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杰
摘 要 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力量源泉、为提升公众素质提供完美借鉴、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精神动力;但也面临部分人对革命文化存在认知偏差、革命文化自身影响力的式微、革命文化传播进程中遭遇扭曲等挑战;可以从加大对革命文化相关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监管力度维护革命文化的神圣尊严、拓宽渠道加大革命文化传播力度等方面着手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 弘扬文化;革命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民族的永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自信。十八大以来,党的高层多次走访革命老区,指出要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优秀文化,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力量源泉,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确定的目标任务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精神支撑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革命文化的自信,坚持用革命文化铸魂育人。
1 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大意义
1.1 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党,但也要戒骄戒躁,不能满足于眼前取得的胜利,而是要继续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努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纵观人类历史,政权频繁更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痛失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最善于总结国内外、党内外过往及当前的经验教训,鞭策自己从严治党、全面治党,实现长期执政。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屡出大招、奇招、管用的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党进行全方位刮骨疗毒,彻底清除附着在党肌体上的毒瘤,成效明显。革命文化所蕴含的不怕牺牲、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等重要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党员提高思想觉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从而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力量源泉。
1.2 为提升公众素质提供完美借鉴
人区别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示就在于精神追求,人生要有意义、有价值,必须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追求。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追求物欲快感等。如何坚守底线、净化心灵、培养合格公民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治组织,共产党员是先锋队员,因此,党的形象就是社会的风向标,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旗帜。革命文化蕴含的信仰坚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重要精神对于改善党的形象、塑造党的灵魂、永葆党的活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纠正当前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风气的好转,必然为公众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氛围,所以,革命文化为提升公众素质提供了完美借鉴。
1.3 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孜孜以求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顽强拼搏、敢于担当、不畏艰难、极具韧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判断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不能仅看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也要看是否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才是根本的竞争,它主要体现为无形中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渗透,最终实现文化的领导。我国历史的发展很好的說明了这一点,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最终无一例外地都融入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这足以证明中华文化实力之盛。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2 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面临的挑战
2.1 部分人对革命文化存在认知偏差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但在现实中,一部分人却认识不到其价值,甚至产生怀疑、否定的心理认知。有人从斗争的角度狭隘理解革命文化,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革命文化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是和平时期,再提革命文化不合时宜。这种理解显然是肤浅的,一方面,革命文化不仅仅包括斗争,也包括建设、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弘扬的革命文化,偏重的是精神要义,是价值观的引领。近年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风,一部分人打着理性反思、重新评价等旗帜,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党的历史、军队的历史,歪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丑化英雄的形象,影响非常恶劣,严重破坏了革命文化向心力的形成。
2.2 革命文化自身影响力的式微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全社会注意力的焦点更多的是经济,在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个人努力下,经济发展成就喜人,但相应的却忽视了文化的发展,结果导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条腿的不匹配。总体来看,文化的影响力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革命文化也一样,在文化发展备受轻视的大背景下,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革命文化影响力的式微,一方面是因其吃苦耐劳等核心理念与当今社会追求享受的快感难以对接,致使革命文化的生存根基遭到破坏,理念与现实难以融合,革命文化的高大上不容易被纵欲社会的低俗追求所接纳;另一方面,革命前辈的信念坚定、高风亮节、牺牲奉献等表现与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的表现反差太大,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贪污受贿,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力的式微,不利于革命文化的弘扬传播。
2.3 革命文化传播进程中遭遇扭曲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中国人。当前,我国有8亿多网民,他们主要通过网络接收信息,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即时快捷的特点,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庸俗化,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点击量就是一切,一些网络平台为了增加流量,通过断章取义、无中生有、瞎编乱造等手段,戏谑革命人物、歪曲革命历史。为了迎合部分人的低俗口味,影视剧也表现的无节操、没下限,如手榴弹炸飞机、裤裆里藏雷、手撕鬼子等夸张、荒诞、离奇剧情屡现荧屏。凡此种种,不仅是对杀身成仁的革命前辈的亵渎,也对当今国人毫无教育意义,还损害了革命文化的神圣性。近年来,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各地都深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但有些地方却娱乐革命文化,不断推出极具争议的所谓体验项目,最终歪曲了革命文化的本意。
3 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路径选择
3.1 加大对革命文化相关资源的保护力度
革命文化相关资源是革命文化的载体,弘扬革命文化,离不开对载体的保护。载体不存,文化焉附?保护好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旧址、遗迹、文物等。旧址、遗迹、文物具有直观、清晰、真实、形象等特点,其强大的冲击力和代入感能帮助人们身临其境的學习革命文化,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同时,加强对旧址、遗迹、文物进行理论研究的力度,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发布,方便人们学习。保护好革命文化的精神载体,主要是革命事迹、革命文学等。革命事迹是革命前辈活动轨迹的主要体现,可以通过当事人回忆、见证人回忆等方式,追溯细节,还原历史。革命文学感染力、传播力、说服力极强,可以通过特定的叙事方式直击人的灵魂,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当然,要坚决抵制各类“神剧”、“雷剧”等的出现。
3.2 加大监管力度维护革命文化的神圣尊严
弘扬革命文化,就必须涤除不良信息的存在,因为舆论场是一定的,各种文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乏有害信息、虚假信息的存在,甚至存在丑化、歪曲、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息,恶搞、调侃、套路革命英雄的信息。因此,加强网络的监管尤为迫切。媒体也要强化责任意识,进行自我监督。媒体在宣传革命英雄人物、报道革命先进事迹时,一定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误导诱导。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刚性约束的作用,织密监管网络,维护革命文化的神圣尊严。
3.3 拓宽渠道加大革命文化传播力度
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传统媒体在年龄偏大的群体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但要注意形式的创新,多融入流行因素,提升人们学习革命文化的热情和兴趣。用好新兴媒体。发挥互联网传播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等优势,建设开发红色网站、微信公众号、微视频、融入革命文化素材的手机小游戏等传播革命文化。多举办纪念活动。对革命先烈、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英雄、敬仰先烈、不忘历史的浓厚氛围,人民群众参加纪念活动,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弘扬了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如重走长征路、重走革命前辈走过的隐蔽路线、模仿革命前辈曾经参加过的生产劳动等,感受当年的艰辛,珍惜眼前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