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大城市居民消费特征与趋势研究

2020-04-09 04:52张小英
商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州

张小英

[摘 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城市是我国消费的主力军,研究大城市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及消费方式,有利于掌握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特征和预判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趋势,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提高有效供给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15年广州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GZSS2015),以广州为案例地,采用家庭耐用品指数法对大城市居民消费分层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把握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演进特点,预判城市居民消费趋势。

[关键词] 消费分层;消费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州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3-0034-05

一、引言

从宏观层面来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2%,已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在出口及投资增速放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需求市场,有效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北京、上海、广东、甘肃、江西等十多个省市密集出台促消费升级的相关政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大城市纷纷对标国际大都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微观层面来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消费品日益丰富优质,人们用于消费的时间及精力也日益增多,消费在人们现代生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消费受到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们从城乡差异、收入差异、不同生命周期等不同视角探讨我国国民消费特征[1-4],一些学者则研究我国国民食品[5-6]、耐用品[7]、旅游消费[8]、体育消费[9]、网络消费[10]等方面的消费特征[11],这些研究为多方位揭示我国国民消费特征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其中,从消费分层的视角研究居民消费特征一直是社会学消费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将恩格尔系数作为消费分层的划分依据,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消费分层主要有恩格尔系数法、家庭耐用品指数等。李培林等(2000)以恩格尔系数作为消费分层的划分依据,分析了重庆市基本消费领域的社会分层状况,并考察了消费分层与其他分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居民消费结构呈橄榄型,即中间大两头小[12]。林春玲(2007)通过家庭耐用品指数构画了中国社会消费分层基本形态,并得出当前中国消费分层形态显现出阶梯状的金字塔结构,而城镇社会,社会分层呈现菱形或纺锤形状,并认为全国范围来看消费偏好的阶层分化现象不十分突出,而在少数几个超大城市中,消费分层现象开始出现[13]。一些学者也选择以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为维度,对成都市城市居民进行消费分层的研究[14]。近期,一些学者采用阶层结构的视角,从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层级特征出发,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和消费分层问题[15]。一些学者则开始关注中产阶层的消费方式及消费特征[16]。城市作为消费中心,其消费规模相当庞大,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明显。从消费分层的视角探讨大城市居民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消费方式及消费潜力,有利于认清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差异,预判我国大中城市居民消费潜力及发展趋势,借此把握社会消费结构的发展方向,为促消费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持续推动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广州为案例地。广州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之一,2018年广州经济总量已经达到2.29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5美元,常住人口规模1490.44万人,城镇化率86.38%,全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2.1元,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39251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32.1%的富裕水平。以广州作为研究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2015年对广州市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广州社会状况综合调查(GZSS2015)”,此数据在广州10个区抽取50个居(村)委会及1001个家庭户及个人。调查采取分段抽样方法,在全市(除从化区、增城区外)10个区定额抽取街道,再在街道定额抽取居(村)委会,再在居委会随机抽取需要调查的家庭户,最后才在户内一定规则抽取年龄在18-69岁之间的居民开展调查。全国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全国范围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本文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数理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相关性检验(Correlate Test)等。

三、大城市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一)消费分层总体特征

家庭耐用品指数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消费分层指标,本文也选用家庭耐用品指数,总体论述广州城市居民消费分层形态特征及各消费群体的分布情况。家庭耐用品指数是基于15种家庭耐用品拥有量计算,将家庭耐用品分为4类并区别赋值[13],本文结合广州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消费特点对分类有所调整。第一类包括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这是当前中国人,这三大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家庭生活所必须家用电器,代表了最初级现代生活方式。结合广州城市的地域气候特点,将空调也纳入第一类物品中。第二类包括手机、微波炉、吸尘器、洗碗机,这几类家用电器代表了一种更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代表了基本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三类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摄像机、摩托車等,这几件物品代表了更加丰富和更具娱乐性的生活方式;第四类是汽车,汽车比第三类物品更昂贵,它代表了更高水平和档次的现代生活方式,汽车分为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家庭耐用品指数的计数方法是:拥有一件第一类物品得1分,拥有一件第三类物品得4分,拥有一件第四类物品国产汽车得12分,进口汽车得14分。城市居民家庭耐用品指数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从消费分层的比例分布来看(如图1所示),广州城市居民的消费分层特征呈现橄榄型结构,底部细小,中部宽大,顶部小,20%左右的家庭处于较低及以下的消费水平,约80%的家庭已实现了中等及以上消费水平的现代生活方式。广州与全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分层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全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分层特征呈现下层占比小,中下层以上呈金字塔型的特征,全国仍有47.1%家庭处于较低级以下的消费水平,仅有52.9%的家庭实现了中等及以上消费水平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反映出广州整体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的特点。

