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教育而来

2020-04-09 04:47蓝文君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长学校老师

蓝文君

“人生是多彩的,而我的多彩人生体现在工作和学习中。”这是崔征校长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为师从教的真实写照。30多年来,这条格言激励、鞭策着崔征校长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脚踏实地去丈量人生,用心尽责去追梦教育。在做教师和当校长等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崔征,太和教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阜阳大地一位知名校长;县、市小学语文教学上的一面旗帜。

“做老师,我立志做名师;做校长,我发奋做名校长。”30多年来,崔征校长就是秉承这样的教育信念,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以一个奋斗者的姿态坚实地行走着,一路拼搏,一路欢歌,一路收获,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着他的教育人生。他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成长为阜阳市名师、名校长,靠的就是热爱教育的初心,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的意志,靠的就是奋斗不止的精神,靠的就是奉献教育的情怀。

做名师,创名校,是他几十年来的追求。

2019年金秋,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作者来到太和民安路小学进行实地采访,走进他所管理的一所所名校,走进他所在学校的一位位师生,走进他书写出的一篇篇催人奋进的教育篇章,走进他坚实前行、攀登不止、孜孜以求的教育教学征程,探求崔征校长的成长历程,探求他“塑名师,创名校”的奋斗历程。

9月18日清晨,我来到太和民安路小学。还没进入校园,隽秀有力的“太和民安路小学”的铜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崔征校长亲笔题写的校牌。视线移向宽大高耸的校门横梁上,“强师兴教,育人为本”八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严地向人们宣告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向远方看,教学楼四楼的红墙上,崔征校长题写的“追梦园”三个银白色大字洒脱飞动,格外醒目;和舞台上方屏风墙上红色标语“情趣堂”、“以大爱心,育有梦人”交相辉映。它凝结了崔征校长三十年来的教育智慧,它也表达了民小人“追梦不止”的办学思想。

走进校园,绿树成荫,一尘不染;教学楼、电教楼宽敞明亮,端庄大气;数百米的围墙文化,催人奋进,多层次的走廊文化,丰富多彩。励志名言、劝学警句、师生书法、剪纸绘画、童谣作品等鲜活生动。

漫步在民安路小学,处处感到花香、墨香、书香,听到孩子们书声琅琅,还有早起的鸟儿在歌唱,仿佛走进了一片新天地,仿佛置身于一座文化的殿堂。我不禁感慨,在这里学习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在这里奋斗拼搏的老师是幸福的。陪我漫步校园的杜治礼副校长向我介绍: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100余人,教职员工70余人。办学5年来,在崔校长的引领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区以外的广大家长想通过各种渠道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崔校长坚决执行上级领导“就近入学”的办学原则,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我来到校长办公室。办公桌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书籍。有名家教育教学论著,有各类教学教研刊物,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著等。干练大方的崔征校长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坐下后,我捧起了一摞厚厚的手写材料,杜校长向我介绍说,这些都是崔校長多年来利用假期整理的业务讲座材料和各类发言稿。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崔征校长著作的《幸福教师制胜之道》《享受教育人生》《追梦教育在征途》几本书吸引了我。该书以流畅的文字,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介绍了崔征同志追梦人生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实践。几本书100余万字,是崔征从教30余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在教书育人园地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更是他热爱教育、忠诚教育的真实写照。

1962年2月,崔征出生在皖北太和县三堂镇崔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父亲早逝,姐弟6人,全靠母亲一人支撑这个家庭,生活极其艰难。母亲的勤劳坚强,善良品德,再苦再难也绝不向生活低头的那股“犟劲”在崔征心里播下了顽强拼搏的种子。每当夜晚他躺在村边的道路上,躺在空旷的田野里,望着璀璨的星空,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想,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贫穷也是一种财富。年幼的崔征刻苦学习之余,便帮助母亲分担辛劳,什么农活都做。艰难困苦的环境练就了他吃苦耐挫的品格和“不服输”的性格,也成就了他的人生。

