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琐记》中记述的煤矿情形

2020-04-10 11:06吴晓煜
阳光 2020年4期
关键词:青龙山学堂散文

鲁迅(1891—1936)的《朝花夕拾》中有篇题为《琐记》的散文。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于厦大图书馆的楼上。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自述了少年时期以及到日本留学之前的读书、求学经历。文章一袭先生的行文之风,洗炼而不乏妙语,实在却极富哲理。其中关于学习矿业和煤矿种种情形的记述确是真实、感人的。此文是鲁迅浩繁著作中唯一集中谈煤矿的散文。

鲁迅在此文中介绍了在S城的中西学堂学习的情况,后来又到南京的所谓“雷电学堂”读书。然而这个学堂“乌烟瘴气”,“只得走开”“去考矿路学堂了”。在矿路学堂鲁迅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接触了新事物。

关于矿路学堂的情况,鲁迅讲:“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为什么要办这个学堂呢?鲁迅写道:“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吧)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这些记述是符合实际的。这个学堂原来是铁路专门学堂,由洋务派人物张之洞奏请光绪皇帝开办的。后来,两江总督刘坤一了解到南京附近的青龙山蕴藏煤炭,而且出息好,有利可图,故接手学堂,改为矿务铁路学堂,“仿照德制”,以培养开矿人员。这当是我国第一所矿业学校。看来这个学堂的开办和煤矿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事有转折。“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矿并不难”。其结果正像鲁迅所讲的那样:“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哪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这种不懂开矿的主事者,却贸然用一个不懂(不甚了然)开矿技术的人替换了懂技术的矿师,结果当然是挖出的煤仅够排水费用,指望“煤炭出息好”以获利的愿望成了泡影。这说明鲁迅对开煤矿技术的重要性是有明确认知的。

然而,在“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开了,但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礦路学堂)”。鲁迅就在这个矿路学堂里学习了近三年。

从《琐记》中可知,鲁迅与同学们还曾到青龙山煤矿考察实习。鲁迅说:“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样的工作着。”这种真实的描述,不仅指出了青龙山煤矿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而且对于煤矿生产条件恶劣的凄凉状况,矿工“鬼一般工作”的凄惨处境,寄予深深的同情。鲁迅对此是很失望的。“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后来就到日本留学去了。

鲁迅所讲的青龙山煤矿,位于南京市东南,在官塘煤矿的象山矿区。象山煤矿最早就叫青龙山煤矿,开办于1896年。南京地区的煤矿在1985年以前大多关闭。

另外,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就学时,在班里年纪最小,成绩优秀,获得过金质奖章,并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毕业。他赴日本留学期间,虽转学其他专业,但仍继续关注与研究矿学,关心祖国的煤炭事业。1903年在《浙江潮》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与学友顾琅共同编写了《中国矿产志》一书。此书受到各方面好评,农工商部还通饬各省矿务、商务界购阅,学部批准列为中学堂参考书。

(2019年9月9日)

吴晓煜:河北滦县人,1944年3月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

猜你喜欢
青龙山学堂散文
古稀之年上学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青龙山的风轻轻吹过
刺梨和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