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颜霞
摘要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特色挖掘尚浅、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仅给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遇和空间。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为陕西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休闲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业态,其主体是“农业”,核心在“休闲”。近年来,国家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也因地制宜地创造出许多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其中“互联网+”模式已成为休闲农业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互联网+休闲农业”就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对休闲农业线上与线下的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通过对消费市场的偏好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产业配置,革新营销策略手段,从而净化休闲农业的生态环境,提高休闲农业的产业价值链及附加值,有效解决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
1 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调研发现,陕西省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虽然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强调差异化和个性化,但受经营主体视野、阅历、对市场认知等方面限制,经营项目往往限于观光、采摘和特色餐饮等,而在地域、人文等个性特色上缺乏深層次挖掘开发,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产品相似度高、附加值低。例如袁家村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地方竞相模仿,照搬袁家村经营模式。而这种忽略了乡土风情、乡村民俗、生态文化的模仿与照搬,极易导致消费审美疲劳,农业经营者也无法从中获取较高的附加利润。比如西安东郊的“簸萁掌休闲旅游村”,投资巨大但开发本土特色不够,造成投入与收益的不成正比。同质化问题使休闲农业市场一直缺乏持续吸引力,无法在众多旅游产品中取得领先优势[1]。
1.2 营销原始化现象比较普遍
互联网时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经营从业人员网络思维和操作应用有着更高要求。根据国家网信办《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底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8.4%,网民规模2.22亿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8.5%。陕西省休闲农业的经营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休闲农业产品的营销手段传统而单一,推广渠道主要靠熟人介绍、通过附近消费者传播、过路客消费等,而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其思想观念没有与外界快速发展的环境相衔接,不能准确把握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更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智能化、便利化、实时化、信息化和物联化的休闲农业发展新时代。
1.3 管理低效化现象客观存在
从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看,普遍存在经营者之间的“各自为政”、自我发展,尤其一个经营区域内主打产品“跟风”“堵塞”问题严重,而配套产业及辅助产品开发不够,这种管理上的缺失也造成了产品输出的千篇一律和特色流失的“病态”发展。与此同时,对营销渠道建设管理的意识不足,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微博、微信、APP等手段推介不够。调研时发现有的大型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官方网站,有官网的也常年缺乏维护、形同虚设、偶有更新,甚至存在项目推广宣传图片和文案雷同问题,毫无个性亮点和特色;而对消费者真正想要了解的吃、住、行游等相关细节信息少之又少,因而很难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出游欲望。
1.4 数据缺失化现象不容忽视
休闲农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有详尽具体的大数据支撑,以期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但农村地区受网络覆盖率、经营主体网络应用等限制,许多产品分布及经营状况信息难以及时上传,第一手数据难以获得。同时,由于区域之间数据共享缺乏完整链接,数据的开放性和利用率不高,导致数据库建立难度大、数据信息更新迟缓,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2]。
2 “互联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1 帮助生产经营者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平台,可使生产经营者与市场直接连通,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系统,分析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游客,将自身资源与需求相互印证,让休闲农业的生产经营者有计划地进行目标市场精准定位,量身打造适合游客需求、符合自身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有效解决休闲农业同质化问题。
2.2 搭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服务链接
目前,消费者获取休闲农业产品的渠道较为单一,而互联网的本质是提供丰富的链接,通过链接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平台。例如,可以在网络地图上标注具体的休闲农业位置,方便消费者找到产品信息,开放服务评价窗口,帮助消费者甄别产品,利用公司网页、微信公众号、APP给游客提供方便的服务,游客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订票、制定路线、预定食宿等,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支付、自助点餐、自主休闲散心等,是一种新的服务提供方式。
