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多维度评价、差距与解决方案

2020-04-10 06:56杨莲娜冯德连
江淮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

杨莲娜 冯德连

摘要: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国际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创新程度高、品牌价值高的企业。在对中国企业从多种维度进行评价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中国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品牌价值有较大提升。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企业还很少,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国际化程度低、技术创新不够等。因此,应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完善国际市场竞争手段。政府应该为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鼓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一流企业;全球竞争力;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1-0090-008

一、引 言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和企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逐渐登上世界舞台。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财富杂志历年发布的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出现了持续的增长,2016年上榜家数为110家,2017年为115家,2018年上榜120家,2019年超过美国达到129家。其中国家控股的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更是位居榜单的第二、四、五位。那么500强榜单上的企业就是世界一流企业吗?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够盲目地认为中国企业的规模大、销售额高就已经是世界一流企业了。虽然500强榜单中的中国企业数量远远多于日本、德国等国家,中国很多企业在相关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跑行列(如:高铁、电子通信等),但是在反映企业发展质量的相关指标上,中国企业明显落后,特别是在企业社会声譽及影响力上,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明确认识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如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探讨,不同学者看法也不尽相同。德鲁克在20世纪初提出“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理念,对当时以利润界定企业成败的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潘石和董经纬(2013)认为“世界一流企业”不只是单纯规模大、产值高的产业,也不是简单的具有一般竞争力的企业,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在核心素质、运营绩效和综合价值创造等方面,在其领域位于一等水平的企业。[1]可见,一流企业必须具有综合国际竞争力,能够不断自主创新,并将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支撑。[2-4]一流企业应该重视战略变革,发展独特竞争优势,为顾客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重视社会责任,拥有自己的软实力——企业文化。[5-6]除此之外,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完善的公司治理,也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特质。[7-8]Teece(2017)也提出企业保持国际一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的动态发展能力,尤其强调了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9]

可以认为,世界一流企业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企业规模大,要想成为世界级企业,首先要“做大”;二是企业效益好,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做强”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三是国际化程度高,这是企业具有国际影响力,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方面;四是企业创新能力强,品牌价值高。本文意在对中国企业作出多维度的评价,分析其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政策建议。

二、多维度比较与评价

这里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来分析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主要从企业规模、企业效益、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等四个维度来进行比较与评价。

(一)企业规模

使用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衡量企业的规模[10],并使用2018年财富500强的排名数据。由于财富500强的榜单按照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因此这个榜单就直接反映了各国企业的规模状况。把所研究的企业分为两组:第一组非金融类企业(主营业务为非金融保险的企业),选取在榜单中排在前100位的企业;第二组金融类企业(主营业务为金融保险的企业),选取在榜单中排在前50位的企业。研究结果见表1。

1.上榜企业数量

在非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34家,遥遥领先。中国上榜企业数量也达到了23家,日本10家。在金融类企业榜单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是最多的,达到12家,其次是美国9家,法国和日本都是5家。

2.企业营业收入

在非金融类企业榜单中,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1247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1235亿美元,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低于英国、荷兰、瑞士、美国、新加坡、韩国,但超过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企业营业收入排在第一位的为美国沃尔玛公司(5003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为国家电网公司(3489亿美元),其与沃尔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金融类企业榜单中,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820亿美元。排在第一位的为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421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922亿美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略低于美国、法国。中国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为中国工商银行(1530亿美元)。

3.企业资产总额

在非金融类企业榜单中,上榜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为2338亿美元。最高的为美国企业,达到3009亿美元。其次为巴西的一家上榜企业,其资产总额为2514亿美元。中国排在第三位,为2381亿美元,略高于全球前1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资产总额排在第一位的企业为美国的房利美(33455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中资产总额最高的为中国邮政集团(14226亿美元),与美国房利美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金融类企业榜单中,上榜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为13188亿美元。最高的为日本,达到17392亿美元。其次为中国的17097亿美元。美国企业排在第三位,为13413亿美元。企业资产总额排在第一位的为中国工商银行(40060亿美元),远高于世界前50强的平均资产水平。

综合来看,中国企业的上榜数量在全球比较中处于靠前的位置,企业资产总额在全球比较中也表现较好,尤其是金融类企业的上榜企业数量与资产总额情况,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营业收入在全球比较中居于中等水平,但金融类企业的表现好于非金融类企业。

