髂前上棘远端2横指向腓骨小头方向切开,分离缝匠肌间隙及阔筋膜张肌,显露关节囊,切开后暴露股骨颈,内旋下肢,于小转子上1.0cm处截断股骨颈,显露髋臼,去除多余组织并进行锉磨,置入内衬、假体,切除外侧关节囊,扩髓后置入合适假体,关节复位后关闭伤口。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常规抗感染7d,术后24h拔出引流管,对比引流量。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引流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疼痛,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满分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术后7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痛感越强;(2)创伤炎症反应: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水平;(3)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引流量、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创伤炎症反应 两组患者术后3d肌酸激酶、CRP、IL-6、血沉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出现脱位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股骨距骨折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6.67%(3/45),对照组术后出现大粗隆滑囊炎2例,脱位6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股骨距骨折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2.73%(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 7,P=0.032 0<0.05)。
表2 手术前后创伤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全髋关节的手术入路方式较多,常见的有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直接前入路等术式,其中后外侧入路是其中最为常用的入路方式,能够通过重建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提升髋关节稳定性发挥治疗效果。有研究指出[2],髋关节置换术经后外侧入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将梨状肌、闭孔内外肌、后方关节囊等组织切断切开,对机体的损伤较大,术后疼痛明显,应激反应增强,增加患者术后痛苦,不利于术后康复。
该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Harris评分基本相当,提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是,观察组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证实相较于后外侧入路,直接前方入路能够更为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为符合微创原则,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直接前方入路的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医师在临床操作中较为困难而导致。有研究指出,成熟的直接前方入路需要在经过40~100台髋关节手术后方能达到,大大增加了学习曲线,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及术中出血量的增加[3]。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显示,虽然两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CRP、IL-6及血沉水平均明显提升,但观察组术后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证实直接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更为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的创伤炎症反应。临床分析认为,可能与直接前方入路能够避免对外旋肌群的损伤,术中无需对臀大肌等进行分离,有效避免了对髋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实现真正的神经、肌肉间隙入路有关。脱位是术后最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关节后方结构破坏,稳定性差,患者术后在进行关节屈曲内收、下蹲等动作时而导致[4]。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脱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分析认为直接前方入路手术过程中无需将关节周围肌肉切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后方肌肉软组织结构的完整,同时结合术中对前方关节囊的修补,有效提升患者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患者术后在进行下蹲、盘腿等动作无须过多限制,显著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更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5]。
综上所述,直接前方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均能够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而直接前方入路对机体损伤小,有效降低术后创伤炎症反应及术后疼痛,安全性高,更适用于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