1979年,崔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界首师范学校。1982毕业后,分配到太和县原墙小学当一名语文老师。他带着成为好老师的梦想,带着对教育的无限热爱,踏上了三尺讲台,用自己勤奋刻苦的品格,书写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职业生涯。

1985年初冬,太和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首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崔征老师作为乡镇优秀选手参加评选。他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上课伊始,课堂静悄悄的。崔老师深情朗读,声音低沉,黯然神伤。课文分析,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他“以读为主、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了课文的文字活度、厚度和广度,增加了课文的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较为完美地达到了“文道和谐统一”,为那时满堂提问,繁琐分析,较为乏味的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活力。更为难得一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那个年代,崔征老师就已经使用由他独创的“课件”进行授课了。他把收集或绘制的一些悼念周总理以及总理生前的感人画面制作成挂件,看图说文、图文并茂地进行引读品味,收到了鲜活生动、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教学效果。下课铃声响了,听课教师和评委还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沉浸在“十里长街送灵车”的情境之中。

年仅23岁的崔征老师以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教案编写新颖,平时教学成绩突出三个方面荣获全县首届“教坛新星”评选第一名,成为太和小学语文教学园地上升起的一颗最耀眼的教坛新星。从此,在县教研室的安排下,他面向全县进行公开观摩教学更加频繁了。他所执教的每一节课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颗星的出现,使距离太和县城20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原墙小学,成为县教研室新的教研基地,从而带动了全县课堂改革的深入开展。

全国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先进工作者、太和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永基老师在他的《崔征印象》一文中写道:

从1986年开始,县教研室安排崔征同志多次举办面向全县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引起轰动,使偏远的原墙小学成为全县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崔征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课一法。比如他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以读为主,引发联想,开阔思维,情景交融”;他执教《海滨小城》,是“创设情景,浓缩理解,扩大积累,强化运用”;他执教《大瀑布的葬礼》,是“以生为主,合作探究,体验角色,融会贯通”等,均使课堂气氛生机盎然,给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之感。

1987年5月,阜阳地区教育局在界首县举办首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讲赛。经全县选拔,崔征老师代表太和县参加大赛,他抽签参赛赛课时间是5月7日,按照事前约定,参赛人员及带队领导务必于5月3日准时赴界首报到。崔征新婚刚刚两天,他說:“我代表的是太和县,决不能因为婚期影响了比赛。”上课前一天,他抽签参赛的课题是《十六年前的回忆》,面对这篇长文,面对来自各县市城镇重点小学的30余位“高手”,这位来自偏僻农村小学的年轻教师从容应对,凭借他独到的课堂思考,以平时扎实的基本功、新颖的教法脱颖而出。他的“理线抓点、长文短教、品词析句、省时高效”教学方法令近千名听课老师和专家评委赞不绝口。市教研室将这一“长文短教”作为经典创意课例,在总结大会上予以肯定,并写进大赛纪要,永存教研史册。崔征的出色教学,为太和教育赢得了荣誉,为广大青年教师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也为阜阳地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年12月上旬,县教研室在原墙小学举行全县小学语、数公开教学,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太和教育历史上的首次。崔征执教的是《月光曲》。上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交通还不太方便,人们的代步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为了能够一睹崔征上课的风采,有很多老师从很远的乡镇骑着自行车过来的,也有学校包车的。校园里站满了来自全县各地的几百位教师和学校领导。原墙小学可谓盛况空前。崔征用鲜明的画面、优美的配音、动情的朗诵,展现出鲜活生动的、令人心向往之的情境。这节《月光曲》成为了听课教师和领导心中美妙的“白月光”,令人久久陶醉,回味无穷。现任太和县平安路小学副校长魏伟那时是一位数学教师,就是因为聆听了崔征的公开课,深深的被语文课的魅力所吸引,回校后向校领导申请改教语文,从此由一名数学教师转变为语文教师,如今已在语文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20多年。

