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洛斯理论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研究

2020-04-09 08:26李安娜何晶华蒋少华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

李安娜 何晶华 蒋少华

摘 要:随着老龄化现象加剧,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地方要关注并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背景下,农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守老人现象。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是时代发展路程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原理,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状况,还取决于非经济条件。因此,从留守老人的内在需求探索解决方案。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相关结论和互助养老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精准脱贫;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互助养老机制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并且计划将于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但是基于农村的经济和教育不发达因素的考虑,仍有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也就是说,农村长期居住人口多以儿童和老人为主,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留守现象。当前中国社会趋向于老龄化社会,留守老人是农村的重要组成群体,老龄化现象逐步加剧的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相关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1]。在此背景下,十九大也提出要注重各地方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其中大约60%以上的老年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呈现出迫切被解决的局面[2]。因此,本文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问题的分析中,从老人的生命、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是国内外存在的共同现状,也就是说,国内外都存在着留守老人的相关研究问题。国外学者多从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精神状态和经济现状加以研究。戈尔斯坦(Goldstein)和比尔 (Beall)提出年轻人外出满足老年人需求外,降低了老人的幸福感[3]。克诺德(Knodel)和沙恩迪恩加 (Saengtienchi)等认为年轻子女外出工作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4]。米提尔德(HelenB. Mitiades)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支持来自于其子女,但子女的外出工作会导致留守老人缺乏精神陪伴 [5]。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现象逐步加剧,国家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之后,进一步关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积极鼓励相关学者研究各地方的留守老人需求。国内学者多以外部因素对留守老人的影响进行研究,极少部分学者研究留守老人的内部需求。也就是说,国内学者缺乏对留守老人的内部需求和外部因素相结合的问题探索。早期,李靖提出“民工潮”背景下,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发现留守老人的经济和医疗卫生状态不容乐观[6]。罗洪菊和罗红敏在社会制度上对农村养老的困境进行探析,在较长时间内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7]。任婷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用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研究中,在政府、农村社区、社会及家庭四个支持层面,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评价得分处于较低水平,养老支持目前只达到起步阶段水平[8]。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更多学者研究侧重于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外部影响因素,探究其年轻子女外出对留守老人带来的各种影响,部分学者从社会和政府的机制政策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影响。也就是说,学者多从外部出发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忽略了其内部需求的相关研究。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了解到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经济状态,还取决于个人尊重和社交等社会需求满足度。因此从农村留守老人的内在需求来分析他们的养老问题及福利状态,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问题。

三、调查范围和研究方法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迁移,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安徽亳州利辛县作为研究对象。安徽亳州利辛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初步调查发现其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转移到城镇和发达地区。所以课题小组随机选取了利辛县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结合实地访问了100位农村留守老人。其中男性为56人,女性为44人。60~70岁之间的老人有39人,70~80岁之间的老人有43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9人。其中,98位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仅有2位老人接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农村留守老人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导致老人对自身的认知不足,留守老人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调查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根据马洛斯理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理、 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面进行指标体系和问卷的设计。各需求层次指标选取见下表1。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从食物支出、饮用水、住房现状和医疗水平四个方面进行反映。生理需求得到一定水平的满足,安全需求对于留守老人而言是具有必要性的,从安全教育、身体状态、养老方式倾向三大方面探索。留守老人在家比较孤独,对于社交需求有所增加,本文从子女年访问次数、公共设施条件、亲友聚会次数三大方面表现。人们在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满足时,会更加的追求社会尊重和生活体验,本文分别从对老人的评价和老人的生活锻炼学习习惯进行研究。

四、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层次分析

(一)生理需求

生活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首先從食物需求分析,恩格尔系数代表是食物支出情况,恩格尔系数达到59%列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有,小于30%为最富有。调研的100位留守老人当中有67位处于贫困,恩格尔系数高达90%以上,11位老人处于温饱,16位老人处于小康,6位老人处于富有状态。从调查来看,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食品支出占生活费的比例过高。少部分农村留守老人食品支出较少,但在药物维持健康方面花费较大。极少数农村留守老人有富裕可自由支配的生活费。并且在饮用水方面,老人们表示从井水到自来水的全覆盖,生活用水十分便利。从住房条件来看,留守老人居住在子女住宅的有70人,其中居住楼房的有63人。留守老人居住砖瓦房的有37人,多为独居在自己的老宅子。老人都满意自己的住宅条件和面积,由于国家政策的照顾,老人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修建新房子,根据调查,留守老人对居住的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老人都有医疗保险,老人们表示年纪大了生病是避免不了的,医疗保险是可以给予一定补助,所以就由自己或者子女为她们购买了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卫生所的设置,老人们表示一个村一个卫生所,但是村庄面积大,卫生所的数量太少,距离太远,并且表示卫生所的医疗条件有限。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利辛县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是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是在卫生所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安全需求

