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同小儿麻醉苏醒在PACU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管理

2020-04-09 08:25罗静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优质

罗静

【摘要】目的:就家長陪同小儿麻醉苏醒在PACU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管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在PACU优质护理中的予以家长陪同。结果: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后,患儿的苏醒进程及躁动情况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而言,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可进一步促进患儿的苏醒,规避或降低躁动现象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家长陪同;小儿麻醉苏醒;PACU;优质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人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儿例数多于女性患儿,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最大的为9岁,年龄最小的为3岁,中位年龄为6岁;观察组的男性患儿例数同样多于女性患儿,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最大的为8岁,年龄最小的为3岁,中位年龄为5 5岁。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儿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家长陪同,具体操作内容:

1)心理护理:在手术开始前,相关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进一步对患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了解、掌握,不断采用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安慰患儿,对于患儿及其家长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正确答复,缓解患儿的不良心理,有利于麻醉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要进一步对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治疗史、过敏史等,积极与麻醉及手术医生交流、沟通,掌握手术内容及麻醉方式,综合考虑各因素后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为患儿制定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或规避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患儿家长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理人员、麻醉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这样有利于增强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2)环境护理:医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在PACU相邻处划分一间等候室,在室内张贴宣教内容,如小儿麻醉方式、苏醒期间可能会出现的表现等,确保语言通俗易懂,从而加深患儿家长对麻醉苏醒的认识,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合理划分PACU工作场所,将患儿与其他患者隔开,规避患儿苏醒后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亦或是其他患者影响到患儿的情绪;对麻醉诱导室进行布置,将各玩具、卡通图片张贴在室内等,让室内充满童趣,并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病房动画片及音乐,亦或是开展兴趣话题,有利于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将静脉穿刺会产生疼痛感告知患儿,让患儿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完成穿刺操作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患儿话语鼓励,如奖励患儿卡通贴等,待患儿处于麻醉状态后,患儿家长就可离开诱导室。

3)语言唤醒:在手术完成后,相关护理人员在确保家长符合相关入室规范后,将其带入PACU陪同患儿麻醉苏醒,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长进行语言唤醒,每隔20秒左右轻声的呼唤患儿名字,同时还需给予握手、抚摸等唤醒操作,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可指导家长进行搂抱,语言唤醒过程中如若患儿有所反应,护理人员就可嘱患儿家属重负的作出各种指令,促使患儿完成睁眼、握手、开口等动作,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儿家属需注意的事项及患儿可能会出现的咳嗽、躁动等表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直到患儿意识完全清醒。另外,在患儿麻醉效应消失、清醒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告知麻醉医师予以拔管处理,针对麻醉复苏处于安静状态的患儿,护理人员要给予呼吸机监测,加强对患儿的询问,查看其有无不适症状,如若发现患儿无明显呼吸动作,护理人员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之后协助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针对出现胃肠道反应几率较高,亦或是有呼吸道并发症的患儿,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的延长吸氧时间,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待患者清醒且无躁动表现后,就可进行拔管。

4)苏醒期躁动护理:一般情况下,患儿出现躁动现象是在麻醉后前30分钟内,此现象不仅极有可能对患儿造成伤害,且还可能会伤及患儿监护人,亦或是引发手术部位疼痛、出血等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于躁动期患儿,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其的观察力度及时间,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PACU停留时间,不利于患儿苏醒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做好预防措施,在患儿出现躁动表现后,要及时找出原因,如生理方面、疼痛等,针对持续躁动患儿,可严格遵医嘱实施药物干预,如阿片类药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明确躁动原因前,护理人员主要是加强对患儿的防护,规避意外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患儿麻醉苏醒期,相关护理人员要将不必要的导管进行拔除,如胃管、气管导管等,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儿,护理人员需给予合理的局部麻醉辅助,以缓解患儿的不适,提高其舒适度。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患儿的苏醒进程,并采用PAED量表对患儿的躁动表现进行评分,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躁动倾向越大。

(4)统计学处理 文章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予以检验,通过检验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结果

(1)苏醒进程 观察组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后,患儿的苏醒进程有明显改善,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苏醒进程比较(min)

(2)躁动情况观察组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后,患儿的躁动表现有明显改善,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躁动表现比较

3讨论

与病房护理相比,PACU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苏醒早期各体能反射迟钝等因素的影响,患儿极有可能出现意外事件,亦或是相关并发症,从而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不利于患儿恢复。有相关研究指出,在麻醉苏醒期间家长的陪同,能够有效降低或规避患儿出现躁动表现的几率,可进一步促进患儿恢复,这可能与患儿家长的陪同减轻了患儿不安感、恐惧感等有关。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有效满足了患儿的实际需求,通过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贯穿,进一步改善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效果。但需注意的是,由于PACU护理工作量较大,当患儿出现躁动、哭闹等表现时,就直接增加了护理难度,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家长的陪同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可实现双赢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观察组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后,患儿的苏醒进程及躁动情况有明显改善,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说明,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而言,在PACU优质护理中予以家长陪同,可进一步促进患儿的苏醒,规避或降低躁动现象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