(二)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特征

1.城市家庭平均消费水平较高,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高于发展型消费。

家庭消费水平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消费金额多少侧面反映家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调查数据显示了广州城市居民平均消费水平,2014年家庭年均总收入达到11.4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4.46万元。在消费中,将家庭人均饮食、衣着、水电、住房、医疗、赡养及红白喜事等支出定义为家庭成员用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即生存性消费;将教育、旅游、娱乐、通讯、交通等开支定义为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未来发展需要的消费,即发展性消费[1]。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城市居民生存型消费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达68.8%,其中饮食、衣着、医疗保健、水电、房租分别占37.91%、7.08%、7.05%、7.32%和5.97%;發展型消费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比例约28.5%,其中教育、文化、旅游、娱乐、交通、通讯分别占11.54%、6.60%、6.17%和4.15%,在发展型消费支出中,教育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消费支出。

2.消费阶层中间群体消费水平差异较小,两端群体消费水平差异拉大的现象。

从消费分层角度来看(表2),家庭总收入水平跟消费分层呈现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性=0.317**,家庭收入越高,消费水平处于越高层次,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及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金额也都随之增加,也反映了家庭经济水平对消费购买力的决定性作用。从不同消费阶层生活性消费水平来看,中间阶层(包括中下层、中层级中上层)的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水平差异不大,下层与中间阶层、中间阶层与上层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表现出消费阶层中间群体差异不大,两端群体差异拉大的现象。

3.随着消费阶层的提升,生存型消费支出先升后降,发展型消费支出持续上升。

从消费构成来看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特征可以发现,随着消费阶层越高,生存型消费占比逐步减小,发展型消费占比逐步提高。在生存型消费构成中(如图3所示),饮食支出的比重最高,其发展趋势是下层向中层比重逐步提升,中层向上层比重逐步下降,说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先满足饮食性需求,随着饮食性需求的满足,其支出占比趋于下降;衣着支出、电费等费用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均表现出与饮食支出相似的趋势,体现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特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需求的满足向上溢出,即满足了较低级的基本生活需求后再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溢出,因此,随着收入提升和消费层次提升,消费能力的释放首先表现为饮食、衣着等基本需求上,达到一定水平后又转而追求更高层次需求。

从发展型消费水平来看(如图4所示),随着消费阶层越高,发展型消费占比也逐步提升。从内部构成来看,教育支出是各个消费阶层占比最高的支出项目,下层与上层教育支出差异较小,分别为15.3%和18.6%,可见,城市居民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与重视程度普遍较高。从文化、娱乐、旅游支出占比来看,不同消费阶层的差异较大,下层家庭该比例仅为0.4%,中下层、中层、中上层、上层分别为2.6%、5.8%、7.4%和9.8%,可见文化、娱乐及旅游支出的消费弹性很大,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交通支出比例的阶层差异也比较明显,下层交通支出占比仅为1.5%,上层交通支出占比为9.6%。而对通讯支出的阶层差异较小,体现了信息时代,城市居民对通讯网络需求的相对普遍性和一致性。

