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例育龄妇女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2020-04-13 09:38:28宫海艳江贵源
中外医疗 2020年36期
关键词:年长育龄妇女靶向

宫海艳,江贵源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福建厦门 361021

作为典型恶性肿瘤, 肺癌是威胁各年龄层群体健康的首要肿瘤[1]。 当前,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 从患者构成来看,相对于男性NSCLC 患者而言, 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更加明显[3]。 目前与女性NSCLC 有关的研究多集中在全年龄层方面,重点探讨育龄期NSCLC 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育龄期作为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其承担着升学、就业、结婚、生育等多项任务。 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甚至患上肺癌。 鉴于育龄妇女在家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控制育龄妇女肺癌发病率、病死率具有一定必要性。 而育龄妇女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则是其发病率、病死率控制的重要依据。为确定育龄妇女NSCLC 的临床特征,该研究针对2018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70 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育龄妇女NSCLC 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伦理会批准,且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①治疗方法。 视育龄妇女患者病情,以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该组70 例育龄妇女NSCLC 中,15 例行化疗(术前阶段)+手术治疗;另外55 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5 例接受放疗,20 例接受靶向治疗,其余30 例接受化疗。 ②观察指标。 收集育龄NSCLC 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EGFR 突变状况等信息,并详细进行记录。 ③分组方法。 依据育龄患者的年龄范围(15~49 岁),分成年轻组(15~30 岁,4 例)、中等组(31~40 岁,19 例)、年长组(41~49 岁,47 例),通过对各组一般资料的对比,确定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临床特征。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育龄NSCLC患者的原始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 例育龄NSCLC 患者的年龄统计结果显示,中位年龄为36 岁。 其中,育龄NSCLC 患者的分期以IIIB 期为主,占比为78.57%,而组织学类型则以腺癌为主,占比为88.57%。 3 组育龄NSCLC 患者在吸烟史、肺癌遗传史、NSCLC 分期、组织学类型上的差异不显著;年长组育龄NSCLC 患者心率(74.29±5.11)次/min,低于年轻组(87.19±4.26)次/min 及中等组(90.74±4.1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组肿瘤最大直径(3.49±0.75)cm,低于年轻组(4.52±0.94)cm 及中等组(4.06±0.8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组EGFR 突变率72.34%,高于年轻组以及年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一般特征[n(%)]

