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20-04-12 04:18陈功兴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挑战高校

【摘 要】本文分析疫情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旧理念、要求心理教育团队高素质、促使心理教育模式大转变、推动心理危机管理深研究等挑战,提出疫情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应对策略: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创新路径,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教育;统筹资源,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加强组织,构建心理监控干预系统;以人为本,建立家校有效沟通平台。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134-0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重大变化。全球疫情蔓延、居家隔离和经济不景气等突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人们认知紊乱,不能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事物,不能正确判断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焦虑、紧张、消失感、恐慌、空虚、无助和不确定感等不良情绪;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烈的抵触性,寻求发泄途径并可能导致破坏行为。如何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工作,有效发挥高校的职能作用,无疑是疫情当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大课题和巨大挑战。因此,高校应研判疫情形势,结合师生心理特点和需求,全面分析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疫情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疫情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疫情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旧理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教育理念的变革是人们对教育现象的重新审视,是重塑教育体系、拓展教育活动的内部动力。现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普遍采用面对面讲授的方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心理主题活动,都要求教师在场,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或者引导,促进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技能和感悟心灵等。疫情下,学生居家上网课成为学习常态,面对常规的心理健康专题教学以及疫情突发导致的群体心理应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于条件受限,已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疫情发生既是挑战也是契机,迫使高校去思考和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一是面对疫情期间爆发性的群体心理事件,需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将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和调节方式囊括其中;二是面对普遍采用的线上教学新形势,需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渗透性;三是围绕疫情防控的大目标,需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新转向,从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上去规范、培养和塑造学生新行为;四是限于媒体教学的不可控,需要培育心理健康大环境,开展“家校共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疫情要求心理教育团队高素质

心理教育团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核心力量,是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的中枢大脑,高校心理教育团队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心理工作的效能。疫情的发生使得学生心理问题呈频发态势,居家离校、生源分散也使得线下心理工作开展重重受限,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堂教学,恰到好处地开展心理咨询,以及灵活地开展心理活动,是摆在高校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心理教育团队需要具备:一是非传统课堂的教学能力。传统课堂教学的实施条件受限要求我们突破传统,张弛有度、方法得当,既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又能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二是开展非面对面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能力。非面对面咨询让咨询师更难以掌握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影响咨询过程当中咨询关系的建立、共情与支持的非言语表达等,从而对心理咨询的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这需要心理工作者更了解和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更主动和赤城地建立咨询关系,更专注和投入地沟通与感应,更温暖和坚定地提供支持,更专业和得当地提出建议。三是开展线上心理主题活动的能力。与线下的心理活动不同,我们更需要培养敏锐的线上心理活动嗅觉,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眼球、贴近学生心理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集普适性与实效性为一体、思想和观念相统一的线上心理主题活动。

(三)疫情促使心理教育模式大转变

教育模式转变应立足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社会需要,基于时代背景,依托学校实际,以生为本进行创造性探索。疫情当下,学生焦虑、郁闷等不良情绪频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配合防疫防护的大要求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从课题教学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应对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需要构建个性化与专业化为一体、层次性与立体性相统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从线下心理主题活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的本质是互动,互动的过程产生体验,体验内心产生情感,情绪情感影响生活。疫情期间开展心理活动仍需立足学生的心理生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形成体验,收获感悟,产生成长力量。三是从单一教学评价到多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决策和鉴定的功能,能够促进同行交流,产生激励作用,对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师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疫情导致的心理教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的改革与多样化,要求心理工作者具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能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关注教学过程与结果相统一,打造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四)疫情推动心理危机管理深研究

心理危机管理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监控、管理、干预以及事后等内容。危机的发生对高校心理危机管理体系而言,既是“危”也是“机”。一是疫情需要高校做好在校生与非在校生的心理监控工作。面对两种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收集各学生群体精细、准确的信息,保证收集信息过程的规范性、关联性和有效性;做好专业的评估和预警,对潜在风险群体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均是高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二是需要同时做好在校学生与非在校学生的心理干预。针对两类不同群体,需要探讨不同的危机干预路径,做好事前干预,构筑学生心理防线;建立师生连接,强化干预引导效能;塑造良好环境,家校一体形成合力;做好危机预案,防患未然有备无患。三是要求高校加大心理危机管理的纵向和横向研究。在纵向方面,需要对疫情等突发事件引发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过程和机制进行总结与深入探讨,对产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干预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估与追踪,对后危机时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和实践进行探索与评价。在横向方面,高校在心理危机监控、预防和干预,以及后危机时期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等方面研究,应与医院心理咨询科、心理健康咨询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和研究。这些主题的探讨既是有助于应对当下情境,更是促进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系统逐步完善的源泉和动力。

