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枫
备受瞩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苗的进展一直受人关注。近日,第一批志愿者,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但这城市里1000万人当中大部分是普通人。
这次又有4667名普通的武漢人通过网络报名,挺身而出,志愿参与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最终有108人入选,这些入选的志愿者均为非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并被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接种组,接受隔离14天和后期的持续观察。
网友们把这108位志愿者尊称为“108好汉”,这“108位好汉”来自各行各业,有19岁的大学生,也有60岁的退休者。
志愿者蓝宇宙是一位武汉人,未婚,今年32岁。
和其他107位志愿者一起,他们参加的试验,叫作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公开信息,该试验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蓝宇宙在3月19日与医生朋友电话聊天时听说目前这个研究正在招募志愿者,并且“缺女性”,她毫不犹豫地打开电脑报了名,并没有与家人商量。父母在第二天早上得知她报名,也并没有反对。
3月20日中午,一辆救护车开到了蓝宇宙所居住的小区楼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自己上了车,来到了位于武汉郊区的一家部队疗养院。
蓝宇宙被告知,21日先不要用早餐,当天上午要测空腹血糖,同时进行一个全面的体检。体检后,她被告知血压偏高,但是在正常数值内,可以继续参加试验。同时,工作人员向志愿者们强调,参加人体注射试验的任何阶段,他们都可以选择退出疫苗试验,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22日上午,蓝宇宙和其他中等剂量试验组的志愿者一起,轮流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早餐后,她在走廊遇到了偶像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
蓝宇宙非常激动地冲上去想与陈薇合影,后者很温和客气地答应了。在中等剂量组志愿者被注射新冠疫苗的过程中,陈薇院士和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场,注意观察志愿者们接种的情况,全程都没有离开。偶尔有志愿者提出一些疑惑性的问题,陈薇院士也会耐心地进行疫苗安全性的讲解。
此前,这位中国女科学家,曾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冲到一线,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新冠疫情来袭,陈薇院士和她的团队又成为疫苗研制的骨干力量。
1月26日,大年初二那天,54岁的陈薇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1月28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月30日,紧急展开的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比现有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新冠确诊速度。
疫苗 I期试验需要的志愿者,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要求为18—60周岁。经过筛选和体检后,志愿者会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此后的14天,为集中隔离观察期。疫苗注射后,半年内需要抽血7次,每次补助800元,每位志愿者可以得到共计5600元的补助。
14天之后,他们可以回家,但需要配合科研人员进行半年的医学观察。
截至3月22日,已经有108人入选,分三组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与蓝宇宙同样的疫苗志愿者,最年轻的是两位19岁的大学生。
在湖北高校读大二的学生刘天天老家在四川,她原本想利用寒假做些兼职,但被疫情打断了计划。疫情暴发后,刘天天做了志愿者,做信息统计等工作,直到3月20日来参加疫苗试验。
“我没想那么多,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刘天天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上的大学,她说,志愿接种疫苗也算是自己对祖国的一次报恩。等14天隔离结束后,她想继续做志愿服务或公益服务。刘天天随身带了3本专业书到疗养院,隔离期间主要时间用来看书、看手机。
蓝宇宙表示,疫苗志愿者之中,目前年纪最大的是一位60周岁的阿姨。蓝宇宙对这位清瘦的武汉阿姨印象很深,注射的时候,阿姨排在她前面:“她的各项指标很正常,而且她的血压也不高,我猜到我60岁的时候,可能不会像这位阿姨,把身体健康做得这么好。”
注射的过程很快,与普通疫苗注射的感受相似。志愿者们每天各自隔离在疗养院的房间,互相之间不见面,只用手机联系。一日三餐都是营养配比,口味清淡可口,“比自己家做的好吃多了”,蓝宇宙说,志愿者需要配合科研,每天定时测体温,如果发生体温升高等异常现象要马上告诉自己编号对应的护士。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蓝宇宙的时候,是3月24日中午,距离注射中等剂量新冠疫苗已经过去了48小时,她的身体没有发生任何异常,自我感觉良好。同时,3月24日,第三组志愿者(高剂量组)入住疗养院,他们经过同样的体检流程后,合格者也将分别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为什么要来做志愿者?——这是蓝宇宙近期频繁听到的一个问题。
“我自认为没有那么高尚。”蓝宇宙表示,“第一,告诉我招募信息的是我非常信任的一个老朋友,她是个很靠谱、理性的人。第二,当志愿者之前,我已经有50多天没出门了,与我爸爸妈妈奶奶共处一室,时间太长了,我受不了我妈的唠叨。第三,注射疫苗之前的体检是一个免费的服务,我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体现状,之后连续14天,24小时被护士小姐姐照顾也挺好的。第四,这个疫苗大概率是会让我的身体产生抗体的,我很相信中国的科学家,我认为做志愿者这个风险是很小的。这个疫苗从试验到上市中间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我在人群中就会成为一个较早有抗体的人,这肯定是利大于弊的。第五,我认为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为人类做贡献的,有些人甚至都没有为自己的家庭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要抓住。现在,我正在做我个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与1000多万武汉市民一起被隔离的近60天,蓝宇宙除了偶尔与妈妈斗斗嘴,主要的时间是在安慰自己在世界各地发来问候的朋友:“他们觉得武汉的情况很可怕,是不是普通人已经没法过下去了?我就安慰他们,我们武汉很好,能过去。”
与此同时,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新冠疫情带来的患病人数的曲线正在蹿升。为了与病毒作战,新冠疫苗的全球人体注射试验也正在快速进行中。
3月9日,位于英国伦敦的白教堂玛丽女王生物企业创新中心以3500英镑(约合32000元人民币)的報酬征召新冠疫苗志愿者。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国在竞相研制疫苗,这是人类与病毒的赛跑。多个国家都铆足了劲,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发。谁先研制出疫苗谁就能获得巨大的市场,以及话语权。
全球防疫计划创新联盟(CEPI),专门负责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的工作。早在1月23日,CEPI就已经宣布资助3个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机构2500万美金,开展疫苗研究,希望能够加速开发和进入人群试验。CEPI同时强调:全球不同国家拥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应当确保人们公平地获取疫苗。
正在进行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中美疫苗研发速度再次走到了前列。