3 讨论

研究表明, 我国年轻女性群体的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4]。 育龄妇女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一旦出现肺癌,其家庭生活稳定性极易受到一定的影响。 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临床特征是该群体肺癌防控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分析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该研究通过对70 例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确定如下特征:(1)年龄特征。 该组70 例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6 岁。 该结果提示:育龄期妇女的发病年龄(确诊)相对较小。 这一年轻化趋势提示,NSCLC 已经成为年轻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上述状况对育龄期妇女的肺癌防控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组织学及分期特征。该研究中70 例患者的分期以IIIB 期为主, 处于该分期育龄患者的占比达到78.57%。这一数据提示:育龄期女性患者的初次确诊时间较晚,多数患者确诊时,NSCLC 已经发展至中晚期阶段。 而从组织学类型来看,共62 例患者为腺癌,占比为88.57%。 上述结果与郁华晴[5]的研究基本一致:该研究227 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比达到74.89%水平。 (3)治疗方法特征。从治疗方法方面来看,育龄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 该研究中共15 例患者(21.43%)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治疗。 育龄妇女的治疗态度相对积极。 这一现象可能与该年龄段患者多具备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健康意识有关。 但从整体角度来看, 育龄妇女群体中的手术患者占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判断育龄NSCLC 患者手术率偏低的原因为:①确诊时间较晚,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相对于老年NSCLC 患者而言,育龄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误诊、漏诊,患者确诊时,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阶段,因此,这一群体容易因丧失最佳手术时机,而无法实施手术治疗。 ②担忧瘢痕残留影响美观。 育龄期NSCLC 患者普遍年龄较小, 其审美需求及对美观性的要求较高。 在为这类NSCLC 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 患者可能因担忧术后瘢痕残留影响美观性,而拒绝接受手术治疗。 (4)危险因素特征。 肺癌的危险因素是这类恶性肿瘤的研究重点之一[6]。 目前,油烟暴露、遗传史、吸烟(或被动吸烟)、精神心理因素等,已被证实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7-8]。 为确定育龄NSCLC 患者的危险因素特征, 该研究分别统计了70 例育龄妇女的肺癌遗传史及吸烟状况,结果表明:有吸烟史的育龄患者仅占比1.43%,而有肺癌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占比则为4.29%。上述数据提示,吸烟、家族遗传并非育龄妇女NSCLC 的典型危险因素。(5)心率特征。 该研究中70 例育龄患者中,不同年龄段特征的心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年轻组心率(87.19±4.26)次/min以及中等组心率(90.74±4.17)次/min,均高于年长组(P<0.05)。上述特征与健康人群年龄与心率间的关系一致。(6)EGFR 突变特征。 随着临床关于各类恶性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患者的基因位点突变状况,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之一[9]。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育龄妇女EGFR 突变率水平的对比发现, 年轻组EGFR 突变率0.00%、中等组EGFR 突变率31.58%,均低于年长组(P<0.05)。 分析年长育龄妇女NSCLC 患者更容易出现EGFR 基因突变的原因为:相对于年轻女性而言,年长育龄女性的健康状况欠佳,免疫功能相对较低,且容易受退行性改变因素的影响, 而面临较高特殊基因位点突变风险。 (7)预后特征。 70 例育龄妇女NSCLC 患者中, 年轻组1 年生存率75.00%, 低于中等组及年长组(P<0.05)。 差异形成原因可能为:①年轻患者症状缺乏典型性,确诊时间较晚。相对于年长育龄妇女NSCLC 患者而言,伴肺癌的年轻女性患者多无典型症状,且其症状程度较轻, 不易引起年轻女性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年轻女性的NSCLC 难以被及时发现,其在病情进展方面的特殊性,容易影响其预后状况。 ②年轻患者肿瘤体积较大。 该组70 例患者中, 年轻组肿瘤最大直径(4.52±0.94)cm、中等组(4.06±0.88)cm,高于年长患者(P<0.05)。由于病灶体积较大,在接受治疗期间,一旦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很容易造成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迁移,加剧年轻女性患者的病情进展,增加其死亡风险。③年轻患者较少伴EGFR 突变状况, 多采用常规手段治疗。 随着抗肿瘤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NSCLC 患者群体的治疗中。年长育龄妇女NSCLC 患者出现EGFR 突变的风险较高,因此,多数年长患者均可经EGFR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等新型靶向药物,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 相比之下,年轻NSCLC 不易出现EGFR 突变,不适用于靶向治疗,而需经常规放疗、化疗、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由于这一群体难以借助靶向治疗等新型抗肿瘤技术的优势,因此,部分年轻NSCLC 患者容易因病情快速发展,而面临死亡的威胁。

鉴于上述结果,在育龄妇女的健康管理中,可将以下几种措施,作为防控NSCLC 的主要策略:①加强情绪调节。 该研究证实:吸烟、家族遗传均非育龄NSCLC 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合育龄妇女的生活环境、工作状况的来看, 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诱发育龄女性NSCLC 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该群体的肺癌发病率,需在充分重视精神心理因素与肺癌关联性的基础上, 加强育龄妇女的情绪调节。 有研究指出, 可通过适宜的宣教渠道,丰富育龄女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10]。 ②强化健康检查的推行。 从育龄NSCLC 患者的预后特征来看,与年长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且1 年生存率较低。 为保障年轻女性的预后状况,可加强年轻女性群体中健康检查、体检工作的推行[11]。 通过早期诊断,及时鉴别症状不典型, 或伴轻微症状的NSCLC 患者, 间接降低育龄NSCLC 患者的病死率[12-13]。 ③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育龄妇女确诊为NSCLC 后,综合考虑其肿瘤体积、EGFR 突变状况等信息, 选择适宜抗肿瘤方法为育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在向育龄患者介绍治疗方法的特征、作用等信息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促使其对抗肿瘤方案建立正确认知,同时其对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以保障肺癌治疗的顺利进行。 此外, 当患者因担忧大面积瘢痕形成、担心新方法(如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而表现出不依从行为时, 可结合该院既往肺癌治疗成果或相关研究进展资料,纠正育龄患者的错误认知,打消其疑虑,实现早期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 育龄妇女NSCLC 多以腺癌、IIIB 期为主。 在这一群体中,年轻患者较年长患者的基础心率较高, 肿瘤体积较大, 且预后较差。 宜加强对育龄妇女NSCLC 患者的识别与管理,以改善其预后状况。

猜你喜欢
年长育龄妇女靶向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倒下的长颈鹿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1-12-04 17:11:51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问 路
快乐语文(2021年15期)2021-06-15 10:19:40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牙掉了
娃娃画报(2016年2期)2016-06-01 19:22:39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计生办为未从业已婚育龄妇女送关爱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