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力孜 古丽米热·艾麦提 阿米娜·如斯太木
【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检查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MRI检查检查结果。结果:检查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84.38%,阳性预测率为83.33%,阴性预测率为75.00%。结论:应用核磁共振多参数快速扫描诊断产前胎盘植入诊断正确率较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核磁共振;胎盘植入;产前诊断
子宫蜕膜或者减少,导致胎盘见蜕膜海绵层产生的生理性裂缝线沉底消失,单个或者多个胎盘母体叶和蜕膜基底层连接较为紧密甚至与子宫肌层相连接的情况称为胎盘植入。胎盘植入将会诱发失血性休克、大出血以及引导出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本文旨在分析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应用核磁共振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内容作以下分析。
1.1一般资料
择取50例高危因素胎盘植入孕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者为42岁,年龄最小者为26岁,平均年龄为(35.6±2.4)岁,孕周为(28~37)周,平均孕周为(31.2±2.3)周。所有孕妇均已提前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临床研究。本次研究项目已通过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所有孕妇均接受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nata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Syngo MR 2002B,SIEMENS)和标准腹部线圈,孕妇保持仰卧体位,根据腹中胎儿体位再行调节。从孕妇横膈开始扫描,扫描至耻骨和宫底位置,实施矢状位以及半傅里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扫描参数:TR:1800ms,TE:110ms,层厚:6mm,层间距:1mm,视野:600m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10min。后进行冠状位与周围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扫描,扫描参数:TR:2.0ms,TE:1.5ms,层厚:6mm,层间距:1mm,视野:500mm,矩阵:256×189,扫描时间:20min。检查期间未使用镇定剂。影像学资料由两名阅片经验丰富的影像科意识进行盲法阅片,独立分析,应用PASC系统图像对各项治疗进行评定,当两名医师结果不一致时由第三名主任医师决定审片结果。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MRI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运算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卡方(X2)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下文表1所示,50例具备胎盘植入高危风险孕中晚期孕妇经手术确诊,其中32例胎盘植入,18无胎盘植入,MRI诊断结果30例胎盘植入,20例无胎盘植入,可知MRI胎盘植入敏感性为84.38%(27/32),特异性为83.33%(15/18),陽性预测值为83.33%(27/30),阴性预测值为75.00%(15/20)。
胎盘植入属于子宫脱模导致的发育不良,为获得血液供应,子宫肌层会被胎盘绒毛穿透或者入侵,抵达浆膜层后导致胎盘异常种植。根据当前研究表明,剖宫产、引产以及受国家政策影响高龄孕妇增多,胎盘植入发病率增多,胎盘植入会导致患者发生产后出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子宫切除。MRI磁共振成像从患者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利用空间编码处理信号,将处理后的信号利用信息图像断层成像术进行图像重建。应用MRI磁共振扫描诊断胎盘植入的征象主要有胎盘附着处肌层发生缺失或者变薄,胎盘厚度不均,胎盘与子宫交界面无法观测到信号或者观测的信号中断,胎盘与子宫交界面存在波浪状改变,子宫壁或者宫旁血管数量增多,膀胱受压迫变形,膀胱与子宫下段脂肪层消失或者分布不均匀。胎盘植入患者接受诊断后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当前治疗胎盘植入分为保守治疗与根治治疗,保守手术治疗应用部分楔形切除术、胎盘植入局部搔刮术,使用吸收手术线进行八字缝合,宫腔纱布填塞止血,如有必要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盆腔动脉栓塞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也逐渐应用于胎盘植入治疗。凶险性的前置胎盘患者接受传统全子宫切除术时,出血量极大同时膀胱和输尿管极易受到损伤,因此建议使用改良的全子宫切除术用于改良患者预后。研究表明,MRI磁共振扫描应用诊断胎盘植入,T2WI序列扫描可呈现低信号,同时子宫肌层以及子宫下段发生膨隆,孕晚期为提升诊断正确率可联合使用间接征象进行诊断,配合直接征象进行诊断,降低误诊风险。本次研究中,发现MRI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表明该影像诊断方式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MRI应用于胎盘值入产前诊断的诊断正确率高,同时误诊和漏诊风险较低,有利于患者制定对症治疗方案,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