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婉玉
陆放翁为自己的“书巢”题联曰:“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题联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一生笔耕不辍,而背后支撑他获得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的就是他饱读的诗书。目光从古移至今日,造就无数文人墨客优秀成就的也是他们所阅读过的几近汗牛充栋的书籍。其实伴随每个人成长的,都有书籍,我也是。
村上春树教会我最纯粹的爱情观,而莎士比亚却让人见识爱情悲剧;莫言用平实的笔触描绘平民生活,而列夫·托尔斯泰则为我细致刻画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汪曾祺带我领略世俗生活的多彩,鲁迅则教我清醒待世。每一个作者表达的思想不同,传达的理念也不同,对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多本书籍阅读的积累,慢慢塑造出我现在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成就了现在的我。
但现代智能设备的出现却让许多人忘却了读书;因时而生的电子书,也让所谓的“书”,渐渐褪去了书香。平板电脑、手机的盛行与普及让人们渐渐适应习惯于电子设备的重量,却无力托起更轻或更重的纸质书。电影电视剧的盛行,在减轻人们生活压力的同时,也渐渐使人们对此上瘾,部分影视中传达出的信息,更是让一些人直接放弃了阅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陷入了如我所讲的悲观境地。
母亲也是喜好追剧的狂人。每个时间段大火的热剧,她必是知道的,并且经常手捧平板电脑于阳台上阳光最好的地方坐着看一上午。一日,我从书房出来路过阳台,见她在读书,便问:“怎么不看剧了?”她只简单地答道:“就是不想看了,等旅游回来再看吧。”即使再好看再火爆的电视,也不如手捧一本书来得实在呢,我猜她是这么想的吧。
父亲虽是每天手机不离身,却也是个爱读书之人。去哪里旅游,他总是第一时间找纪念品店,却不是为了买纪念品,倒是先挑相关书籍。自五台山回来,父亲便找到了每日最重要的活动——读佛书、看佛经。我并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他总是严肃地看着佛书,我抬头看他的时候,他也总是不很注意到,想必是佛书中暗自散发的书香,只有读书之人可闻到并被深深吸引着吧。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大概是更热爱读书一些,许是当年电子设备不盛行之時,为了不浪费清晨午后的美好阳光,自然就手捧一本书,在古老典雅的藤椅上坐着,静心阅读了。于是,这样的好习惯得以保留,其本身也是书香伴成长的最好例证。小时候的我常被送去外公外婆家,外公的日常读书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外公总喜欢手捧一本厚厚的书,搬把凳子坐在窗台边阅读,我也就总被他吸引过去,问他在看什么。他告诉我:以后等你识的字多了,你会看比我看过的更多的书,知道比我更多的东西,它们会影响你很久,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谨记外公的教诲,我也爱上了读书,也不用在阳光正好的日子,只要有光,便可手捧着书读起来,让自己的心在或平和沉静或波涛汹涌的书海中沉淀下来,也就因此了解了更多,学到了更多。
谈笑之间,俯仰一世,人的寿命不过区区百年,电子设备所带来的娱乐只能暂存一瞬,而真正将精神刻入骨髓带入黄土的却是书中的哲理与读后的品悟。无论什么年纪,读书之时都是成长之时。梁同书为三味书屋题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他认为人生最有味有趣的事就是读书,在书的陪伴之下,即使是寡淡无味的太羹也能品出美味来。那书中的美味,可闻之,亦可食之。
(以上指导教师: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