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CEUS 与FNA 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0-04-13 09:38:40郭仲颖黄娟颖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细针预测值造影

郭仲颖,黄娟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特诊科,福建莆田 351100

近年来, 随着我国健康知识入社区及科普讲座的常态化,居民保健和自我防病意识的提高,在体检中大家均会将甲状腺彩超检查纳入必选项, 在超声诊断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在彩超检查过程中被发现。 如何准确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在不漏诊恶性结节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过早对良性结节的干预, 是现阶段临床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该研究方便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121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比较采用高频彩超、超声造影检查(CEUS)、FNA 3 者各自单用及联合运用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探讨3 者联合应用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121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47 个结节。 其中男性34 例,女性87例;年龄22~68 岁;结节直径7~28 mm。 所选病例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该次所选取的病例均依次进行了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后,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1.2.1 超声检查 采用检查设备为GE Logiq E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式高频探头频率为6.0~15.0 MHz、中高频探头频率为9.0 MHz。 用高频探头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及钙化情况,记录每个结节的特征[1],并留意结节与周边血管、神经等的毗邻关系。

1.2.2 超声造影检查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 选择病灶的最佳切面,使用中高频探头,切换为造影模式。 患者行造影术前,使其取平卧位,平静呼吸,嘱其勿吞咽,超声造影剂采用意大利Bracco 公司的SonoVue, 用5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震荡混匀, 抽取2.4 mL 经外周静脉快速以团注方式注射。 造影时选择仪器的双幅实时显示功能,调节聚焦点,使之位于病灶后方,通过其动态观察甲状腺结节内血流灌注的不同情形, 分析其内部微血管的生成方式和评价结节的良恶性, 并进行相关图像及动态视频的存储[2]。 所有患者在超声造影过程中均采用同一显像条件。 超声影像结果由2 名具备丰富甲状腺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进行分析。 采用盲法分析和判读实时CEUS 图像。若2 名医师对某一项造影的特征判定结果相左时, 则另行邀请1 名高年资医师参与读图,使最终结果达成一致。

1.2.3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FNA 具有操作简捷、安全性高、创伤面小、极少并发症、取材方便及可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等多方面优势。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术前均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取平卧位,肩项部垫枕头使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前操作区域,术前所有结节均做超声检查,确定结节位置,规划穿刺点,确保病理取材部位与超声图像相对应, 选取的进针途径及取样部位以声学造影增强图像为参照。 常规消毒铺巾后,使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22 G 穿刺针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拔出针芯,穿刺针在病灶区域反复提插及多次旋转, 利用虹吸作用将病灶细胞吸入针内,拔出穿刺针,将吸取的组织留存到载玻片上,均匀涂片,每个结节穿刺2~3 次,涂片4~6张,而后送至病理检测[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高频彩超、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3 者单用及联合运用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经手术证实,121 例患者中, 共147 个结节, 良性39 个(26.53%),恶性108 个(73.47%)。 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得出的诊断结果

2.2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比较

高频彩超、CEUS 联合FNA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明显优于单纯的高频彩超、CEUS 和F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结节性质的不同,其治疗方案与预后差异颇大。

高频彩超是临床评估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手段,它具备的优点为操作快捷、经济、无创、患者接受度高等。由于甲状腺结节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及血供分布不均匀性,结节内部常伴有局部囊性变,使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影像学的征象上有部分重叠, 且当前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多遵从ACR 指南中提出的TI-RADS分类标准,其中结节分类达TI-RADS 4 类及以上时,多表现为单发结节、边界不清晰、极低回声、部分边界呈毛刺样改变, 且结节内大多有特征性砂粒样钙化或粗钙化[4],说明其具有恶性倾向,然而该研究所选取的部分良性结节分类也可达4 类乃至5 类, 说明高频彩超在结节性质的判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漏诊率。

超声造影是利用微气泡进入甲状腺结节内的微血管,使血管增强显影,明显增强了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微血管分布以及血流供应信息。 根据造影前后病灶声像图的变化,将增强模式分为4 种:①均匀增强,增强高峰期甲状腺结节呈均匀性弥漫增强;②不均匀增强,增强高峰期甲状腺结节呈部分增强或增强分布不均匀;③环状增强,造影过程中甲状腺结节周边出现高亮度环状增强, 厚薄均匀, 边缘整齐,其回声强度高于周边的甲状腺实质及病灶内部;④无增强,病灶呈无增强,未见造影剂进入[5]。 甲状腺结节CEUS 增强形式与结节的大小存在必然相关性,结节直径<10 mm 的恶性病灶其造影增强特点主要表现为缺乏血供、低增强;直径为10~20 mm 时呈少量点状强化;直径>20 mm 时,其增强特点表现以弥漫性的高增强为主[6]。 目前各国针对甲状腺CEUS 的分类标准尚未达成共识,不可避免的阻碍了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在超声引导下实时动态观察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对患者创伤小,可操控度强,且具备较高的安全系数及准确性[7],虽然单纯的细针穿刺活检安全性及成功率都不低,然而,对结节的取样部位缺乏针对性,尤其是高频超声难以鉴别良恶性部分存在囊性变的甲状腺结节,FNA 常无法获取到满意数量的细胞,或取到了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病变细胞,难免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穿刺,增加了风险系数,降低了细胞学检测的准确性,也给临床诊治带来不小的困扰[8-11]。 相对于常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超声造影可以很好地利用声学技术显示甲状腺及周边的生理构造, 较为直观地观察病灶的位置及范围,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进针线路及取样部位。尽管二者的取材成功率与诊断正确率相近, 但在规避并发症及减少患者创伤等方面, 基于超声造影的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意义还是较为重要的。

通过该文研究结果可知,联合诊断与高频彩超、超声造影、FNA 单项诊断比较,其在准确度(98.64%)、灵敏度(98.15%)、特异度(100.00%)、阴性预测值(95.12%)等方面均较高。这与刘昆学者[12]在相关研究中得出的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特异性为93.85%, 准确性为97.27%,敏感性为93.33%,优于单项诊断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在常规高频彩超筛检的基础上,细针穿刺活检在超声造影的指导下, 选择造影剂灌注较明显的区域进行采样, 不但能有效提高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 在减少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作为必要的术前诊断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细针预测值造影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企业界(2024年8期)2024-07-05 10:59:04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2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国外核新闻(2020年8期)2020-03-14 02:09:19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