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群 吕 红
(1.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2.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务院及教育部的系列文件对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招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要把学生品德的评定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评优评奖的依据。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及市教委系列文件精神均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1]
本项目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CIPP评价模式和素质教育观为主要理论依据。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这些理论的精髓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以指导评价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外的评价经验对此项目均有借鉴意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考评,德国职业教育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评给予本研究以启迪。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要求,明确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重庆市自2013年开始实施高考新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我校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价内容以课堂教学内容的书面测试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重视不够,过于关注终结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企业、社会、家庭等评价主体多元化,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不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没有与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和就业安置挂钩。[3]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学校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目的与意义,把握评价原则与方法,充分领会评价内容,建立评价长效机制,有序组织评价过程,呈现评价结果,重视评价结果运用,加强评价组织领导和监督评估等,开展评价一系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评价与测量有关理论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规律,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科学反映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表现情况,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二是职业性原则。我校应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综合反映学生工学活动情况和职业素质水平。三是创新性原则。我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深化评价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四是操作性原则。我校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易于教师、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理解和使用,从而实现评价过程与管理的信息化,评价实施简便、易操作。
3.评价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质量管理处牵头组织实施,综合运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说明》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载等工具,以纸质记载和平台管理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档案。
具体包括:(1)组织评价培训。我校质量管理处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评价方案、领会指标体系、掌握评价工具。(2)学期过程评价。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使用学生学习表现记载工具对学生公共基础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以及顶岗实习等情况进行评价记载。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使用学生素质表现记载工具对学生基本素质表现进行评价。(3)学期终结评价。每学期末,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应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对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基本素质成绩。(4)评价结果审定。每学期末,班主任按照《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银行”实施办法》对学生当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汇总,撰写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提交至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5)评价结果反馈。学校审定的评价结果生成《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时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申诉,并在申诉办理10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4]
4.结果的呈现与应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应用包括:(1)结果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形式呈现。根据《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末和毕业时分别形成《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2)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及教师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学生确定综合素质发展目标提供参考。评价结果应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和就业安置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5]
5.组织保障。组织保障包括:(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包括制定规章制度、监控评价程序和接受申诉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质量管理处,负责全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网络平台的维护和监管。各专业部建立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咨询、指导和复核,初步审定评价结果。(2)监督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处室、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和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观测点(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一级指标,基本素质包括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文化素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学习以及顶岗实习。这11个二级指标再细化为相应的观测点。评价标准基于每一个观测点对中职学生各方面素质要求进行具体描述,针对各主要观测点的内容,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企业人员等评价主体通过观察、交流、记录、考试、测试等评价方式,于每学期或每学年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6]
评价操作说明包括对综合素质积分和综合素质绩点分的操作说明。评价选择了积分的概念,而没有用学分的概念,原因在于中职实行学分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且积分更便于量化到每个学期,而学分则不易拆分。综合素质积分按照每学期100分设置(如表2所示),第1-4学期各指标权重设置为基本素质30分、文化素质30分、专业素质40分,第5-6学期各指标权重设置为基本素质30分、顶岗实习70分。
?
1.基本素质的积分计算。基本素质包括道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每个观测点得分按100分制计,其中90-10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设每个观测点积分为Y,权重分为M,得分为X,基本素质积分的计算公式为:Y=MûX/100。基本素质占综合素质积分的30%。
2.文化素质的积分计算。文化素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和公共拓展课程学习,根据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总评成绩进行100分制计。鉴于第1-4学期的每学期课程总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计算某一学期每门课程的权重分时,按照当期课程数的平均值计算,设某门课程的积分为Y,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拓展课程权重为M,当期课程总门数为N,某门课程总评成绩为X,文化素质积分的计算公式为:Y=(M/N)*X/100。学期总评成绩不合格Y计零分,补考合格X=60,课程的积分Y按上述公式计算。文化素质占综合素质积分的30%。
3.专业素质的积分计算。专业素质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学习、专业拓展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1-4学期根据学生前三类课程学习中每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总评成绩进行100分制计。鉴于第1-4学期的每学期课程总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计算某一学期每门课程的权重分时,按照当期课程数的平均值计算,设某门课程的积分为Y,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权重为M,当期课程总门数为N,某门课程总评成绩为X,专业素质积分的计算公式为:Y=(M/N)*X/100。学期总评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Y计零分;补考合格,X=60,课程的积分Y按上述公式计算。5-6学期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态度、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的总评成绩进行100分制计。设顶岗实习的积分为Y,权重为M,顶岗实习总评成绩为X。专业素质积分的计算公式为:Y=MûX/100。总评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积分计零分。专业素质占综合素质积分的40%。
