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彬
旧时光的记忆中有一个图书馆,我慢慢走进去,那里是一片书的天地,透露出古朴而神秘的色彩。阅读时光,就是此刻,阅读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拼音写字,到长篇大论。大概,每个人的小时候,都被埋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而在它被埋下的一瞬间,它就拼命地汲取着所有的营养,努力地成长……
而我的这颗种子,不知道是从几岁开始萌芽的。
模糊地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爷爷教我背《三字经》。一本只有成人一个手掌那么大的图书,可能就是我阅读的开始。一开始爷爷让我背的不多,“人之初,性本善……”有些句子我早已忘记,大概当时也只是背着玩,觉得语句十分顺口。尤其是在那些昏黑的傍晚,在屋外不知名虫子的鸣声中,在用得已有些发暗的白炽灯下,我捧着已泛黄的图书,摇晃着脑袋……爷爷从来没有强迫着我背,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以后的人生中,对书并没有那么厌烦或害怕的原因。不过那时候,似乎也没什么好玩的,每次跟爷爷出去玩,我不自觉地背出一些句子来,那些爷爷的好伙伴都大为惊叹,赞扬声声,我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虚荣心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毒瘤,不彻底祛除,它会像无数的藤蔓一样肆意地蔓延,直到占据整个心灵,至此,人就难以获得独立与自由。可是啊,小孩子的那颗虚荣心,那个炽热的对赞美的渴望与追寻,却是一颗美丽的种子,开出了别样的花儿。现在的我慢慢懂得,适当地关注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是人实现社会性人格成长的关键。阅读的种子在乡村的傍晚悄然种下,人生的思维展开之路也似乎铺上了第一层碎石。
种子自会发芽,它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只看到了一点点的绿意,并不曾知晓它冒出土的背后用了多大的力,亦不曾去想它为什么那么拼命地要钻出土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然而只有等它长出了一片叶子,才能不依靠种子中残留的能量而独自成长。
自上学以来,手中的书不自觉地多了起来,可无非都是些必读的课本罢了。真正开始有兴趣去看书,可能是在初中吧。记得十三岁过生日的时候,母亲的一个同事送了我一本厚厚的白话文版《三国演义》,比《新华字典》还要厚。我只翻了几页,里面的内容就深深吸引住了我。那些天下的局势,国家之间的高深计谋,人物之间的钩心斗角,让我日思夜想。终于,在每天的坚持下,我将它翻到了最后一页。我也好奇,是什么让我能有这样的毅力坚持看完呢?我想,是兴趣。从此以后,一个小男孩关注到了国家大事,古代的朝代兴亡,百姓的流亡之苦。你看,种子发芽后不仅能茁壮地成长,还能不断地往外扩展它的枝叶。而扩展的枝叶越多,树的生命力越旺盛,最终它就能枝繁叶茂。
一个人的成长,必定离不开从小孩到大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需要去感知世界。我们可以去游山玩水,可以在網络上与陌生人交流,当然,我们也可以去阅读——那是思维的碰撞,是灵魂的交流。我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上了高中后,偶然在书店遇到的一本书,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天气的傍晚,我又一次来到学校的悦读时光,温暖的灯光,默然的书香,这个校园里最美的地方依然如故,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灰尘蒙面的它——《云边有个小卖部》。张嘉佳的笔下,弥漫着忧伤气息的青年,就好像是我自己,在紧张不安的青春年华里,在压力如山一样压倒下来的时间缝隙中,我仿佛看见自己这个生命挣扎与努力的身影,那样让人感动,让人爱惜。后来有人向我推荐这本书,可见书是一个连接很多生命的树,每个人都能爬上树,看见自己的风景,而恰好,有和我们一样欣赏同一片风景的伙伴,阅读不是独自行走,而是我们一起追风走。
后来的日子里,我喜欢这样的阅读,这样充满情感的阅读。可是有一天,我仿佛旁枝逸出,又进了另一片远地,《论雅俗共赏》让我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它的发展演变趋势。我渐渐发现,带有一个目标去阅读非常有利于走进理性书籍的研究领地,基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和探究根源的好奇,我开始静下心来像读故事一样地读那些“文艺常谈”,虽然不能全部理解透彻,我也大略懂得了朱自清先生的文艺观。然后我开始想,他们这一代作家是怎样建立起他们的文艺观的,我又开始顺着高高扬起的树枝,爬上更高更远的地方。
阅读的故事好长好长,阅读这棵树,它一直在生长。
(以上指导教师:刘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