二、疫情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应对策略

为更好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高校需通过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构建心理监控干预系统、建立家校有效沟通平台等方面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一)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高校需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维护与促进师生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一是练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开展相关教学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理论素质和应用技能;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与实践。打造线上线下两条教育线,线上教育着重知识讲授,线下课程强调技能体验,探究不同类型知识的最佳学习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衔接得当、优势互补、效果良好的教学方式。以评促教,建立科学合理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真实需求、注重教学实际效果,关注教学呈现方式、考量衔接得当与否,重视知识学习过程、引导技能实践运用、融入心理疏导的方式、强调行为塑造的环节,注重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塑造健康“三观”养成等。二是提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主题活动的能力。加强信息化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夯实信息化基础能力,熟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和App等途径开展活动。扎根学生心理生活、立足学生成长需求设计跨越空间跨越情境、连续而又递进、有趣而又深刻的心理主题活动;充分预热,积极动员,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做好活动分享环节,促进学生感悟体验,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品质。三是提高疫情等突发事件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重视群体性心理事件,分类集中问诊,落实团体辅导和集体干预;开展日常积极心理主题系列活动,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心理科普宣传;建构层次化多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落实心理咨询制度,及时干预个别严重心理问题;加强校园心理育人文化建设,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及时总结、研磨并制定心理危机预案,演练打磨不断完善。

(二)创新路径,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要以学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社会化为目标,立足学生主体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利用新旧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体系。一是搭建社会化宣传教育媒体平台。既强调“一对多”模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告知”,又需要“1+N”模式建立一平台多互动渠道的双向信息沟通渠道;既强调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的传播和交流,又强化平台体验专项建设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既利用公众号、微信、QQ、微博、心理支持热线、心理健康测试平台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科普宣传,将心理科普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利用横幅、展板、广播等实体形式、公信力较强的传统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援助信息和心理标语等,塑造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二是开展“教”“研”“辅”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心理疏导、心理辅导、日常引导等内容融入混合式教学当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宣传心理援助途径、开展教学效果评估、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开展教学效果调研、学生心理需求调研、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统筹全局,群策群力,形成调研报告,设计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工作方案;针对群体性心理问题开展集体心理辅导课,针对个体性心理问题开展个别化心理辅导,依托学校心理团队力量,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落实班级心理班会制度。

(三)统筹资源,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以培养积极人格为主要目标,塑造良好人格特质为重要内容,丰富和深化积极体验为手段,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一是加强心理资源统筹,强化制度保障。在制度上,统一领导,强化制度保障,组建心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校统筹、专业引领、上下通达、行动有力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在经费和设施上,保证心理健康专项经费投入,规划完善心理活动专用场地,规范管理,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效率。在人员上,加强培训管理,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师生一体、专业扎实、服务到位、覆盖广泛,扎根学生群体的心理工作队伍。二是开展点面结合、重点针对、知行合一的心理主题活动。首先,利用“3·25”“5·25”和“10·10”等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心理读书会、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常规化的心理品牌活动;其次,开展特殊群体心理主题活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就业困难学生等进行关爱访查活动;对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经济资助解决现实生活困难;对学业困难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对单亲家庭和亲子关系困难学生,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帮扶,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或辅导;最后,践行知行合一、正向引领的活动理念。以改进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乐观精神,锻造学生心理韧性,促进积极适应和人格完善,培育学生幸福感,积极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四)加强组织,构建心理监控干预系统

