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河南省光山县,南距武汉180公里,铁路、国道、高速将两地紧密相连,作为外出务工大县,5万光山人常年活跃在武汉及湖北其他市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豫南小城首当其冲。全县86万人民勠力同心,群防群控,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
疫情防控期间,光山每家每户的门窗背后都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蕴藏着基层治理中服务、联动、引导等多重看似微小琐碎却精妙关键的环节。
生于1997年的齐礼成,在光山县牌坊路经营一家烧烤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看到各行各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想着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加班加点工作,顾不上吃一口热饭,冒出一个想法,将自己店里储备的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疫情防控和打仗一样,他们守护光山,我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上战场。”小时候就喜欢听爷爷讲革命故事的齐礼成说,自己只想做好“前线”的后勤供应工作。
在齐礼成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送餐队伍逐渐壮大,從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10余人。7家餐饮企业参与进来,他们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抗疫爱心餐联盟。
革命老区光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把最后一口粮当了军粮,最后一块布做了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共同铸就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
疫情期间,抗疫爱心餐联盟的90后小伙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免费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餐,他们的爱心温暖了一座城。40多天时间里,他们免费送餐近6500份,价值15万余元,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作为、新担当。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送抗疫爱心餐的举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光山县委书记刘勇到店里看望慰问大家,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担起时代重任,并安排县红十字会、县文明办大力支持、正确引导。
光山县爱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得知抗疫爱心餐联盟的食材不足两天,连夜组织捐款并火速采购,第二天一早就将2000斤优质大米送上门。志愿者们还踊跃捐款,爱心企业主动捐赠食用油,不少志愿者将过节备用的腊肉、蔬菜送到店里。
“有这么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为我们夺取抗疫胜利增添了信心。”齐礼成说。
疫情发生之初,光山县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当地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深入防控一线,下沉网格,当好病毒阻断守门员,全县38名处级干部、60多个县直单位和10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走上街头成为志愿者,配合社区人员,给居民发放《疫情防控核心知识》手册,利用告知书、微信群宣传居家隔离的重要性和居家防护要点。
光山县防疫人员坚守在防控一线。图/ 潘信海
为了筑牢抗疫防火墙,光山对150多个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进行封闭,居民不得随意外出,快递、外卖人员实行无接触配送,切实减少人员流动性传播风险。小区设置24小时疫情监测值班岗,所有进出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实行登记管理。社区党组织逐家逐户排查,开展防控知识宣传、疫情监测、车辆登记、值班值守等工作,通过地毯式摸排、滚动式宣传、全员式发动、专员式服务,织密织严疫情防控网。
不仅如此,光山还因地制宜,率先进行网格化封闭管理,将城区划分成37个网格,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防控网络。任务分配到小区,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各个重要卡点、重点小区都有责任人。县直单位牵头包片负责,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三无”小区,并实行重点区域的分类分区域包保联系制度,补齐“三无”小区、重点防控区域等短板弱项,形成无缝隙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
为了解决百姓困难,光山针对居民购买生活用品不便的实际,组织市场发展服务中心、新发地蔬菜公司、“易采光山”电商平台,将群众所需物资送到家门口。党员干部主动走上一线、冲锋在前,在党旗下守阵地、在党员示范岗亮身份,宣传、引导、排查等工作中处处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纾解了基层治理中“神经末梢”存在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初期,光山拿出了既硬核又不失温情的措施,成立了光山县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有着32人规模、均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志愿者队伍,协助疏导群众因疫情造成的心理问题,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老师,我好难受……”3月5日22时,光山县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志愿者谢秀霞接起电话,对方急促的声音里带着哭腔。疫情期间,许多像这样的求助都在耐心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们那里得到了解决。
疫情之初,该服务中心就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和远程心理援助平台作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3月11日,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党总支书记晏乃君将疫情信息发到腾讯“为村”平台,短时间内就有不少点击量。
近年来,槐店乡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尤其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在平台上发布疫情通知,加强防疫知识宣传,筑牢了乡村疫情防线。
村党组织联系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便民服务、发布就业信息、足不出户化解矛盾、销售本村特色产品、实现党务村务事务公开,都可以用数字化平台。疫情发生后,“互联网+乡村”打通了防疫“最后一公里”,网络平台及时传递官方权威疫情防控资讯,监测村庄舆情,有效避免了疫情谣言和迷信信息的传播,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光山抗疫志愿者宣誓。图/潘信海
2018年10月,槐店乡晏岗村率先加入“为村”平台,通过“党建+互联网+乡村”的模式打造网上支部。网上办事大厅、书记信箱等板块实现服务便捷化,成为群众办事和反映问题的最佳渠道。2019年8月,在中央办公厅挂职扶贫小组的推动下,槐店乡15个村(社区)全面推广“为村”平台,奏响了互联网助力建设“美丽槐店”的最强音。
此次疫情防控中,网上抗疫作用凸显。当地群众在家就可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进展和防治注意事项,学习科学权威的防疫知识,提高自己对疫情的认知和防护重视程度,有效缓解了恐慌、焦虑情绪,同时还可以及时了解本村疫情防控动态,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不仅如此,线上问诊服务帮助村民足不出户解决小病诊疗问题。“前两天我一直牙龈出血,特别难受,疫情防控期间也不敢去医院,‘为村里有24小时免费问诊功能,牙科方面的专家详细指导后,现在好多了。”槐店乡村民陈明说。
光山县考虑到农村地区居民居住分散、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村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使用“为村”平台上的在线义诊、健康自查、心理援助等功能,免费在线咨询专家,及时问诊,降低了去医院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因身体不舒服、状况不明而产生的恐慌,保障大家的身心健康。
电梯间新添的消毒纸巾、为隔离家庭备妥的物资、喇叭中村干部的温馨喊话、街边横幅上硬核却亲切的防疫标语……这些让人心头一动的抗疫细节,是基层治理构筑起来的人民防线,成为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