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蒋 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216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严重心血管疾病,属于一种特殊冠心病,疾病多发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危险性较大,临床上一般采用介入治疗[1-2]。但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而且还伴有术后再狭窄现象。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出现,临床研究发现,在适当阶段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其效果会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3-4]。我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应用瑞舒伐他汀,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12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服用药物,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A组男女比例为18∶13,年龄45~62岁,平均(53.8±2.7)岁;B组男女比例为19∶12,年龄44~65岁,平均(53.5±2.8)岁;C组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42~64岁,平均(53.6±2.7)岁;D组男女比例为18∶13,年龄44~66岁,平均(53.7±2.5)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5]。 (2)年龄>40岁。 (3)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详细阅读本次研究相关内容,知晓每个实验步骤,主动配合实验进行。 (4)实验全程符合道德伦理,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患有恶性肿瘤。 (2)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史。(3)精神障碍。
1.4.1 A组 术前服用安慰剂,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H20112346,10mg/片),剂量为10mg/d。持续服药半年。
1.4.2 B组 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剂量为10mg/d。持续服药半年。
1.4.3 C组 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剂量为20mg/d。持续服药半年。
1.4.4 D组 术前服用8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剂量为20mg/d。持续服药半年。
比较四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白介素18(IL-1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7]:显效:临床表现消失,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表现好转,生理指标明显改善,趋近正常水平。无效:临床表现未好转,生理指标仍处于异常。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t检验,多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服药前,四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C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四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A组、B组、C组和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70.97%、90.32%和74.19%,C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四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表1 四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
表2 四组患者服药前后IL-18和hs-CRP水平比较(± s)
表2 四组患者服药前后IL-18和hs-CRP水平比较(± s)
?
表3 四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9],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不足,少数患者发病由非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所致。冠状动脉和心肌在供血途径中出现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无法满足心肌需求,会导致心肌缺氧、缺血,造成心绞痛。从以往病例中可以发现[4],血脂异常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此时患者体内出现炎性因子,如IL-18等。IL-18是一种特殊炎性因子,其通过诱导作用,使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γ干扰素会促使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同时IL-18还会刺激单核细胞,使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改善单核或者巨噬细胞表达,使其生成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影响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10]。为在短时间内使患者摆脱危险,会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但如果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过高,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1]。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一定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小板聚集,在一定程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12]。
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13-15],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稳定性有直接关联,当出现局部斑块破裂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在调节血脂的治疗中,他汀类药物是调脂中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除明显降脂效果外,还可以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同时可以稳定松动斑块,促进免疫调节。瑞舒伐他汀进入人体后,作用于肝脏,在自身选择性作用下,能够抑制肝脏内胆固醇合成,防止出现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脏脂蛋白生成,增加LDL-胆固醇受体表达,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再者,体内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快速下降,提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血浆脂质,降低血管内膜肥厚程度。hs-CRP是人体炎症反应标志物,也是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会直接进入血管内皮,诱发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发展和预后有一定关联,而且在整个发病过程中,hs-CRP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进行hs-CRP检验,能够较好验证斑块稳定性;IL-18是一种多效能炎症因子,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速率,使斑块稳定性降低,更加容易破裂,导致心血管缺血风险发生。本研究表明,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可以很好降低患者血脂,而且服药后效果明显。同时,如在术前服用一定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确保介入治疗安全性,而通过研究证明,在术后持续服用瑞舒伐他汀的过程中,大剂量效果明显较好,并且证明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抗炎症效果。但本次研究中存在一定缺陷,如研究时间较短、样本纳入数量不足等,想要进一步确认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远期疗效,还需增加研究对象数量,延长实验时间,开展新一轮实验。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并与术后按照20mg/d的剂量口服,可以显著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脂,整体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