留守老人的安全需求是需要关注的,首先在安全教育方面,老人们表示并不会有日常的安全常识教育。其中,有82位老人身体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18位老人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的老人年龄偏小。老人们表示无论身体健康与否,都希望由子女赡养,渴望得到子女的陪伴。因此,可以看出老人的安全需求程度较高,满意度较低。

(三)社交需求

老人的社交需求可以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留守老人最渴望的是子女的陪伴,但通过调查发现100位留守老人中有94位老人的子女一年只访问一次,时间都为过年期间,有6位老人子女一年访问两次。关于农村公共设施条件,老人们表示没有公共娱乐的场所,留守老人每天都聚集在家门前谈话。农村缺少公共的娱乐设施,老人们严重缺乏子女的陪伴,但在亲友方面的交流较为频繁。

(四)尊重需求

在老人对自身评价方面,留守老人自我评价良好的有42人,自我评价一般的有49人,自我评价较差的有9人。通过与老人的交谈,部分老人表示没有得到较高的尊重。其中,33位老人认为得到较高尊重,49位老人认为得到一般尊重,18位老人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调研结果表示,留守老人自我评价良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对他人贡献程度越高,得到的尊重越高。在与一位曾担任村干部的老爷爷交谈过程中,老爷爷表现得十分自信,并且其村友在很多方面都十分尊敬和信赖他[9]。

(五)生活体验需求

自我实现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本文从留守老人的生活体验方面进行探索。调查结果显示,13位老人具有锻炼习惯,6位老人具有学习习惯,仅有8位老人每年进行旅游。具有学习习惯的老人为知识文化较高的群体和担任一定的基层干部职位,进行旅游的留守老人为经济富裕的人群。研究发现利辛县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体验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其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有些一定的联系。

五、结论和建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根据马斯洛理论,从农村留守老人的五大层次需求了解老人养老的真实需求和现状,促进问题的解决。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进农村卫生所设置

积极建设农村卫生所,根据村落面积大小设置卫生所个数,提高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帮助留守老人解决看病距离远难题,优化看病环境。

(二)加强老人安全教育

通过农村的“大喇叭”设置,硬核教育的方式,向留守老人普及日常安全知识,加强老人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当前诈骗集团喜欢诈骗老年群体,通过保健品等方式诱骗老年人上当受骗,甚至会危害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农村应该积极有效的利用大喇叭资源向老人普及安全教育。

(三)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有限。当地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政策鼓励农村青壮年回乡创业,帮助其发展农村经济[10]。在精准脱贫之后做到不返贫,要求农村要有一定的产业脱贫,带动生产,挽回农村大量流失的劳动力,促进子女留在老人身边,增加老人安全需求。

(四)完善农村公共娱乐设施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娱乐设施的建设,促进留守老人参与到娱乐活动中,增加其社交范围,同时满足其社交需求,提高其生活幸福感。

(五)推动互助养老机制

农村是一个聚集性活动区域,通常一个村庄的人们都有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无法做到满足所有家庭,尤其是近年来家庭孩子减少,子女压力更大,农村经济无法满足子孙三代生存,家庭养老的困难度越来越高,并且老龄人口数急剧上升,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大,单依靠社会养老是不行的。然而,互助养老在农村文化中具有良好的基础[11、12],老年人的养老总负担越来越大,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机制,结合部分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于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忠,唐亚林.基于马斯洛理论的农村留守老人需求问题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06):59-65.

[2]赵成云.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模式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30+33.

[3] 杜娟、杜夏: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的探讨[J].人口 研究,2002(2)

[4] KNODEL J,SAENGTIENCHAI C.Rural parents with urban children:Soci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migration for the rural elderly in Thailand[J].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 2007,13(3)

[5] MILTIADES H B.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an adult childs emigration on non-immigrant Asian Indianelderly parents[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2002,17(1)

[6]李靖.農村留守老人亟待关注——对安徽省枞阳、桐城等地318户老人的调查[J].中国乡村发现,2006(01):110-113.

[7]罗洪菊,罗洪敏.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运行困境探析——以贵州为例[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00):260-266.

[8]任婷.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的模糊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9(07):32-33.

[9]熊慧琦.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国家级贫困县留守老人的需求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2019(09):148-151.

[10]李茂松.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3):82-84.

[11]普长辉.乡村留守老人家庭养老关怀困境和孝道延续路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30):30-31.

[12]赵成云.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模式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30+33.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分析—基于安徽亳州利辛县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201910378097)研究成果,指导老师:蒋少华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
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脱贫作用
云南省整乡推进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之主策
IFAD中国项目精准脱贫绩效评价:基于农民人均收入视角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大数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应用及实践创新
精准扶贫视角下中日社会救助制度比较
“十三五”时期四川脱贫攻坚构想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