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伟
【摘要】目的:刍议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化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4例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内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模式差异为分组标准,设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设观察组行整体化康复护理;观察对比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2%,对照组为89.1%,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建议采纳整体化康复护理,可提高護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整体化康复护理;冠心病;护理效果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生活水平呈快速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饮食结构逐渐向高盐、高糖、高脂食物转变,因此就导致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冠状动脉血管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冠心病的根本因素,随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目前临床治疗该病,药物、手术均为重要措施,但仅实施治疗措施远远不够,需配合相关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疗效分同时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此研究选取我院74例患者,重点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1基本资料 将74例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内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n=37):男性患者/女性(21:16),年龄57~79岁,平均(68.33±6.58)岁。对照组(n=37):男性患者/女性(22:15),年龄58~79岁,平均(68.52±6.2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完善各项检查,谨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类药物治疗。
观察组:整体化康复护理:(1)第一阶段:充分了解、掌握患者家庭背景、性格等资料,提前制作健康手册,涵盖冠心病等疾病特点、常规治疗等内容,强化患者认知、理解。结合其心理状态后强化沟通、交流,做好缓解以及疏导措施。与此同时为其营造干净、温馨、舒适的环境,减轻心理防线,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病情稳定后实施四肢运动,结合患者耐受程度调整强度。可以协助患者行走,直至自身完全可以自主行走。(2)第二阶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家属陪同其到室外散步,护理人员做好远程心电图监测,避免出现事故。(3)第三阶段: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为根本目标。选择慢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注意运动强度;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运动。叮嘱患者日常饮食以清单为主,坚持少食多餐原则。
1 3观察指标
1.3.1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
1.3.2观察护理满意度;分值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
1.4统计学 计算软件:SPSS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以“x±s”表示。定性数据:“X2”核实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值在0.05区间:证实两组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2.1阐明心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心功能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
2.2阐明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2%,对照组为89.1%,P<0.05。见表2。
受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冠心病成为临床心血管常见、高发疾病;而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差,因此已成为冠心病主要发病群体。
冠心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并且极易诱发各种,因此需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和治疗措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利尿、扩张血管类药物以及手术为主要措施,可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但需在治疗期间辅以康复护理干预,确保患者更好、更快回归社会、家庭。
整体化康复护理是在原有的护理模式上延伸而来的一种干预模式,在实际护理中要求患者以卧位为主,而后配合康复运动训练,改善自身机体功能的同时缓解疲劳、减少呼吸困难等现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患者心脏功能状态分级后实施干预,确保护理指导措施更贴合患者。
此研究选取我院74例冠心病患者展开,分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化康复护理;结果示:①观察组心功能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p<0.05(t=3.5026、2.9806、3.6303)。②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2%,对照组为89.1%,P<0.05(X2=4.9100)。可见,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化康复护理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提示:①整体化康复护理属于临床新兴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是常规护理的改良和升华版;通过该模式,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心肌供血便于全面改善心功能储量。②联合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树立患者治疗积极性、自信心的同时疏导其不良情绪,确保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