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平
摘 要:函数图象的解读,历来是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以一次函数图象中的行程问题为例,揭示了解读这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函数图象;行程问题;解读
与函数图象有关的题型,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解读函数图象,获取其中有效信息,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初中生由于生活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解读图象信息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笔者以一次函数图象中的有关行程问题为例,谈谈如何解读这类函数的图象.
1 坐标系中只有一个函数图象
解读这类函数图象,首先必须搞清楚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明确自变量和函数;其次要通过观察图象,理清函数随着自变量取值的增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 路程是时间的函数
在有关行程问题的一次函数图象中,最常见的就是路程是时间的函数.当速度一成不变时,图象是一条射线,学生比较好理解,这里不作解读.需要给学生解读的是其中速度有所改变的一类.
例1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期中试题)小英每天骑车上学校,都是先上坡后下坡.小英行驶的路程y(单位:m)与行驶的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若从学校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与去时相同.求出小英从学校回到家的时间.
解读 题目中所有的信息都在图中.正确解读图象信息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横轴表示小英从家行驶到学校的时间,纵轴表示小英行驶的路程.图中两条线段反映了路程随时间的变化不是一以贯之,而是分两个部分的.
第一部分,小英骑车20分钟,行驶了2000米,这段路是上坡路,可算出其速度是100米/分钟;
第二部分,小英骑车24-20=4分钟,行驶了6000-2000=4000米,这段路是下坡路,可算出其速度是1000米/分钟.
返回时,原来的上坡路变成了下坡路,而原来的下坡路变成了上坡路.根据“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相同”,可算出返回的时间为:4000÷100+2000÷1000=42分钟.小英从学校回到家的时间是42分钟.
本题中行驶的路程是行驶时间的函数,简单明了,学生易于解读.如果两车(或两人)之间的距离是时间的函数,这种类型的函数图象,初中生解读起来往往就有些困难的了.
解读这类函数图象,有时用方程(或方程組)较方便,有时用函数图象解决方便,两种解读方法都要向学生介绍,给学生解题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
(收稿日期: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