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灶瑾
【摘 要】出现在统编教材中的现代诗以儿童诗为主。日常实践中,现代诗的教学容易走入误区。为了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独特的美,教师在教学时要从现代诗的文体特点出发,可以从诗的音律、意象和陌生化效果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现代诗的节奏美、意境美和想象美。同时,教师还要有年段意识:低段以感受节奏美为主;中高段以品悟意境、感受想象奇特为主。通过诗歌审美教学,学生定能喜欢上现代诗。
【关键词】现代诗;节奏美;意境美;想象美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 它形式自由,意蕴丰富,语言上重于修辞运用,形式上强调自由开放。现代诗在统编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且以儿童诗为主,大多数被安排在略读课中。在日常教学中,能经常看到两种情况:一部分教师将现代诗的教学定位在诵读上,只要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熟练背诵即可。另一部分教师则教得非常详细,对一首诗中的每个字词进行逐一解读。结果,教师讲得卖力,学生听得吃力。被选入统编教材的现代诗都非常经典,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体验现代诗的美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读出音律,感受节奏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和第三学段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可见,带领学生感受现代诗的节奏美,既是由现代诗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又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诗的节奏,即诗句间鲜明的停顿及抑扬,就像音乐中的节拍和旋律。朱光潜先生曾在《诗论》中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2]现代诗也不例外,它有自身特有的节奏。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全诗只有短短的四行,内容浅显易懂,想象非常奇特,极富童趣。诗中运用了“弯弯、小小、闪闪、蓝蓝”等叠词,诗行末尾押韵,加上句式特有的变化,使整首诗细细读来具有回环往复的节奏美。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歌的句式特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诗,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结构相似,都由两句话组成。其中,第一句都是陈述句,第二句都是疑問句,且第一句中还都穿插了一个破折号。这样的句式,把一个活泼、可爱,对远足充满兴奋、激动、盼望之情的孩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操作。
师: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们去秋游了。当你们知道要去秋游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我很激动,因为这是我上小学后的第一次秋游。
生:我也特别激动,秋游的前一天晚上,怎么都睡不着。
师:那你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我一会儿想那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会又想我终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痛痛快快地分享美食了。反正想了很多很多。妈妈催了我好几次,让我赶快睡觉,那样去秋游才会有精神,可我太兴奋了,实在睡不着。
师:你和诗人的感觉是一样的。请你来当当小诗人,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当当小评委?
生:她刚才读得特别好,她把“唉”这个词读得有点长,读出了叹气的感觉,而且她在读“唉”的时候,是摇着头、皱着眉毛的,让人感觉她很期待去远足,嫌时间过得太慢了。
生:她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了,让我感觉到她对远足的地方充满了期待。
师:你们真了不起,读得好,评得也好。让我们一起当当小诗人,读一读,读出句子的语气和节奏。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唤醒记忆,读出句式的变化,在诵读中感受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二、抓住意象,品悟意境美
“意象”是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它是现代诗的灵魂,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单独理解诗中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因此,在教学现代诗时,让学生找出诗中主要意象后,教师带领学生将意象放入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解读。
如针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溪边”这一片段,教师可以抓住“溪水”这一意象,进行重点教学,创设如下情境。
师:结合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溪水?
生:诗中第一句写道,溪水被当作了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我从“镜子”和“平静”这两个词中感受到溪水是静静的。
生:从溪水被当作镜子这一描述中,我还感受到溪水是清澈的。
生:这溪水是清澈碧绿的。因为溪两边的山林把水染绿了,所以溪水看起来是碧绿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水的清澈。
师:在这样的溪水边,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真想跳进这清澈的溪水中,感受一下这水的清凉。
生:我真想舀一碗这样的溪水,喝上几口。这水肯定是凉凉的、甜甜的。
生:在这样的溪边,我最想坐在遮阳伞下看书。累了,就看看这清澈、平静的溪水,看看小鱼、小虾在水里游动的样子。渴了,就喝上几口清凉的溪水。
生:我也想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去这条溪边钓鱼。哪怕一条鱼也钓不到,我觉得也是愉快的。因为这样静、清、绿的溪水,本身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有了对“溪水”这一意象的感悟,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就确定了。这为理解整首诗做好了铺垫。品味一首诗,如果能抓住一个主要意象,进行想象联想,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将现代诗分析得支离破碎,也不可觉得“这个重要,得讲;那个重要,也得讲”。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起到反效果。学生不但学得累,而且还会对现代诗产生畏难情绪。
三、找寻陌生感,体会想象美
一个平庸的诗人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而杰出的诗人则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体验过的感觉。正如雪莱所言:“诗剥去笼罩在世界隐蔽的美容上的面纱,使熟悉的事物变成仿佛不熟悉的。”诗人往往会在诗的内容和诗的语言上进行“陌生化”处理。[3]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诗人拉大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给读者带来了想象的愉悦感。又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中有这样一处:“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作者通过对行为的夸张描述,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体验。可以说,一首诗经典与否,往往体现在诗人对陌生化效果的处理上。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分别安排了两首诗《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在让学生感受了现代诗的节奏美和意境美后,教师进行了如下操作。
师:这两首诗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和我们平常的表述不同,想象很奇特,特别有新鲜感?
生:我觉得《秋晚的江上》一诗中的 “还驮着斜阳回去”特别有新鲜感。首先太阳是个大火球,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它根本就不能让人靠近。假使能让人靠近,它那么大,鸟儿那么小,也根本驮不起来。
生:我觉得“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也特别有新鲜感。这句话带给了我无穷的想象。本来是斜阳映在江上,而诗人偏偏告诉我们这是鸟儿翻动双翅,让斜阳掉在江上了。这样的想象实在是太有趣了。
生:除了刚才同学说的两处,我认为“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也特别有新鲜感。诗人用了一個“妆”字把芦苇和夕阳写活了。
生:《花牛歌》一诗中的“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很有新鲜感。“霸占”往往用在人身上,在这里竟然用在了白云上。我的脑海里瞬间就有了白云霸道又顽皮的形象。
生:“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一句中的“偷渡”让我觉得作者特别高明,既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又让人觉得太阳像个调皮的娃娃,趁花牛睡觉的工夫,悄悄地落山了。
案例中的“新鲜感”实际上就是现代诗中的陌生化效果。这两首诗中的陌生化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能快速地找出来。他们在学完这两首诗后,由衷地说道:“这两首诗写得真美,我还想找其他经典的现代诗读一读。”如果学生无法找到陌生化句子,或无法感受到陌生化的效果,教师则可以通过示范引领,给学生一些提示,或出示一个例句,带领学生分析感悟。
现代诗以其变化有致的节奏、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奇特的想象,吸引着无数读者。教学时,教师要有年段意识:低段以感受音律、节奏美为主;中高段以品悟意境、感受想象奇特为主。如果教师能从现代诗的文体特点出发,进行诗歌审美教学,学生定能感受到它的美,也定能喜欢上现代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光潜.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24.
[3]戴达奎.现代诗欣赏与创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8-12.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