(二)企业效益

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规模做大,更要追求高质量的发展,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这里使用企业利润总额、净利率与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效益的状况。仍然选取两组企业:非金融类企业和金融类企业。研究结果见表2。

1.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非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企业平均利润总额为58.6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表现较差,平均利润总额只有29.9亿美元,远远低于大部分国家上榜企业的利润。中国上榜企业中表现最好的是华为公司,其利润为70.2亿美元,但其盈利水平仍然低于美国和韩国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更远远低于同行业的苹果和三星的利润水平。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上榜企业平均利润总额为91亿美元。最高的为中国,平均利润额达到161亿美元,尤其是中国工商银行,其利润达到423亿美元(仅仅低于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49亿美元的利润水平)。

2.净利率

净利率也称为净利润率,反映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值,企业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从营业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非金融类企业榜单中,各国企业平均净利率为4.59%。美国康卡斯特电信公司的净利率达到26.9%,居各国企业之首,美国威瑞森电信公司的净利率也达到23.9%,韩国三星电子的净利率为17.3%。中国上榜企业表现较差,平均净利率只有2.84%,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大部分国家上榜企业的净利率水平。中国上榜企业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移动通信,其净利率为9.9%,但其盈利水平仍然远远低于美国通信企业的盈利水平。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各国企业平均净利率为10.4%,中国企业排在第三位为17.0%,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率达到了27.7%,居各国企业之首,中国建设银行的净利率也达到了25.9%。中国上榜企业的净利率表现非常好,高于美国金融类企业的净利率(11.8%),也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3.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的含义是每单位资产创造的净利润。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非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各国企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为3.48%。美国Alphabet公司达到19.4%,韩国的三星电子达到13%,苹果公司也达到了12.9%。中国上榜企业表现较差,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有2.27%,远远低于大部分国家上榜企业水平。中国上榜企业中表现最好的是太平洋建设集团,其资产收益率为5.6%。金融类企业的榜单中,各国企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为0.7%,远远低于非金融类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这主要是由于金融类企业相对庞大的资产规模所导致的。全球上榜企业中表现最好的是美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其资产收益率达到了6.4%。中国上榜企业表现一般,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有0.9%,略高于全球上榜企业的平均水平。中国上榜企业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其资产收益率为1.7%。

综合来看,金融类企业的利润总额、平均净利率水平远远高于非金融类企业。中国金融类上榜企业的表现非常抢眼,平均利润额、净利率远远高于大部分国家上榜企业的利润。但中国非金融类企业的效益情况比较差,所选的三个指标中,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三)国际化程度

1.非金融类企业

这里选用海外资产规模和跨国指数(TNI)来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跨国指数由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开发,具体计算公式是: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 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 *100%。跨国指数反映企业境外经营活动的经济强度,跨国指数越高,企業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目前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跨国指数集中在30%~60%之间,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对于非金融类企业,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对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按照企业国外资产占总量进行排名。各国企业比较情况参见表3。

(1)上榜家数。按照海外资产排名的跨国企业(非金融类企业)100强中,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20家,遥遥领先,英国、法国也分别达到了14家和12家。而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只有6家(包含台湾和香港企业在内)。

(2)海外资产规模。榜单中企业平均海外资产额为901亿美元。英国企业的平均海外资产额为1073亿美元,居各国之首。德国企业也达到976亿元,排在第三位的美国企业为920亿美元。中国上榜企业的总体海外资产规模偏小,只有764亿美元,没有达到全球的平均水平。

(3)跨国指数。榜单中企业平均跨国指数为66.1。荷兰的电信巨头Altice NV跨国指数达到94.7,卢森堡企业ArcelorMittal的跨国指数达到了85.5。英国上榜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达到83。相比之下,中国上榜企业平均跨国指数只有56.7,处于较低水平,如海航集团、中远集团的跨国指数只有50左右,而腾讯只有41,中海油只有23.2。

2.金融类企业

这里使用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全球金融类企业50强,按照GSI指数进行排名的榜单。分别比较各国上榜企业的GSI指数、国际化指数、东道国数量(见表4)。GSI指数是联合国贸发会议使用的衡量金融类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