综合素质绩点分是根据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计算,含荣誉称号、班团职务、活动获奖、大赛获奖、学业成绩、社会实践、作品设计、职业资格证书等15个大类。如学校对于道德意识、公民意识强,道德表现突出的学生得到表扬的,根据通报单位级别进行记分。其中,受到学校通报表扬记3分/次,受到社区、企业通报表扬记3分/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通报表扬记5分/次。
评价工具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综合素质情况进行记载和评价的一系列记录表。评价主体使用评价工具来记载学生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期间的阶段成就和终结评价,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评价工具按照其在评价中发挥的作用分为三个大类。[7]
第一大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由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分班级汇总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绩点分汇总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绩点分班级汇总表、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班级汇总表构成。
第二大类是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由学生1-4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5-6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构成。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主要呈现了学生每学期和整个中职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单项分和总分的汇总情况,每学期总分为100分。第1-4学期的报告单从指标体系上涵盖了所有一级指标;而5-6学期的报告单则只有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一级指标。这是因为1-4学期体现了学生以课程学习为主的状况,涉及所有的素质表现,而5-6学期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不再对文化素质部分进行评价,且专业素质也以顶岗实习的表现为考核依据。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评价得分分别为六个学期的得分情况及其总和。学生的每张报告单均表现了综合素质的得分情况和等级情况,其中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三大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载工具。记载工具有30多个,用于记录原始一手材料。如学生操行评定表、学科计分册、班务日志、学生作业完成及处理情况登记表、学生操行评分等级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记录表、学生创新发明情况登记表等。每类工具都需要填写学生的基本信息、活动记录、活动描述和活动效果等,涉及到学校外的单位或组织。如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还需要相关单位签盖公章。
“综合素质银行”是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长期间综合素质进行存储、增值的统一管理平台,在籍学生均有独立的“综合素质银行”账户。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银行”的统筹管理,质量管理处牵头实施。“综合素质银行”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总分、学期综合素质等级、综合素质评价意见、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五个方面。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银行”的统筹管理,教育督导工作室(质量管理处)牵头实施。
1.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总分。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总分由综合素质积分和综合素质绩点分增值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积分满分为100分。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绩点分增值按照所得绩点分的20%折算,并与学生当期综合素质积分相加,汇总为当期综合素质总分。
2.学生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依据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总分,对学生当期综合素质表现情况进行定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专业部评价和学校意见。使学生本人、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总分汇总为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依据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确定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420分以上为优秀,400-419分为良好,370-399分为中等,350-369为合格,350分以下为不合格。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和学校意见。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取毕业证书、就业安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凡在校三年期间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且综合素质评价达到350分(暂定)的学生方能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达到420分(暂定)以上的学生,经专业部推荐、教务处审核和学校批准,允许提前就业。
1.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评价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价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应用推广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处,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教务处、德育处、网络管理中心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各专业部部长为评价改革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干事、德育干事、班主任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确立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激励措施,确保了评价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2.开展评价培训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学校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了评价改革的培训和宣传。一是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项目研发团队资源,对学校遴选的首批28名教师进行强化培训,这批教师在评价改革应用推广中发挥着校内外指导教师的作用。二是对处室部门负责人、专业部部长、教学干事、德育干事进行了评价模式系统培训,让他们在组织评价改革工作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三是对全校所有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了分批次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评价工作要领,提高对评价改革的认识。四是学校通过教师大会、学生大会、校园网络,各专业部、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家长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改革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综合素质评价。
3.扎实推进评价改革。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在2013级学生中开展试点评价,在全校17个专业中遴选了24个班级、1 200多名学生开展试评,针对试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评价方案、指标体系、操作说明、评价工具、实施办法和软件平台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其中,二级指标从15个调整为11个,观测点从39个调整为30个,评价工具从46个调整为32个,绩点分项目从12个调整为15个。调整后,在2014级学生中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涉及72个班级,3 500多名学生。我校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广大教师的教学质量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育人环境得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校风、教风和学风明显好转。
2014年1月,在市教委职成处和市教育评估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内第二、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中,重庆市遴选了14所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各试点学校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试点工作机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试点工作目标,落实了试点工作任务及试点工作经费,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我校作为牵头学校,举办了5期评价体系、评价软件培训,培训教师1 000多人次,派出28名指导教师到试点学校开展定点指导56次。各试点学校工作推进顺利,均已完成过程资料收集、记载工具开发、评价成果提炼、软件平台安装使用等工作,达到了试点工作的预期目标。
2015年3月28日,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对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验收。专家组—致认为:本研究成果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过程科学,研究资料详实,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创新突出,系统构建了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能够全过程、全方位反映学生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素质表现情况,并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数据分析和反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实践证明,其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指导中职学校评价实践,丰富完善教育评价理论,尤其对建构更加科学、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供市内外中等职业学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