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嫣
(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 张掖 734000)
唐氏综合征也称作先天愚型,染色体发生异常畸变的综合征,新生儿出现智力低下、面容结构严重畸形,是出生缺陷的一种,唐氏综合征发生率达1/700-800,由于此病为染色体数目异常致病,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产前诊断干预[1]。临床一般诊断方式是侵入操作,对产妇的羊水、脐血等采集,分析染色体核型,这种诊断方式对母婴均存在风险。而羊膜腔、脐血等穿刺风险率可以达到0.1%-0.5%,严重时还会引起胎儿丢失[2]。所以,应用血清筛查,能避免母婴健康受到不良影响[3]。本文抽取孕中期接受体检的孕妇2200例,将唐氏筛查结果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0月时间内体检的孕中期妇女2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3-40岁,平均(26.9±4.2)岁;孕周15-22周,平均(18.0±1.1)周;入选的2200例孕妇均处于孕中期,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了多胎妊娠孕妇,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孕妇,合并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孕妇。
1.2 方法 2200例孕中期孕妇均接受P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水平中的甲胎蛋白、β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血清水平进行检测,选择清晨时,指导孕妇保持空腹,采集静脉血,采血量为3 mL,将血清分离后,放置到冰箱中,保持-4oC,等待检验。对甲胎蛋白、β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等血清水平进行记录。根据产前筛查评估软件对产妇风险进行计算,各项风险数值为:21-三体征风险值1/270;18-三体征风险值1/3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值>2.5MOM值。当产妇各项检测水平超出这些数值时表明存在高风险,合并21-三体与18-三体风险的产妇,要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经B超指引下为患者进行羊膜穿刺检查,对产妇羊水进行采集,采集量控制在20 mL,经过培养,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记录和观察,制片后,经G显带对胎儿染色体核型进行评估,后期要对孕妇进行随访[4]。
1.3 观察指标 分析2200例孕中期妇女的唐氏筛查结果,分别是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与神经管缺陷;统计高风险产妇与低风险产妇的血清因子各项指标,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μE3)等指标[5]。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 2200例孕中期妇女,有122例存在高风险,122例中有84例为21-三体综合征,17例为18-三体综合征,11例为神经管缺陷。对122例患者中的95例高风险患者接受羊膜腔穿刺检查,有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5例,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核型异常1例。
2.2 分析高风险与低风险产妇的血清因子指标 高风险产妇各项血清因子指标与低风险产妇对比有明显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分析高风险与低风险产妇的血清因子指标(Mean±SD)
随着健康生育观念的普及,产妇接受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率也逐年上升,我国孕妇产前筛查多接受超声、血生化指标、磁共振等检查方式,其中大多筛查都是以唐氏筛查作为基础发展而来。唐氏筛查检测指标有AFP、β-HCG等,同时增加雌三醇检测,将检测结果联合孕妇情况,评估妇婴的发病风险,经过筛查分析是否出现唐氏综合征高风险,配合B超检查,核实孕周,计算风险值。唐氏综合征产妇生产的新生儿会表现出智力过低,面部结构变形等症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要占到1/700,表现出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此病尚无治疗方案,导致家庭压力过大,也引起医疗资源过度浪费。常规筛查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接受唐氏筛查、产前诊断可以有效控制患儿出生,对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检测孕妇各项血清指标,包括AFP、β-HCG及μE3等进行唐氏筛查,对高风险产妇再接受穿刺诊断,可以有效控制先天缺陷患儿的出生率[6]。血清筛查可以避免诊断盲目性,对这三项指标进行三联检测,将检测结果用于临床中,评估存在唐氏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要继续接受羊膜腔穿刺术诊断。由于我国使用唐氏筛查软件源自国外,用于黄种人临床应用会存在误差,影响诊断的准确率。孕周误差也会影响诊断结果,临床使用唐氏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占60%以上。本项指标只能作为预测指标,表明有高风险率存在,要接受B超检查,对孕周核实后,反复计算,如果仍为高风险,要指导患者接受羊水穿刺检查,对病情进行确诊。
综上所述,通过对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用于临床诊断中的分析,对异常胎儿、不良妊娠等进行评估,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