其中,外国实体机构数量/实体机构总数量又被称为国际化指数。

(1)GSI指数。榜单中企业平均GSI指数为39.3。德国安联保险GSI指数为80.1,在全球居首;法国尽管只有2家企业上榜,但其GSI指数比较高,平均为65.9,法国巴黎银行达到66.7,在全球排名第三;中国上榜企业数量为3家,GSI指数平均为30.0,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中国GSI指数最高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为41.0,在全球排名18,中国GSI指数最低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为21.9,在全球排名48。

(2)国际化指數。国际化指数比较方面,最高的国家是卡塔尔,其只有1家企业上榜(卡塔尔国家银行),国际化指数达到91.3(卡塔尔国家银行实体机构总量只有23家,其中21家分布在海外)。其次是荷兰,荷兰也只有1家企业上榜(荷兰国际集团),其国际化指数达到84.2(荷兰国际集团实体机构总量只有57家,其中48家分布在海外)。瑞士的国际化指数平均达到83.1,瑞士的苏黎世保险集团的国际化指数是全球最高的企业,达到95.5。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指数平均只有54.1,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表现最好,其实体机构的总数是40家,其中32家分布在海外,国际化指数达到80。

(3)东道国分布数量。东道国分布数量方面,法国企业表现最好,其上榜企业平均的东道国分布数量达到65个。德国的安联保险分布在全球76个东道国,是全球分布最广的金融类企业。中国企业东道国分布数量平均只有17个,中国工商银行只分布在21个东道国。

综合来看,不论是非金融类企业还是金融类企业,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表现都较差,在所选指标的国际比较中,中国企业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大部分企业起步较晚,国际化经营的时间还比较短。

(四)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

1.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专利产出则是企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11]。这里使用三个指标对各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R&D投入总量,每千人研究人员数量,三元专利总量。选取日本、德国、美国以及欧盟28国、OECD国家,分别与中国进行对比。结果见表5。

可以看出,中国与其他样本地区相比,在R&D投入总量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从2011年的2428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4102亿美元,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远远高于日本和德国,也高于欧盟28国的投入量。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在每千人研究人员数量的对比上,中国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样本地区,2016年中国每千人研究人员数量只有2.2人,而德国则达到了10人。在三元专利总量方面,2015年中国只有2889个,其他国家则远超中国,如德国达到17361个。

2.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的高低可以直接衡量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品牌价值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知名度和显示度的有效手段。这里使用WPP发布的“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100大品牌总价值为4.4万亿美元,美国有55个品牌上榜,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中国有15个品牌上榜(见表6)。

平均品牌价值方面,美国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为554.1亿美元,不仅数量遥遥领先,而且品牌价值也是各国企业之首。谷歌和苹果两大品牌的价值都超过了3000亿美元。亚马逊和微软的品牌价值也超过了200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前10的品牌中,美国品牌占到8席。中国企业的平均品牌价值达到429.3亿美元,不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价值,都居全球第2位。中国品牌腾讯和阿里巴巴进入了十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腾讯的品牌价值1789.9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品牌价值也达到了1134亿美元。

综合来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平均研发投入水平低,在全球获批专利的数量严重偏少。但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在近年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三、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

(一)企业规模较大但企业效益有待提高

中国大企业偏好于追求规模的扩张,但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比较忽视,这也导致出现了一大批大而不强的企业。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会分散企业有限的资源,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导致企业不重视技术的创新与人力资源的积累,减少对科研的投入。财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上榜数量的逐年增加,也说明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呈现了持续的增长。但在企业效益方面,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除了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是中国移动、腾讯和阿里巴巴,显示出在行业分布上非常集中的局面。而作为中国经济支柱行业的制造业企业,企业的盈利能力非常不乐观。整体而言,中国非金融类企业的平均利润、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与财富500强企业相比差距明显;金融类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较高,尤其是在平均利润、净利率等指标上表现突出,远远高于上榜企业的平均水平。

(二)国际化进程加快但国际化程度偏低

2005年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有69亿美元,2016年则增长到1962亿美元,2017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下降到1583亿美元。当前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方面在全球排名第3,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开始加快,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根据UNCTAD的数据,2017年中国企业涉及的跨国并购金额达到了1309亿美元,并购数量达到317起。尽管如此,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仍然偏低,平均来讲,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雇员占比,这几个指标中国企业的水平都比较低,远远低于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