一节好课的魅力是无穷的,影响是深远的,背后的付出也是巨大的。崔征校长回忆说:“为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我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总是想方设法让教学更高效。就算是躺在床上也在思考怎样优化,一有思维的火花和教学的灵感就披衣而起及时记录。”他还说:“我经常告诫自己,在课堂上,只许有精心制作的教具,有独具匠心的故事,有融洽和谐的氛围,有倾心对话的场景,有声情并茂的诵读;不能有多余的废话、苦恼的学生和乏味的教材。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认真推敲,力争让学生在欢乐中求知、启智、养能和育德。”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磨砺,坚持不懈的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他练就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才有行云流水的教学,幽默风趣的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由于热爱语文教学,崔征老师便不断在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方面有他独特的建树和作为。他常说:“这‘法那‘法,钻不透教材没有法;这‘招那‘招,心有学生才算招。”他备课从读入手,进入学生的角色,思考学生如何学;进入作者的角色,钻研作者如何写;进入教师的角色,研究教师如何教。钻透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上,他以读为本,把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上。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他全身心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动之以情,绘声绘色,婉转悠扬,声情并茂。读到振奋人心处,他把朗读读成了铿锵有力的歌唱,声如洪钟,抑扬顿挫,热血沸腾,慷慨激昂。读到悲凉伤感处,则是凄凄楚楚,如泣如诉,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设情境,激情畅讲,积累为重,读写结合。

张永基老师说:“不论在原墙小学从教还是调入县城工作,崔征面向全县多次执教公开课、示范课,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雪山》《田忌赛马》《沙漠里的船》等。每次讲课他都全心付出;每次讲课,课课叫响;每次讲课,场场爆满,引起全县轰动。崔征老师课堂教学一次又一次吹响了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军号,引领了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我县老师树立了榜样。”

采访过程中,我本想翻阅一下崔征校长当年执教课文的教案,从中领略他施教的精彩,太和县原教育局长陈玉健在崔征专著作序中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目光——

崔征老师把职业看成事业,把课堂视为他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行走在教育旅程中,崔征老师寻寻觅觅,且行且思,在现实与理想矛盾的博弈中追求着朴素的灵魂幸福,追求着本真的幸福教育。营造一个优美、宽松、愉悦的环境,让孩子们的个性人格得以绽放,让自我追求本真的幸福,流经每一个孩子的血脉和灵魂!

说得多好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崔征老师的课讲得好,源自于他的敬业和用功,源自于他的聪慧与多思。他在原墙小学执教的10个年头里,有两件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一是凡他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语文的;凡他教过的课文,没有他不会背诵的。二是在原墙小学,学校订的报刊是放在时任校长刘玉华办公室里的,刘玉华多年后还在说:“崔征热爱看书学习可不是一般的热一般的爱,而是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那些年学校里订的报刊,基本上全被他看完然后断断续续地给‘偷走了。”——常言“偷书不算偷,借光非为盗”,老校长刘玉华在这里用的这个“偷”字,是对当年崔征热爱看书学习发自内心的夸赞和褒奖。

崔征在原墙小学任教10年的突出表现,早己引起县教育局等领导同志的重视与赞赏,1991年9月崔征就被调入了太和县城工作。从此,先后在第二小学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务副主任、副校长,在第四小学任副校长、校长……2000年10月,崔征校长本着办质量一流、内涵丰富、管理科学、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愿望担任了太和四小的校长。作为一名学校发展的“掌舵手”,“带名师创名校”成为他的新追求,“践行先进教育思想,创办优质品牌名校”的新篇章在他38岁那年开始了。

