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虹
【摘要】习作课程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兴趣切入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从班级习作课程角度出发,探究劳动课程对习作课程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对两个课程的整合进行初步的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习作课程;劳动课程;课程整合
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在语文方面提出了几点要求,其中看图写话作为低年級语文的教学难点,要求会比较基础,既需要学生看懂图片,理解图片内容,也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图片的意思,讲出完整的话。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看图写话的学生而言,激发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教师去思考的教学难点。只有学生对习作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之前,应该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而与劳动课程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一、小学低年级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整合的意义
1.培养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
实际上,语文低年级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是两门互不干涉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课程,两者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促使这两大课程整合起来,其最基本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遇到一件事时,可以有逻辑地探寻解决事情的方法步骤。
比如,在习作教学中,为了习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习作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不仅会鼓励学生亲自到市场上去购买种子,进而让他们通过查资料等方式对种子的类型、耕种方法等进行一定的了解,而且还会让学生结合学校的耕种环境进行思考,甚至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等制定一份适合班级的耕种计划。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耕种的复杂性,还能从劳动中感受到珍爱粮食的必要性。
2.促进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习作课程以及劳动课程的认识都不够深入,从而也使得教师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总是遇到诸多的问题。习作课程作为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劳动课程作为习作课程的敲门砖,起到了引路人的重要作用。
比如,为了学生对习作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会先进行劳动课程的教学,利用学校设立的班级菜地,从挑选耕种种子到收成都是以学生为主人公开展,教师及家长发挥辅助的功能。当教师进行“自己讲述一件事”的习作主题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像分享会一样,七嘴八舌地与同学、教师分享自己的劳动小趣事,从而认识到习作课程其实与劳动课程息息相关,明白习作课程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会对习作充满兴趣。学生会期待下一次劳动课程教师会怎么让他们“玩”起来,又会怎么与习作结合起来。学生对习作课程充满了幻想,而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的结合会促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小学低年级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整合的方法
1.建立学校班级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二十一世纪,学生都是家长的心头宝,在这样的城市环境里,被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场包围着,根本没有与真正的劳动接触的机会,而学校劳动实验基地的建立,无疑让更多的小学生获得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其实也是劳动课程开展的有效途径。当小学生进入到劳动基地之后,他们将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会看到肥沃的黑土地,发现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小动物,比如,地上爬行的小蚯蚓等。此外,教师还会引导学生了解种植的各方面知识,让学生亲手进行种植,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为了将劳动课程和语文习作课程进行完美的整合,教师会不定时在劳动课上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去浇水、除草。总的来说,学生经过在学校班级的劳动基础进行集体劳动之后,会对劳动产生不一样的体验,甚至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其中体验过程所贯穿的不仅是劳动技能的提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促进家校合作,共建教育平台
家校合作是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结合的关键,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劳动技能要在校外进行锻炼才能灵活贯通,同时学生在劳动基地所观察到的事物会比较片面,教师会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学生设立一片小菜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课余时间进行育种、耕种、浇水、施肥、收获等一系列真实的劳动过程,在写作时更加能够发掘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通过校外教育平台,获得劳动活动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合习作课程和劳动课程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在习作课程中就有一个主题是关于“自己讲述一件事”,教师应根据此主题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使习作课程和劳动课程加以整合,而且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述一件事”可以贯彻到学生劳动的方方面面,在劳动体验后,让学生有充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首先是播种前——讲述学生自己如何收集种子的类型、播种等资料,其次是种植阶段——讲述种植的每一个阶段学生自己的做法及发生的趣事,最后收获时——讲述学生收获发生的事情或者着重表达学生收获的喜悦。讲述的方式不定,可以在课上让学生充分表达,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活动真实还原现场,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习作课程既使学生有话可说,句句真情实感,又可以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减少习得性无助,学生体会到劳动及习作的趣味性及可操作性,从而对两个课程都产生学习的兴趣,或者说这两个课程对学生而言就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总之,习作课程与劳动课程的整合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中变得更加有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结语
目前,学校进行的习作课程及劳动课程相结合取得了比较初步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整合效果还不够明显,习作课程才是最终目的,但劳动课程还是在课程整合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较大的提升。随着学生学习情况及身心特征的变化,提高习作课程在与劳动课程整合中的地位更有必要,下一步教师将从这个方面入手调整课程整合的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系2019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ZXDY02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