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学芬,黄松苓,赵滢,邵文萍,王景秀
(1.元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元江 653300;2.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实验诊断研究所,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如今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首度发布,预计到2045年,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6.8%,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3]。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在血液中的水平和血糖的浓度呈正比右,测定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能够精准地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水平。HbA1c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以下优点[2-8]:(1)生物学变异小、与血糖有良好的相关性;(2)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采血(3)药物影响小。2010年ADA和2011年WHO先后提出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确定HbA1c≥6.5%为诊断切点[5,6],此切点被WHO认可并在国际上推广。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不同人种之间、区域之间HbA1c存在明显差异,国内许多组织专家研究显示,我国成人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3%[2,7]。2019年ADA新增了可以使用同一血样的HbA1c和FPG来诊断糖尿病(HbA1c≥6.5%。HbA1c检测采用通过NGSP和DCCT认证的方法)[9],该标准进一步强调了HbA1c在糖尿病的早期诊断、血糖管理、糖尿病并发症预测中的重要价值。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剔除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干扰HbA1c检测结果的疾病患者、妊娠、近期失血或输血,长期服用影响血糖药物的人员,共收集24535名体检者,其中男性13837名,年龄14-96岁,女性10686名,年龄13-96岁。将筛选出的体检人员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9个年龄组。
1.2 样本采集 按照规范静脉采血技术采血、送检。
1.3 研究方法
1.3.1 检测方法 应用日本Arkray HA-818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使用原装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
1.3.2 检测程序与质量控制 严格遵照本实验室规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本实验室参加2016-2019年度卫生部室间质评及在能力验证,成绩均为合格。本实验室已通过NGSP,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采用Independent-SampleT检验,多组间比较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方程。
2.1 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全部24535例体检者中男、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男性的HbA1c水平要高于女性。采用不同的指南切点进行分组后,男、女的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不同年龄分组间的比较 不同年龄分组间的HbA1c水平差异见表2。结果显示,14-80岁各个年龄组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按性别分组后,在男性和女性间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个年龄组间 HbA1c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80岁以上两个年龄组的HbA1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减低趋势,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分析 将HbA1c水平与年龄作为2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全部健康体检和HbA1c<6.5%的人群中,HbA1c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HbA1c%= 0.0128×年龄(岁)+5.172(r=0.87,P<0.001)、HbA1c% =0.00858×年龄(岁)+5.211(r=0.987,P<0.001)。而对于HbA1c≥6.5%的表观健康体检者,其HbA1c水平与年龄不具有相关性。
2.4 采用不同诊断标准的HbA1c水平的比较 该体检人群分别以ADA指南、国际指南、国内研究切点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2010 年宁光教授[10]等研究显示,中国18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总数约1.14亿(11.6%),糖尿病前期患者约4.93亿(50.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糖尿病大国。近年来糖尿病医学会等都将HbA1c≥6.5%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6,9]。2018年纪立农教授等[11]对HbA1c在中国人群筛查糖尿病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HbA1c具有筛查糖尿病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HbA1c的切点从5.7%≤HbA1c≤6.5%对潜在糖尿病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临床价值在于通过发现HbA1c超过相关切点的潜在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最新筛查、诊断、血糖控制和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本研究显示,昆明地区体检人群的潜在糖尿病患病率32.09%(男34.45%,女29.03%),比例明显高于杨文英教授等报道的DM前期患病率,15.5%(男16.1%,女14.9%)。这与中国乃至全球的一个整体趋势相符,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渐增多,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诊断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本研究中不论是全部健康体检人群,还是以<6.5%、≥6.5%、<6.3%及≥6.3%分组的人群中,男性HbA1c水平均高于女性,与金宏伟等[7,9]研究结果一致。说明HbA1c水平受性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明显。目前WHO、ADA等国际组织在制定DM诊断标准时均未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根据本研究及国内外多个研究结果提示,HbA1c水平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因此不同性别间是否需要建立不同的诊断切点或各自的生物参考区间有待商榷,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
本研究中9个不同年龄组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按性别分组后,在男性和女性间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在不同年龄分组间,14-80岁各个年龄组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按性别分组后,在男性和女性间HbA1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个年龄组间 HbA1c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80岁以上两个年龄组的HbA1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减低趋势。该年龄组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该年龄段统计样本数量较少、以及代谢紊乱等相关。表明年龄是HbA1c的影响因素,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开始逐步减退,胰岛素受体活性下降,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血糖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中HbA1c水平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全部健康体检者中,HbA1c水平每年可增加0.0128%,在HbA1c<6.5%的健康体检者中,HbA1c水平每年可增加0.0086%,略低于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报道。当前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诸多挑战,如未诊断率高达63%[4]。本研究将HbA1c水平作为单一研究指标,以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6.5%为诊断切点,昆明地区体检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10.41%、女性为5.32%,合计8.19%。与2016年WHO公布的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男性10.5%,女性8.3%,合计9.4%相比较。总体患病率有所下降,男性患病率仍高于女性。而以国内研究中推荐的HbA1c≥6.3%作为国内人群切点,本研究人群的患病率为男性13.17%、女性为7.31%,合计10.61%。与2016年研究报道的DM患病率相比较,该切点的总体、女性的患病率与国内更接近接近,但男性体检人群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但HbA1c作为国内糖尿病的筛查的最佳切点尚需进一步确立。
表1 24523名健康体检者HbA1c水平比较(Mean±SD)
表2 HbA1c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比较(Mean±SD)
综上所述,HbA1c水平随年龄变化分布趋势存性别差异,同时存在年龄差异。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也较高,现阶段国际国内将HbA1c≥6.5%作为诊断依据之一,我国 HbA1c检测手段也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但国内糖尿病的筛查的最佳切点尚需进一步确立。利用 HbA1c诊断DM时,除了性别、年龄影响因素外,是否还需要考虑海拔、民族、地域等因素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让HbA1c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筛查、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