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宜凡
【摘要】目的:探讨按摩护理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初产妇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初产妇对照组,观察两组人员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情况更优(P<0.05)。结论:护理人员注重对产妇的按摩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按摩护理;子宫复旧;产妇
对于产妇来说,分娩结束之后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很容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的情况,造成产后出血的概率也会明显升高,增加产妇死亡风险。为了防止产妇子宫复旧不全的情况,按摩护理措施的实施就十分重要。按摩护理是一种促进产妇子宫康复的护理方法,在中医穴位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来对子宫产生刺激,改善子宫复旧情况。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进一步探讨按摩护理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效果,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所有产妇为初产妇,年龄为20~30岁,平均年龄(25.06±1.09)岁,比较没有差异(P>0.05)。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初产妇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初产妇对照组,观察两组人员子宫复旧情况。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护士加强对患者恶露情况的观察,每1h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患者的恶露情况异常,嘱产妇及时排空患者膀胱,遵医嘱给予宫缩剂,促进子宫复旧。
观察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按摩护理,由护理人员及家属为产婦实施按摩护理。在进行按摩护理之前产妇要先小便,平卧位躺在床上。按摩手法是:将手放在产妇的宫底部位,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做环形按摩,每次持续时间为6~8min左右。从产妇回病室就开始给予子宫按摩。在按摩的同时查看产妇阴道出血的情况。如果产妇阴道出血量过多,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为产妇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不间断的子宫按摩。产妇回到病房之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帮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护理人员每15min、30min、60min分别查看产妇的出血情况,如果产妇出血情况已经停止,1h、2h、3h护理人员再进行一次宫底按压,于次日上下各午按压一次宫底,并且查看产妇的出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子宫复旧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资料数据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P<0.05),详见表1。
产妇在分娩之后,子宫内表层在子宫收缩以及复旧的影响之下会出现蜕膜变性坏死脱落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蜕膜能够排除体内,会在分娩之后的3天内停止血性恶露排出。但是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子宫内蜕膜排除不及时,使得子宫内部厚度增加,反而影响到子宫收缩。临床上若产妇血性恶露排出超过3天,并且没有改善的趋势,说明出现产后复旧不全的情况,此种情况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使得产后失血量过多,若产妇极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是其他的意外情况,这些都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出现产后复旧不全的情况则要及时的通知医生采取积极性的解决措施,防止产妇子宫复旧情况恶化,以免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其实无论是剖宫产,亦或是自然分娩,哪种分娩方式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自然分娩对体力的消耗要更为严重,所以在分娩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产妇都属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子宫乏力的发生概率也会明显提升,从而出现子宫复旧不全的情况。如果产妇分娩后出现子宫复旧不全会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康复速度,所以产妇分娩之后会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情况的发生H。按摩护理是一种专门针对于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此项技术建立在中医相关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按摩穴位进行按、摩、揉、搓的方法来对子宫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在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时,手法不仅要轻柔有力用力均匀,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技巧佳,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还会为产妇适时播放相对轻柔的音乐,使得产妇无论是从心理上,能更快的处于放松状态,对于按摩的感受会更加的敏感,按摩所造成的刺激也会明显增强,子宫收缩情况明显改善,进一步改善子宫复旧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子宫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情况的目的。
在本文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子宫复旧的情况明显更好,充分说明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应用按摩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可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产妇妊娠之后注重对产妇的按摩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子宫复旧不全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