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教你构思:只向新、奇、巧处行

2020-04-13 09:59刘祥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记叙文议论文命题

刘祥

聪明的写作者在面对一则写作材料或作文命题时,总是习惯于先发现材料或命题的最显性意义,然后将其确立为写作“雷区”,确保自己的文字尽量避开这众所周知的意义,去追寻多数人未曾发现或未曾深入思考的写作空间。

构思的价值正在于此。我们强调每次作文前的构思,正是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发现不同的写作视角。拥有的写作视角越多,可选择的写作内容与篇章结构方式也就越自由越灵活,文章往往也就越具备可读性。

要让文章的构思与众不同,需把新、奇、巧三字落到实处。

摆脱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捕捉命题的隐性意义,以“新”取胜

构思之“新”,首先体现为面对特定命题材料时的“新发现”。写作中的“新发现”,需要避开第一印象,像读一本书那样把书打开,一页页往深处读,往深处思。倘若能够读出作文命题材料中确实拥有但又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发现的那份隐性意义,便是为精巧的构思确立了美妙的起点。

比如,當我们面对“回家”这一写作主题时,如何才能以新取胜呢?

“回家”呈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当然是每天放学、下班后的回家。而写作时必须避开这第一印象,努力探究“回家”这一词汇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

“回家”具有什么样的引申意义与比喻意义呢?

第一,人的身体与情感的归来。央视节目《等着我》中,每期都有若干离散家庭重新团聚。此种回家,相较于我们每天放学后的回家,便多了一份厚重的情感期待,既可以表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又可以表现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第二,某种思想、某种精神的回归。比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回归田园;“竹林七贤”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而隐逸山林的行为中对自由人性的追求与回归等。这样构思时,需要我们拥有相对宏阔的历史视野和人文思想,努力将主题引向深入,但也需要注意架空分析的欠缺,部分考生还可能会跑题。

第三,某种生活情状、某种人生境界的追求。比如对现实生活中文明行为的呼唤,对青山绿水的眷念向往等,都可以看成一种“回家”——返回和谐合理的社会。

第四,对曾经拥有的岁月的缅怀,对亲人的思念。比如对童年时生活过的故乡的思念,对已经故去的亲人的思念等,也都可以用“回家”这一主题表达。

“回家”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意义差别告诉我们,当大多数同学将构思的着力点锁定在真实意义的一次回家经历时,上述几种构思便可以凭借写作视角的新颖独到,使文章既具备应有的思想深度,又拥有内容的与众不同。如此,自然也就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

除却对作文命题中关键词的引申意义与比喻意义的充分挖掘之外,构思之“新”还体现为对命题材料中多种内容的精心选择。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材料作文都具有意义指向的非确指性。比如2018年天津卷作文中的“器”,就被命题人赋予了四种不同的意义: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此四种意义之下,考生抓住任意一点均可自由构思写作出一篇应试作文。面对这样的作文材料,考生在构思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就是如何在四个意义中选出最能写出彩的那一个意义。

发挥个性特长,让自身的写作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出“奇”制胜

写作中的出“奇”制胜,需要以个性特长的发挥为基础。面对一个写作材料、写作命题,在完成最初的审题立意后,就需要依照自身的个性特长构思文章。

依旧以“回家”为例,除了可以在“回家”这一词汇所隐含的多元意义上深入挖掘,找寻到新颖而深邃的主题意义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文章体裁的灵活运用,实现“突破常规、出奇制胜”的目的。比如,当大多数同学都将《回家》写成记叙文时,你就可以考虑将其用散文、议论文、故事新编、新编故事、诗歌等形式来表达。

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这16年的作文中,题目本身信息最丰厚的当数2007年的“怀想天空”。该命题以一个看似具体而实则包罗万象的“天空”,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值得关注的道德、思想、情感、文化、自然等各类信息。写作该作文时,必须先将“怀想天空”这一命题中的“天空”解读为诸如“自然的天空”“思想的天空”“文艺的天空”“爱的天空”等相对具体的写作视角,然后围绕其中的任意一个视角构思作文。