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心理预防、监控预警和心理干预为一体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作用,全面排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心理危机学生心理预警库,摸排情况,理清思路,制定和改善心理宣传教育工作,构建立体式预警干预系统,通畅心理危机预警渠道,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一是做好三级心理预防,打造三道心理防线。初级预防针对现实问题、人际问题、情绪问题、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等,通过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心理支持体系,帮助学生降低身心疾病的发生概率,达到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二级预防秉承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原则,广泛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依托心理中心、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团队、班级、寝室五级心理检测点和联络线,深入学生群体查明学生真实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将心理问题的影响力、持续时间和传播范围降至最低;三级预防针对重度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断、转介和处置,并通过家校一体的方式营造支持环境,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回归校园,将后遗症状降至最低。二是构建专业高效、动态敏感、立体多维的监控预警系统,一方面,做好心理监控培训,对心理工作相关人员开展心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指导有效开展心理排查与危机干预工作,梳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方案。另一方面,建立寝室成员排查周报、系部危机预警月报、紧急心理问题急报的上报制度,完善辅导员谈话、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特殊群体学生集中会谈、重点关注学生追踪、心理案例研讨与督导、心理危机处置的反馈与指导等制度,将学生情况、干预过程、干预效果和处理过程等详细信息纳入心理危机预警库系统,区分问题类型,评估危机等级,进行危机预警。三是积极筹划,正向支持,多方合力建构立体式干预系统。首先是制定和完善学生危机防护预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实况模拟,增强相关人员处理危机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处置能力;其次是进一步完善定向咨询、朋辈互助、精准帮扶、教师约谈、领导慰问、家校联合等干预制度,实施全方位干预;最后要进行积极引导,强化正性支持,依托心理普查与排查的结果和总结,结合心理危机预警库的问题和经验,针对全校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积极预防措施,通过课堂开展积极心理教育、通过拓展活动开展积极心理活动、通过校园媒体构筑和谐心理育人文化。

(五)以人为本,建立家校有效沟通平台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无论哪方有缺失都会使得培养人这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能完成。因此,通过家校协同的方式,促进信息互通、教育疏导工作良性结合,才能全面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是搭建家校共育网络平台。首先,开设《学生家长通报周刊》专栏,并向家长群定期推送,向家长传递学校各种信息和资讯,如学校重大活动、致家长信、学生优秀成果等,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向;其次,构建家校信息互通渠道,提供学校网络信箱,心理中心邮箱、电话,班级家长QQ、微信群等方式建构学校、心理中心、班主任辅导员三层互通渠道,一方面为家长提供咨询和援助服务,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家长了解、确认和核实学生的心理状况;再次,要开设学生家长心理知识科普知识专栏,科普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心理危机干预及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讲座和短期培训,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其发现、识别心理问题与危险信号,并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最后,设立主题教育专项栏目,设立讨论组,与家长共同探讨和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理念、方法和内容,针对学生的學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发展性问题及挫折性适应问题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二是完善家校沟通工作机制。首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危机预警库、家校联防信息与心理工作的关联性,做到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全面把控;其次,要实现心理资源优化和工作统筹,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实现各类心理工作有机整合;最后,设立特殊、紧急情况联络机制,面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或紧急状况逐条剖析,明确家长沟通工作细则,做好工作预案,确保情况出现时有条不紊,心中有数。三是组建家校心理共育委员会。一方面,开设学校心理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参观校园心理育人场所和环境、悉知心理培育模式、进行听课评课等;开展家长恳谈会,让家长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学校心理管理中来。另一方面,进行家校心理共育课题合作,针对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创设性提出家校双方介入的可行方案,探索验证家校协同心理共育的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黄锡榜.高校突发事件下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2]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

[3]阎秀丽,苑旸,宋真.基于“家校合作互动”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4]徐静英,王继东.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5]晁亮,姜哲,郭鹭,周立超,程合坤,李岩.制订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J].卫生职业教育,2014(22).

[6]杨维东.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科普宣传的平台建构与路径探析[J].新闻界,2014(13).

[7]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

[8]吴建强.基于学生发展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9]崔向清,陈昱良,高天艾,王媛媛,王彤.浅论家校协同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作用[J].中医教育,2019(3).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模式”(2018ky1009)

【作者简介】陈功兴(1985— ),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心理统计与测量;张桂源(1992— ),男,瑶族,广西平南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胡莹莹(1966— ),女,江西吉安,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挑战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