崔征校长上任之初,就向全体教师发出寄语:走进学校门,要做大写人——做爱岗敬业的执着人,以校为荣的奉献人,勤学善思的读书人,善于探索的科研人,敢于创新的开拓人,服务学生的爱心人。四小校园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崔校长的“墨宝”——“营造书香校园,铸就灿烂人生”、“读书成为习惯,敬业成为本色”、“做人教育为首位,自我完善是境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每一处,都体现了崔校长治校育人的良苦用心。太和四小在老城区,空间狭小。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崔征校长总是迎着困难上,他说:“干,就要攻坚克难,干得轰轰烈烈;干,就要让人民满意,让领导放心。”期间,他同开发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捍卫了学校的校基地;他顶着各方面的种种阻力,扩建了学校教学楼,缓解了入学和“大班额”的压力……在四小做校长15年来,他以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拼搏的进取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带领四小的全体教职工使这个原本破旧的老学校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成为太和县城区学校的一颗闪耀的星辰,人尽皆知的品牌名校。

崔征校长深知肩上担着两千余位师生发展的重任,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以校为家,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他告诉自己要做学生的人師,做教师的榜样,做教学的典范,做科研的标兵,做管理的能手。自身的专业修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厚重的校园文化从何而来?崔校长说:“读书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是我多年来的坚守。”

提起崔校长管理的学校,人们总是与“书香”连在一起。做书香校长,办书香学校,营造书香班级,成就书香师生是崔征校长的坚定追求。教务主任韩海燕说:“老师们最熟悉的就是崔校长伏案读书学习的场景。”30多年来,崔征校长自学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名著,做了数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不断汲取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知识,并结合学校实际实践反思。崔征校长说:“学习是终身的职业,读书没有太晚的开始。”有人问他:治校方略在哪里,专业成长靠什么?他总是回答:“读书学习,是成功之梯。”他惜时如金,孜孜不倦,白天校务繁忙,就挑灯夜战。崔征校长说他学习有三个渠道:读书,听课,交流。他每星期都雷打不动,走进老师的课堂,听课、评课、议课。校园里随处可见他与老师交流的场景,谈读书、谈教学、谈教研、谈人生……正是读书学习的优秀品质和课堂阵地的坚守如一使得崔征校长在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

2002年全省第七批特级教师评选赛课环节在江城芜湖举行。这批评审除应报材料外还重在两轮赛课。在市推荐时他执教的《少年闰土》一文“精讲第一段,突出画面感;提炼后几段,理出主要事件,以学生自学为主,感受人物形象”的教法得到了评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赛课执教的新教材《大瀑布的葬礼》名列组内第一。“特级教师”的称号实至名归。

2006年,“小学中学高级”评审,全市仅9个名额,崔征破格获此称号。

2011年,他被评为全市“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先进个人”。

2013年,他以突出的成绩被评为“阜阳市首届名师”。

……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崔征校长用自己的行动感染鼓舞着每一位老师,引领老师们打开书本,浸染书香,润泽心灵,提升精神,收获成长。同行们都说:“崔征校长所带领的老师就是不一样。”老师们办公桌上、床头上放着书并随时翻阅已经成为习惯,一本本好书、一本本读书笔记。老师们以书为友,与书相伴,为心灵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久而久之,教师变得儒雅、文雅、高雅,脱离了俗气、浮气、平庸。学生深受老师的良好影响,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吮吸着书中的营养品。“学校应有读书风,老师应有书卷气,学生要有书香味。”这是崔征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办学的突出特色。张小芬老师是1997年10月从外校调到太和第四小学的,当时只有20多岁。受到崔征校长的熏陶感染,现在读书学习早已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她已成为一名骨干教师、高级教师。采访时她说:“读书学习对于教师,有如工匠必须拥有的工具,军人手中的利器,极为重要。崔校长年复一年引领教师刻苦读书,实在是用意深远,只为人好!”