当年的高分作文中,仅以“自然的天空”这一“面”下的环保主题而言,就诞生了多种体裁的优秀考场作品:

有用小小说的方式表达:“狗子觉得自己不行了,医生说啥肺癌?是因为空气不好?……”

有用叙事散文的方式表达:“从小我就喜欢仰着头,欣赏头顶上那一方蓝蓝的天空。小时候,我住在乡下……”

有用书信体的方式表达:“玉帝陛下:小民乃一介书生,借高考之机向您老告发人类……”

有用抒情散文的方式表达:“你读过天空吗?也许是三月柔美的春光里,你仰面躺在青草地上……”

有用童话方式表达:“我,是一只令人厌恶的老鼠,但那也只是在昔日记忆中的黄昏里,那片明净的天空。噢,那里简直就是我的噩梦……”

这些文章(每一篇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出来阅读),之所以能在五十余万份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多不是来自立意的深邃,而是取胜于构思的“奇”。考生们在有限的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自身最擅长的形式入手,或抒情或议论或故事新编或新编故事,将简简单单的“怀想天空”这一个命题,演绎成为姹紫嫣红的视觉盛典,这,不能不说是出“奇”制胜的最好例证。

追求设计的精巧,在情感渲染中实现文字的跨越,“巧”夺眼球

并非所有的同学都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也并非所有的同学都有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高超技艺。对这两方面能力都有欠缺的同学而言,如何才能构思出一篇具有较强可读性的作文呢?这便需要在整体结构、情感呈现以及细节设计上多下功夫,以精巧的设计赢得文章的成功。

從整体结构上看,如果是写作一篇记叙文,便需要打破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代之以倒叙或插叙。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悬念法、误会法等表达技巧,努力营造一种“尺水兴波”的艺术效果。传统课文《驿路梨花》讲述的本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平常的故事,就因为全文采用了插叙和“误会法”,让文章读来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如果是写作一篇议论文,则可以舍弃扁平化的“并列式”论证结构,代之以“引、议、联、结”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用来写作学术性较强的文章时,便于全方位呈现研究成果。其不足之处在于可读性不强,不适宜考场作文的抓分需要。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有利于从生活现象或某个名言警句出发,一步步将思考引向深入,可以给读者带来渐入佳境的阅读体验。高考试卷上选用的论述类文本,大多数采用层进式结构。

从情感呈现上看,“巧”主要体现为情感表达的触发点是否精准,作文中的人物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表达是否合理。无论是写作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学会尽量把情感藏到文字的背后,少作甚至不作直接抒情。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写作记叙文时,千万不要开篇便是一大段煽情的话语,也千万不要用直抒胸臆来结束一个故事。《琵琶行》在讲述故事时,情感浓到极致而无法表达,便以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而收拢。这便是移情入景的精巧构思。我们看电影时也会发现,有的故事结束时,会让主人公背对着观众向遥远的前方远走越远,直至消逝……这样的结尾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思和心灵的震撼。日常写作文时,也可以学学这样的精巧。

作文细节处理上的精巧更是无处不在。

数十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我最欣赏的一篇作文是这样开头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这样的开头真是精巧!完全是一种漫不经心的表达,却又那样切合题旨,那样自然平和。较之于那种堆砌一些含糊其词的名言警句的作文开头,此文如清水芙蓉,迅速便可抓住读者的眼球。

至于作文主体部分细节设计的精巧,例子便近乎无穷尽了。《背影》中,如果没有父亲爬月台的细节,文章的生命力何在?《祝福》中,如果没有祥林嫂那“间或一轮”表明其依旧是个“活物”的细节,又如何形成巨大的灵魂冲击力?《故乡》中倘若失去了“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细节,杨二嫂便不足以深入人心……这些,都值得每一位同学仔细咀嚼,都值得将其运用于各自的作文中。

猜你喜欢
记叙文议论文命题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