2.3 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互联网营销集合了品牌营销、网络营销、微营销等优点,大大提高了休闲农业营销的便利性,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让消费者了解休闲农业产品。根据消费者行为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的偏好,对其未来消费作出判断,形成决策清晰、营销准确的营销局面[3]。
3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休闲农业大数据库
建立休闲农业的大数据库,并将监测数据实时反馈给政府部门和休闲农业经营者,是目前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数据标准格式,保证各地区采集的数据格式一致,便于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共享壁垒,使得各区域的数据采集能无缝对接;完善数据存储技术,保障各地区采集的海量休闲农业数据可以及时储存在平台数据库;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处理,保证数据信息存储、交换、使用的安全性。同時,政府部门可积极消除农业、旅游业与通信业之间的藩篱,降低大数据的开放门槛,推动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2 利用大数据清晰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在互联网主导的数字营销背景下,用户信息被迅速收集并整合分析,利用大数据可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对未来消费倾向作出合理判断。根据消费走势,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为消费者精准推送最满意的产品信息与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同时可以实现休闲农业经营者对于经营结果的测评与调整,与顾客搭建良好关系,树立品牌忠诚度。
3.3 打造开放式休闲农业的电子服务平台
游客在作出旅游决策前,需要了解产品能否满足其所需的体验需求。但当前,休闲农业电商平台大多以传递产品的名称、位置、价格、项目内容等基本信息为主,很少提供帮助游客决策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旅游意象信息。以旅游意象为设计核心,打造集名称、位置、项目、背景等为一体,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元存在、便于操作的休闲农业电子服务平台,搭载定制服务筛选功能,植入富有情感表达的宣传内容,开放评价反馈功能,增强产品的体验性,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参与和传播,营造休闲农业良性发展局面。
3.4 加强休闲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储备
休闲农业经营者使用网络的意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在休闲农业的拓展与应用。一方面,对接大数据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态势,引进能“接天线”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借助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接地气”的技术人才,通过开设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商平台用户和商家操作实战、电子商务与休闲农业的有效对接方式、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课程,对休闲农业经营者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操作培训,培养储备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能,能够整合、挖掘休闲农业产品电子商务资源的人才。这其中,“引”是关键,“育”是重点[4]。
3.5 塑造全方位网络营销模式
3.5.1 创建休闲农业网络服务平台。休闲农业经营者可收集大量信息后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实现园区动态展示,分享休闲农业旅游体验、与消费者互动等功能,还可以增加在线预订下单服务,实现传播、咨询、销售与沟通一体化。
3.5.2 营造大数据营销个性化体验。利用大数据,实现信息、产品、服务及广告的精准推送,针对每个消费者采取个性化沟通形式和内容,实现经营者与客户的沟通与关系维护,形成精准的新型营销局面。
3.5.3 善于利用社群营销平台。休闲农业可以借助B2B、B2C网站平台,利用网站、微信等作为流量的入口,让休闲农业进入大众视野,弥补休闲农业与市场对接的不足。用社群沉淀流量集聚消费者,用消费者群体的力量支撑休闲农业,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信,重构休闲农业产销链条[5-7]。
3.5.4 打造“人+空间+时间”的场景式营销模式。场景化营销模式是经营者在保证硬件、服务升级的同时构建全新的使用场景,利用网络平台,例如抖音等APP,展示其独特的空间魅力,建立与消费者的感情沟通。同时,可以在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具有独特的艺术画廊、养生馆、音乐馆、约会馆等空间,满足不同类别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实现基于消费者情感的休闲农业价值。
4 参考文献
[1] 余继.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探讨[J].农技服务,2017(10):196.
[2] 苑雅文.王双“互联网+”破解休闲农业发展瓶颈[J].中国商论,2016(20):80-81.
[3] 张鸣峰.“互联网+”在休闲观光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30):135-136.
[4] 胡文静.大数据时代下的传统农业营销创新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7):1770-1773.
[5] 孔红颖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天津市蓟州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天津农业科学24(10):26-29.
[6] 李梦以“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实现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5-16.
[7] 胡雪瑛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0):25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