崔征校长为教育无私奉献的情怀更是让人感动至深。教务处副主任魏彩萍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崔校长多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2010年患了严重的神经根性颈椎病,疼起来能要人命。有时崔校长正在与老师交流,突然抱着胳膊在原地转圈,脸色通红。看着崔校长饱受病痛折磨,老师们都很心疼。但他忍着剧痛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手臂被压迫的难以翻书执笔才不得不暂时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他辗转到郑州、北京、上海求医治病,长达半年之久,最终在上海进行了颈部大手术,摘除了三节颈椎间盘,植入了六根钢钉。即使这样,他依然身在病床,心系学校。待病情略有好转,但在头颈还不能自由活动的情况下,就急切切地回到了学校,常常工作到夜幕降临,路灯亮起。”崔征校长带着颈托与老师探讨交流的场景让老师们终生难忘。四小齐春红老师向我介绍,2010年8月,崔校长颈椎病术后不到10天,脖颈上还戴着颈托。她请崔校长指导修改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崔校长不能低头看稿,就仰着脸让齐老师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然后认真仔细地提出修改意见。这一幕,让在场的王飞副校长等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同年11月,安徽省陶行知研究现场会在太和县召开。当时,崔征校长所管理的第四小学是现场之一。颈椎病术后还未痊愈,但他坚持上班,出色的承办了这次会议。学校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学陶师陶研讨方面取得的成绩让来自全省的与会代表纷纷赞赏。

就是这样,是对教育的无限热爱,是对师生的真心关爱,是对校园的真诚挚爱,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对初心的坚守如一,是对教育的高尚情怀支撑着崔征校长拖着病体日夜奋战在教育第一线。

崔征校长深爱着学校,更深爱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他生活上关心老师,工作上成就老师,把每一位老师的成长放在心上。每到镇、县、市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的时候,是崔校长最忙碌的时候。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只要有老师来找他备课,不管本校的还是外校的,他总是热心帮助,无私指导。备课、上课、评课、说课,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一次次地感动着被指导的老师。老师们一致评价:崔校长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备过的课上出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扎实有效。崔征校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及时地和他人交流,适时地运用到工作中去,让老师们受益匪浅。2001年,崔征校长作为首批太和县小学语文教师唯一确定为国家级培训的人才之一,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跨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一年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年,一切都是新的。为了把在培训时的所学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和管理中,他日夜兼程整理资料,撰写学习心得,举办业务讲座,进行授课示范,深受老师好评。为使老师们快速走进新课程,他经常与老师们一同备课,钻研教材达到忘我境界。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名师就在我们身边,和崔校长在一起,就能学到真东西,就能取得大进步。”崔征校长常为一批又一批、一茬又一茬优秀教师的不断涌现而骄傲。他在《回忆笔记》里写道:“想想这些年来自已指导成长起来的县内外许多中青年教师,像张小芬、闵月英、陈克义、张亚锋、刘维兰、苗芳、吴林、吴雪兴、岳红、杨娜娜等等,他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被评选为省、市、县教坛新星、教学骨干,可谓群星璀璨,光彩照人,令我心中犹如春潮涌动!”

崔征校长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坚实行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领跑着太和小学教育。2013年,他代表太和县在全市基础教育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反响强烈;他率先开展的“校本教师培训”,令县内外兄弟单位多次来校参观学习;在全县掀起的“读书工程”,他在学校做得有声有色,兄弟单位前来取经;他作为读书宣讲团成员,深入各乡镇举办业务宣讲,场场叫响;2009年,全县基础教育现场会,崔征校长在大会上做经验介绍,让与会者收获颇丰;学校书法教育成果显著,全市8个县市区多次到校学习交流;2009年,全国陶行知研究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现场会在广州朝天小学召开,崔征代表太和县在大会上做经验介绍,引起轰动。受到时任全国中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林祥的好评;他作为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深入全市举行业务讲座近百场次,场场反响强烈……