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这一株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武汉株01)毒种信息和电镜照片,也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重要权威信息。这些都为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员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肺炎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启动临床试验的时间比专家预期的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她被称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第一人。
陈薇表示:“现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疫苗就是终结新冠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我们已经做好了随时开展正式临床的所有准备。” 与此同时,中国天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宣布,与中国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开始招募受试者。
3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内外对于疫苗的上市应用具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目前,我国正按照5种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制,各类疫苗在临床前研究的过程、技术特点和要求都有所不同。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必须完成药学方面研究、有效性研究和安全性研究。总的来说,首先要生产出合格疫苗样品,在动物试验中证明安全有效性后,才能进入临床试验。”
3月18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参加广州市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国两三个月内将会在疫苗研制上有大进展。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已通过动物试验,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 ”
钟南山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至今,各国科研人员都在抓紧疫苗的研制。 如果有一个国家先研制出新冠肺炎疫苗,如何大批量生产也是一个问题。因此,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需要各国信息互通。
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的疫苗研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3月16日,位于西雅图的凯撒永久华盛顿研究所开始了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向一名健康志愿者注射了第一针试验新冠疫苗。据悉,注射进受试人手臂的这只候选疫苗代号为mRNA-1273,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与Moderna公司联合开发。
中美几乎同一天打出疫苗第一针,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而据WHO统计,全球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已有44个,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学术团体在同时开发。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全球联合作战,之前的埃博拉疫苗研发花了3年多时间,而新冠疫苗快速问世,显然得益于全球科学医疗界的紧密合作。
志愿者们接受注射只是新冠疫苗上市之前的一小步。
有一个问题是当前包括蓝宇宙等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距离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还有多远?
不到20年的时间,冠状病毒已经入侵人类3次: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国内俗称非典)、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其中,在SARS和MERS病毒暴发的过程中,疫苗研制工作都曾经积极开展,又因为疫情得到控制而被搁置,并未真正上市。
从目前的进展看,新冠疫苗研发的进度比预计的还要快。当中国科学家张永振团队在1月初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后,美国疫苗研发公司Inovio实验室当天就在电脑上的基因测序软件里设计出了新疫苗,并宣布最快将于今年夏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这曾被学界认为是本世纪最快的疫苗研发记录之一。
现在,这个记录正在被打破。
中国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公开表示:由于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原体,疫苗研发难度较大,周期较长,为了确保尽早研发成功,在科研攻关应急项目中并行安排了数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与此同时,国家药监部门公开表示将特事特办、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推进疫苗的研发。
随着疫情在全世界扩散,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人类将面临一场持久战,各国正在研制的疫苗有可能无法在此次疫情结束前发挥实际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曾公开表示:“疫苗研发的流程包括:1.疫苗前期的研发过程:获得免疫源,获得活病毒分离相关的亚单位等,还要进行免疫反应测试和动物保护的测试,放大优化免疫源生产工艺,做好临床前的毒理研究等;2.疫苗的研发:在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临床申报,此后才能实现疫苗上市。所以,疫苗的研发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和时间。”
所有疫苗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科学家们试图制造出一种与病原体极其相似的东西,然后通过注射的方式将人体的免疫系统暴露在病原体之下。理想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记住病原体,这样,下次再接触到病原体时,身体就会在患病前发动攻击。制造疫苗的几种方法会有些许不同,但归根结底都必须达到这种微妙的平衡。
疫苗研制仍然是必需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对于保障人类的健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不管哪种类型的疫苗,都期待早日研发成功并用于预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都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人类被冠状病毒绊倒。
蓝宇宙说,回到国内生活是“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我相信国内会繁荣昌盛,相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疫苗研制也能成功。樱花已经开了,4月8日武汉即将解封,我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应受访者要求,蓝宇宙、刘天天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