(三)品牌价值获得提升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拥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在企业品牌价值方面,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中,中国有15个品牌上榜,远远低于美国的55个。中国企业不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价值,都与美国相距甚远。中国品牌中仅腾讯和阿里巴巴进入了十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中国首次进入前20名,位列第17。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中国企业的研发强度在不断提高,但在国际上获批专利的数量仍严重偏少。

(四)中央企業发展较好而民营企业发展不足

中央企业在我国拥有较特殊的地位,也拥有国家大量优惠政策与资源的支持。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队”,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数据,2003—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由2003年的185户减少到2017年的98户。通过重组整合,国有资本向关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2018年49家中央企业入围财富500强,在中央企业总数中占比50%。相比较而言,民营企业发展欠缺,主要表现在:企业竞争力不强、治理结构不健全、融资难、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技术创新缺乏动力等。中国已有部分民营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在人才、品牌、文化、商业模式等方面,特别是创新能力、标准话语权、国际公认度等方面,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仍然为数不多。

四、解决方案

在当前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拓展核心业务。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

企业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技术创新而言,世界一流企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要有引领性、前瞻性、领先性,能够持续支撑自身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显然,这就依赖于企业拥有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不断掌握前沿技术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引领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然,要保持这种技术的领先地位,企业也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并支撑企业在所属行业处于世界第一方阵。制度创新是世界一流企业非常重要的软实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治理体系完善和管理创新方面,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榜样和示范。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一流企业往往致力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降低运行成本,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持续高效地提升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这样就能不断克服大型企业组织的弊端和惰性,使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得以在企业内部的日常经营中不断涌现出来。

(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该通过追求长远价值和良好声誉,以发展型战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传统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在既定环境条件下创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匹配性,进而形成独特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型战略具有“半固定式”的战略导向特征,遵循演化性、平衡性、渐进性这三项基本原则,可以做到有意识地按照环境变化方向和节奏改变自身活动中的资源配置。要围绕核心资源来搭建与调整业务架构,其主要产品或服务,始终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推行紧密化的集团管控。集团化是大企业迈向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的必经之路。适度实施多元化经营,始终确保企业内部能力的变化和外部市场机会的变化趋向相匹配。

(三)完善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要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第一,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的监管模式,解决当前对外投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与制度性问题。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开展。第二,要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对外直接投资按照“鼓励发展+负面清单”进行管理。这有利于有效引导境内投资主体预期和行为,进一步便利境内投资主体开展对外投资。第三,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便利化,强化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引导企业高效利用商务部的“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共用。第四,加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对海外投资环境的研究,帮助企业了解东道国的投资环境。通过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合作协定,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创造稳定透明的外部环境。

(四)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018年以来,中国持续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将为中国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进来”与“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的活力。应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尤其在减税降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推动实施竞争政策,竞争政策是中国基础性的经济政策,要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性行为,防止市场垄断。关注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改善,让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成为平等的市场化竞争主体。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实施了很多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但也应看到,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仍然比较落后,在开办企业、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方面的表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应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的外资政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参考文献:

[1]潘石,董经纬.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国际“一流”企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2):90-97.

[2]COSTINOT A.On the Origi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77(2):255-264.

[3]CHEN D,PARK S H,NEWBURRY W.2009.Parent Contribu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4(30):1133-1156.

[4]黄群慧,王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国际经验与中国情境”[J].中国工业经济,2017,45(11):5-25.

[5]李泊溪.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2,34(10):25-37.

[6]张文魁.世界一流企业八个特征[J].港口经济论坛,2012,13(2):26.

[7]黄群慧.未来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7,39(60):18-20.

[8]李鹏飞.“GREAT”标准铺就世界一流企业之路[J].国资报告,2017,4(12):6-28.

[9]TEECE D J.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C].Globalization,2017:105-129.

[10]高玉婷.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维度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16,40(9):116-125.

[11]赵昌文,等.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全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44-49.

(责任编辑 吴晓妹)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网络组织对技术创新的贡献
技术创新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创业投资模式下的两类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