如果说太和第四小学是他校长生涯中的一枚闪亮的勋章,那太和县民安路小学则是他教育事业的另一个里程碑。

新世纪之初,古城太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广大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经商,一时间,古老的太和城展现蓬勃生机。学生上学难、学校压力大也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太和县委县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改变“百人大班”和“一桌难求”的上学局面,2014年在教育经费较为紧张的状况下,投资3000多万元,划拨土地30余亩,在县城西北昔日郊野、美丽的沙颖河畔建设一所教学设施较为先进、城区规模较大的學校,这所学校就是太和县民安路小学。

民安路小学建成后,上级领导走“名校带新校”的办学路子,研究决定,由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时任太和第四小学知名校长崔征兼任民安路小学校长。

崔征任民安路小学校长仅仅5年时光,民安路小学已成为当地知名学校、社会各界仰慕、赞赏的学校,已成为当地教育的一个闪光品牌:县优秀教科研先进集体,县一师一优课特殊贡献奖,阜阳市花园式学校,国学经典示范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全国好老师培训基地校,陶行知研究实验校,省市县文明学校……阜阳市书法教学优质课比赛,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骨干培训班,长三角名校长研讨会等也均由该校提供现场。

短暂的5年,可喜的成绩,社会的赞誉见证了崔征校长和他的团队不断丰富“强师兴教,育人为本”的办学内涵,正如他所说:“要让民安路小学根系更发达,筋骨更强壮。”在办学实践中,他主张“校长出思想,中层班子出思路,师生出成果。”笔者整理了他落实理念,勇于创新的几点办学实践。

一、“一个强化提素养”。这个强化就是老师们的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常抓不懈,读书学习常学常新。崔征校长说:“评价一个老师怎么样很简单,就看这个老师读不读书。离开了读书学习,成长就会大打折扣。”他把构建读书型教师群体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

二、“两会并重强队伍”。综合素养会学习吸纳,业务研讨会实践反思。崔征校长的会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召唤性,有启迪性,有激励性,有思想性。他备会就像备课一样,平时留心观察,积累材料,力争让老师们在会上有获得感,有觉悟感。太和民安路小学的业务研讨可以用“真实扎实”、“遍地开花”来形容。采访时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业务研讨会。被崔征校长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被他深入浅出的处理教材折服,更让我惊喜的是每当讲到激动处他就会起身一边踱步一边现场模拟教学,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照在老师们的心中,带去一片清明。老师们评课时的畅所欲言、真知灼见,让我惊叹这是一支高素质、学习型、会研究的优质教师队伍。有这样的研讨氛围,有这样的业务引领、有这样的名师示范,怎么会不让老师们心生向往,怎么会不让老师们快速成长。崔征校长说:“课堂是老师们的生命所在,是师生精神成长的、生命发展的殿堂,站稳课堂、上出好课是教师的资本。”教育进入新时代,崔征校长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脉搏,为师生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为教育捍卫了一方净土,为师生撑起了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带领着老师们踏踏实实做教育,真真正正为人师。

三、“四个引领助成长”。先进理念引领,名篇佳作引领,校外名师引领,校内骨干引领。学名篇佳作,悟教育真谛。为老师们推荐名篇佳作是崔征校长的常态生活。《陶行知文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专著,于漪的《爱国是渗入血液的情怀》、成尚荣的《为儿童研究儿童——李吉林的人格写照》、武凤霞的《为祖国培养有道德、有能力、有担当的人》等名师名篇。民安路小学利用微信平台建有一个“教师工作群”,每每读到好的文章,崔校长就分别注明“推荐”、“隆重推荐”、“特别推荐”等字样,转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像“怎样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新学年一年级第一个月新生入学会出现的情况与对策”等等,崔校长自编和转发的内容就更多了。采访中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崔校长在春节放年假期间,除了向大家拜年问好,发的内容全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新知识,好文章。

