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课程改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20-04-09 08:17刘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7期
关键词:皮影戏课程改革思维导图

刘婷

【摘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皮影戏,我们要结合多种思维方式来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化学科,在课改中值得推敲与深思。

【关键词】  皮影戏 课程改革 学科大融合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074-02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文化或是技艺的学习及传承过程。把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宏观上,不仅是学科间的融合,学科体系间的整合,课程更加凸显文化底蕴,内容更加综合全面,人文性更强。微观上,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的不同形式与元素,作为校本课程,包含传统文化的特色教材,开展传统特色的活动教学等,工具性更强。传统文化的种类丰富多样,所以我选取了皮影戏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贯穿各个学科,用一种创新的思维,开启课改之旅。

一、皮影戏中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的兴趣开端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通过声音、画面、动作等多种形式展现。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课程改革中,如何对皮影戏这一形象戏剧的兴趣换化成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能力是关键,学生们要运用多种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音乐能力、肢体动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概念等。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相关联的。同样迁移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课文《西游记之猴王出世》学生们通过自己看和动手演,丰富了课文的內涵。学生们把自己想象成那只顽皮机灵的石猴,而老师用质朴的语言教授吹胡子瞪眼等技巧,更加深了对语感的把握。还用皮影戏演绎了《大闹天宫》、《猴王保唐僧》、《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等。而在英语舞台剧的表演中,用英语的口语表达,剧本是最经典的成语故事谚语等。大大的增加了文科类学习。学科进行大融合,也可以进行综合课程的教学。用皮影戏不仅仅是双语教学,还可以融合音乐国粹京剧,动作融入本土特色巫家拳拳法棍法。各种学科大融合。综合性更强,知识面更广,内涵更丰富。

二、皮影戏中的配音是基于课程改革下的口语交际

《朗读者》这档节目很受欢迎,其中朗读者的语言魅力俘获了大批粉丝。这属于语言能力的一个范畴,可是在生活中通俗的说我们是对话,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在皮影戏中是一个故事、是一段情节、一番对话。我们需要交流更需要默契,要知道前者说完我们要说什么,那就需要训练。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让孩子们对照目标与方法来练习与提升口语交际。

陶行知曾提过解放儿童的嘴,也就是鼓励大胆的说、自由的说,拥有了自信,说的训练也就游刃有余了。而口语交际是可以渗透各个学科的,每个学科都少不了口语交际表达。

三、皮影戏中的编剧是课程改革中阅读与写作的衍生

人们常说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我们需要积累与沉淀,需要知其所以然。皮影戏中的编剧,看似简单却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编剧不是胡编乱造,需要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等因素。为了编好一个剧,让学生们先从模仿开始。阅读名著仿写名著。我们开展一次原创皮影戏大赛。可是必须自己编剧,时间是三个月。同学们听了都不敢相信怎么要这么久的时间准备了。用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我分配了任务,组长统筹时间和布置任务反馈,组员撰写修改与收集资料,每个组都自己设计要求我问为什么,异口同声说:我们只有了解的多收获才多。我让每个组每周总结反馈情况,其中有以下问题:1.如何把自己阅读的内容换化成自己的特色?2.写作时总是不能突出重点?3.写作中的思维导图如何写?而我不是急着回答解决办法,先让他们自己各组交流。这也是口语交际的提升,更是对活动的一种思考。我让学生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围绕关键词与拓展进行发散。

通过学生们自己讨论列出的思维导图,让他们更加清晰如何解决问题。学习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与方法。学习写作与阅读也不只是书本更是掌握技巧和坚持的品质等。在学生们经历了开心的筹备、期间遇到问题、提出问题与质疑、想办法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一系列过程,从这些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又培养了写作与阅读的习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本领。我们是要在简单的方式中学习所要学的技艺。写作与阅读不仅仅运用一个学科,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音乐里的写词作曲,以及理解名人音乐家的故事背景等都离不开我们的阅读与写作。

四、皮影戏中的系列活动是课程改革的新势力

针对皮影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编剧社团、皮影制作社团、皮影乐器社团、皮影歌唱社团等,不同的社团分工不同,把一种传统项目分细进行微观上的调控。用皮影戏的方式进行如下活动:小小传承人开学典礼、英语话剧表演,展览会,朗诵比赛,故事比赛,数学竞赛、科技小发明比赛,音乐说唱比赛……同样皮影戏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可以举一反三,进行不同传统文化的微观分解。在课堂上,也可以加入这些活动元素,使课堂更加具有传统韵味。

五、皮影戏中的创新是课程改革后的大综合

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皮影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坚持原创、发挥想象。从一台完整的皮影戏节目我们可以分成四个方面:一是背景的制作,这里涉及到信息技术课程,我们通过运用电脑制图,制作PPT.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二是皮影人物制作,因为条件的问题我们这里制作的是纸影戏道具。需要创意美术手工,不仅是画出这些惟妙惟肖的人物,我们用硬纸来裁剪,用长细棍和大头钉连接。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道具做点缀。三是配音与配乐,这里需要语文与音乐的结合。人物口语的表达揣摩角色的心理、语言等,歌声与乐器的共鸣。四是编剧,也就是语文与信息技术化的结合,可以通过记事本这一软件把所写剧本保存与修改。通过语文的写作与阅读积累故事素材。进行创作。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犹如陶行知所说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等。

在各类教学中,我借用皮影戏这一非遗让学生们放开自己的思维,渗透各个学科,进行综合课程学习。又学了语文学科中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等又学会了音乐素养、美学欣赏、德育体验、体育能力、科学思维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一种爱国情怀,一种不忘本不忘根的热忱。

何为课改。不是单纯的一种课程改革,而应该在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的前提下,更多的是一种大胆尝试与创新。课改中,各个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每个学科可以互相综合。在每种课程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每个学科可以融合。进行综合教学。在课堂上加入活动式传统文化教学,按照特色校本教材。全面进行。在课改下,做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下,做具有特色的课程改革。

此论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TJK016AJJ011《湘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进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魏新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63.

[3]王宗海.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皮影戏课程改革思维导图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