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0-04-13 09:38黄晓明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二联病理性活菌

黄晓明

泉州市光前医院儿科,福建泉州 362321

新生儿黄疸又被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属于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皮肤巩膜黄染。 引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一部分的高胆红素血症属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酸中毒、缺氧、红细胞酶缺乏、溶血病以及感染等现象时, 都会造成患者体内胆红素不正常增高进而引发病理性黄疸[1]。 若这类患儿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会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2]。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的方式主要是蓝光照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3]。 近几年,医学工作者对新生儿黄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药物治疗得到了患儿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极大认可,基于此,该研究方便选择2018 年11月—2020 年3 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6 例, 探究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6 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都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相符; ②均为足月儿;③临床基本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患儿胆道出现先天性问题;②合并比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的患儿;③没有坚持完成治疗的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 例。 其中对照组男29 例、女24 例;体质量2~4 kg,平均(3.26±0.17)kg;日龄介于1~23 d,平均(5.27±3.04)d;黄疸发生时间2 h~22 d,平均(10.83±2.11)d;总胆红素水平240~300 μmol/L,平均(268.76±24.79)μmol/L。研究组男27 例、女26 例;体质量2~4 kg,平均(3.31±0.21)kg;日龄介于1~25 d,平均(5.32±2.73)d;黄疸发生时间3 h~24 d,平均(11.31±1.79)d;总胆红素水平240~300 μmol/L,平均(270.15±25.18)μmol/L。两组患儿在日龄、性别、总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 (国药准字Z11020607)进行治疗,5 mL/次,2 次/d。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国药准字S20020037)进行辅助治疗,1 g/次,1 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

6 d 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1)临床疗效:依据《实用新生儿学》进行拟定。 ①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且黄疸完全消退为治愈;②血清胆红素基本上恢复正常,且黄疸基本消退为显效;③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且黄疸减轻为有效;④血清胆红素没有明显下降,且黄疸没有发生变化为无效;⑤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2)总胆红素水平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治疗前后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药物起效时间及治疗时间

研究组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比较(s)

组别药物起效时间(h) 治疗时间(d)对照组(n=53)研究组(n=53)t 值P 值28.83±6.39 21.25±5.97 8.462 0.001 6.21±1.35 4.01±0.89 6.428 0.011

2.3 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及其日均下降值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及其日均下降值比较[(±s),μmol/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及其日均下降值比较[(±s),μmol/L]

组别总胆红素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日均下降值对照组(n=53)研究组(n=53)t 值P 值268.76±24.79 270.15±25.18 0.626 0.318 96.48±13.73 74.26±11.39 8.849 0.001 27.53±3.15 34.84±4.12 5.394 0.025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均未出现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 黄疸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大部分患儿于分娩后7 d 发生该病,在临床表现中依据病情的轻重各不相同, 有一部分也能够自行消退, 但是也有一部分患儿跟随胆红素血症的严重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 对新生儿的健康及身体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4]。 新生儿黄疸有病理性与生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能够自行消退。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 内就发生黄疸,7 d 不消退,甚至有加深的迹象或已经加深,亦或是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就属于病理性黄疸[5]。

茵栀黄口服液属于纯中药制剂,主要是由金银花、黄芩、栀子与茵陈构成,具有清热退黄、保肝利湿的作用[6]。 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茵栀黄口服液能降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 依据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8],因为新生儿的肠道内胆红素、水平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水平比较高, 但是肠道内却没有足够的菌群,不能把肠道胆红素还原为粪、尿胆原,加之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较高的活性, 造成与胆红素结合引发水解从而产生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 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吸收作用(肠细胞)经过门静脉而到达肝脏。现在, 大部分医务工作者都认为引发新生儿黄疸的因素主要是胆红素增加的肠肝循环, 所以对新生儿肠道内菌群恢复的促进以及排泄胆红素, 对重吸收进行抑制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十分有效的方式[9]。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的主要成分有粪链球菌、 枯草杆菌活菌以及维生素, 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肠道内的菌群进行有效的控制, 并能够对直接胆红素进行抑制,防止其装变为间接胆红素,同时使其通过尿液排出结合胆红素,使肠道内的胆红素水平降低[10]。同时,病儿肠道内定植活菌之后,促进肠道蠕动,能够加速胆红素的排出与还原。

该研究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 结果显示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 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患儿的84.91%(P<0.05)。吕一枝等[11]在116 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治疗中发现, 联合枯草杆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3%, 单独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8%(P<0.05), 与该文结果接近,研究结果均说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结果还显示,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患儿的药物起效时间(21.25±5.97)h、治疗时间(4.01±0.89)d 均明显短于单独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的 (28.83±6.39)h 和(6.21±1.35)d。 苏成杰等学者[12]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病黄疸治疗中也发现, 联合用药的患儿药物起效时间 (26.38±12.97)h,治疗时间(4.83±0.94)d,结果与该文类似。这说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且起效较快。 同时,总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患儿, 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上述观点。 两种治疗方案并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说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疗效好、起效快,可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二联病理性活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