几年来推荐了数百篇电子版和纸质版文章,一位位名师、一篇篇佳作引领着教師扬师德之风,补精神之钙,铸思想之魂,提业务之能……很多老师十分珍惜,学有所悟。崔校长会前对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细细阅读,圈点勾画,精心批注,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复印下发给每一位老师,在周一的教师综合素养会上联系工作实际,穿插相关案例,结合身边教师,引领老师们多形式走进名师,学习感悟。民安路小学副校长邢桂芝说,她是2017年9月从太和九小调入民安路小学的,到目前为止,崔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已经反复学习了3遍。不同寻常的是,每一次学习,崔校长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解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都有哪些具体要求?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教师都有新的收获。谈到此,邢桂芝很是遗憾地说:“如果早几年调来民安路小学,那收获可就更大了!”

“就是这样有质有量,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的会议内容让我找到了榜样,点燃了自己的梦想,我努力向文中的优秀教师靠近,工作上也有了动力。崔校长字字珠玑,言真意切,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为日常工作提供方法。说句心里话,他就是我前行路上的灯塔,总觉得只要有崔校长在,心中就不迷茫。”这是一位教龄不足两年的青年教师付婉君的感慨。

四、坚持“五课功夫显身手”。“课堂是育人主阵地,教学要练真功夫”,崔校长常说:“只有教师的课堂站稳了,上出了好课,学生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建设好课堂,成就好老师,发展好学生,是他做校长的执着追求。多年来,他带领教师们苦练备课、上课、看课、评课、说课“五课功夫”,练出了一支好队伍,练出了精彩好课堂,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这些理念的落实与贯彻,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名满太和的优质教师队伍。几十年来,他带出骨干教师近百人,县、市级以上名师数十人,如魏彩萍、韩海燕、张小芬、岳红、杨娜娜、范宽、邱自侠、吴雪兴、李玉兰、刘雪、刘婷婷等,都是县市优质课评比获奖者。

岳红老师是2014年9月从农村小学调入民安路小学的。她说在民安路小学遇见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得益于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得益于崔校长和大家对她的真心相助。2017年,她与杨娜娜老师同时参加阜阳市青年教师综合素养大赛,历经3个月,崔校长全程亲自辅导,废寝忘食,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一出,全市共有7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她俩榜上有名。一所小学有2人获奖,民安路小学让全市刮目相看!

黄丽萍老师是2015年从太和五小调到民安路小学担任三(4)班班主任的,并负责全校的通讯工作和学校小记者社团活动,再有4年就到了退休年龄。采访中她说,是崔校长一句“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给了她力量,来民安路小学4年,她的收获太大了。在崔校长指导鼓励下,《民安路小学追梦娃小记者社团文集》已出书3本,第4本正在排版。

优秀的老师带出优秀的学生。谈起民安路小学的学生们,那真是有说不完的荣誉。大大小小的比赛,民安路小学的学生积极参加,摘金夺银。民安路小学的学生素质高,兴趣广,能力强是社会公认的。在民安路小学学习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有一位博学善思、热爱读书的好校长,他们有热爱学习、不断进取的好老师;他们能在书法社团、小记者社团、剪纸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等各种社团中发展自己的兴趣;他们能在大阅读室里尽情阅读,品尝书籍的芬芳;他们能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中锻炼能力,自由翱翔。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采访太和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刚时,他这样评价崔征校长:“正、静、定。”正,指的是崔征校长人品正,是个正派人。静,是说崔征校长从不为社会不良风气所动,心静如水,无欲而安。定,是说他政冶坚定,不辱使命……李刚主任为崔征校长总结出的这3个字,实在是准确而又到位。崔校长的端正人品就不要说了,绝对的玉洁冰清,庄重恭敬。据与他长期在一起执教的老师说,他从在原墙小学刚开始担任教师那天起,就是一个齐齐整整的人,从来都是头无一缕乱发,身无半点儿污渍,方才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是真正的为人师表。他的无欲而安,不为社会不良风气所动,就更是值得称道。无论是他所负责的班级,还是他所负责的学校,几十年来,从没有过给学生办收费补课班的现象出现,那是他最深恶痛绝的。他从当校长的那天起,就提出建设无家长宴请的学校,深得社会的好评。他要求,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差,无论家庭贫富,都要一视同仁,都要一样关爱。他的政治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方向坚定,当称新时代的典型代表!崔征校长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岿然不动的坚守给学校带来了风清气正,带来了良好生态,带来了广泛赞誉。

崔征校长说:“我为教育而来,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简短的一句话语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为教育,他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当别人在外休闲娱乐时,他在学校;当别人在家里享受温馨时,他在学校。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风雨无阻在学校学习思考。他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以校为家,爱校如命”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身感疲惫的时候他要么在校园里转转,思考着新问题,要么大笔一挥,酣畅淋漓的书写一幅作品,这是他缓解劳累的独特方式。

崔征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他那挺直的脊梁,让人发自内心的敬重他,佩服他。他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用自己的话语温暖人,用自己的智慧启迪人,用自己的理念引领人。民安路小学的很多老师说:“如果哪天没有看到崔校长在校园里,就觉得校园里少了些味道,少了些色彩,少了些风景。”诚然,崔征校长已经成为这所内涵丰富,品味高雅,文化厚重的学校的灵魂。

人生为一大事来,奋斗教育不停歇。

为了满足老百姓上学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在017年又新建了五所学校,平安路小学是其中一所,县领导又决定让崔征兼任该校校长。崔征,又肩负着新的重任,迎接着新的挑战,他以昂扬的姿态续写着教育的新篇章。对平安路小学的办学他又有新的追求,把学校定位为“播种园”、“行知堂”。他决心带领平小师生努力践行“走行知路,育大爱人”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播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种子,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平安路小学生根发芽,在教育园地发扬光大。走进这所新校,我仿佛看到太和又多了一所充满希望的名校。

从“四小”到“民安路小学”,再到“平安路小学”,他都是带着领导的厚望,带着社会的信任,带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带着对工作、对师生的真挚热爱,带着“追梦不止”的坚定信念,一路走来。正如李刚主任对崔征校长的再次评价:崔征校长对党的教育政策理解透彻,对党的教育事业孜孜以求。他在不断追求着新的高度,校校都有新思考,天天都有新提升。他对待工作有两专,一是专心,二是专业。崔征校长在2014年被评选为太和县“本土教育家”,他当之无愧。几十年来,他以教育家的情怀,书写着灿烂的教育人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校长近20年来,他风风雨雨,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成长发展;20年来,他不忘初心,带着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他不忘初心,迈着坚实的步伐,执着激情地走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管条件优劣,不管困难再多,坚守如一,痴心不改;他不忘初心,视师生成长为己任,视学校发展为生命,精心学习,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教育发展之路;他不忘初心,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以科学的方法强化学校管理,以有效的措施促进师生成长,以严谨的态度探索教育规律,以担当的情怀领跑教育改革,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断开启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建国70周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崔征从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一位享誉全市的名校长,他在小学教育岗位上的大作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读着崔征校长的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很喜欢晚清张维屏的一首诗‘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今古愁。唯有多情是青草,年年新綠满芳洲。我愿做这平凡至极而又不可缺少的青草,用情怀装点教育事业的百花园,用生命谱写一曲又一曲紧跟时代的教育新歌。”是的,经过半个多月的采访了解,我感慨万千。崔征校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坚守与奉献创造了一个个不平凡的业绩。他是一位点灯者,用自己的光和热点亮了师生的心灯,引领师生们做一个脚踏实地的追梦者,影响鼓舞了师生们走向成功。他是太和教育史上的常青藤,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一本越读越觉得精彩、越读越觉得厚重的书。的确,他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崔征校长已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7个年头。为了他深爱的小学教育事业,仍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仍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校长学校老师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