(三)家庭耐用品消费特征

1.城市居民基本家庭耐用品拥有率高,信息通讯设备的拥有量也较高。

家庭耐用品拥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从家庭耐用品拥有情况来看(如图5所示),广州城市居民对电视(等离子或者液晶、彩色)、冰箱和洗衣机三大件家用电器的比例较高,达到90%及以上,可以反映出绝大多数广州城市居民家都达到了现代生活的基础水平。与全国数据相比,广州的液晶或者等离子电视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彩色电视低于全国水平,城市居民与全国城乡居民同类产品不同品质的拥有率差异明显,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品质方面的引领示范性作用。在摄像机及数码相机,吸尘器、洗碗机等家电的普及程度不如其他家电情况下,广州的拥有率则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一定程度反映出城市居民更乐于尝试新的消费产品。

对比广州与全国拥有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情况看,广州与全国居民拥有智能手机的占比均较高,分别为97.3%和79.2%,相差18.1个百分点,电脑等互联网设备在全国的普及程度不及广州城市地区,广州电脑和平板电脑拥有率达81.8%和52.9%,全国仅为49.3%和23.2%,电脑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率差异,究其原因有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存在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差异等因素影响,可以预计随着全国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我国互联网应用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消费模式普及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2.基本家庭耐用品消费分层现象不明显,现代化家庭耐用品表现出明显消费分层现象。

从不同消费阶层拥有家庭耐用品状况来看,这些家电的拥有率普遍较高。以电视为例,下层消费群体拥有率达到84.0%,中下层达到106.7%,中层、中上层及上层分别达到131.5%、137.5%和151.1%,与此同时,不同阶层,在拥有的电视类型方面不同消费阶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处于消费阶层越高的消费群体,拥有彩色电视的比重越低,拥有等离子电视的比重随之上升,说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在拥有率和拥有品质方面也会随着提升。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拥有情况看,下层、中下层消费阶层的拥有率明显低于中层及以上消费阶层,中下层拥有率达到70%-80%,中层及以上消费阶层的拥有率均达到90%以上,说明几乎中下层及以上消费阶层都达到了现代生活的基础水平。

洗碗机、面包机等家电则体现了更丰富或者方便的生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洗碗机、吸尘器等家电的拥有率普遍较低,但消费阶层越高其拥有率也明显提升,这可能跟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较大关系,这两类家电在欧美国家的普及率很高。微波炉、面包机、烤箱等厨房家电的拥有率相对较大,而且随着消费阶层越高,拥有率越高,下层拥有率仅为8%,中下层、中层、中上层分别达到33.70%、60.80%、72.00%,到上层拥有率达到90.6%。摄像机的拥有率也随着消费阶层的提升有明显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这表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家庭不单单满足于拥有基础性的家电设施,表现出不断追求更加丰富、舒适、享受和高效的生活方式。

3.智能手机在不同阶层之间传播速度及普及率明显高于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从电脑、平板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拥有状况来看,电脑在中层及以上消费阶层的拥有率明显较高,均达到90%以上,说明电脑已经在这些消费群体中“普及”;平板电脑的拥有率也表现出中层及以上消费阶层的拥有率较高,并呈现递增趋势。智能手机的出现时间比电脑要晚,但其拥有率明显超过了电脑,除了下层消费群体拥有率为60%,其他消费阶层的拥有率均已经达到90%以上,可见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设备,其在不同消费阶层之间的传播速度明显快于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四)住房与汽车消费特征

1.超过八成家庭拥有自有住房,超过三成家庭已拥有家庭汽车。

住房和汽车仍是目前我国家庭消费的热点,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城市居民私人轿车的拥有率为36.2%,高出全国10.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拥有率为10%,高于全国的4%,国产汽车拥有率为26.2%,高于全国的21.8%,反映出广州汽车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达到88.8%(住房所在地含广州市、省内其他城市、其他省会城市、农村及其他地区),其中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套自有住房的占比达69%。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州目前住在自有住房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2%),而租住私人住房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居住在廉住房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也可反映出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人口流动性强,住房供求紧张,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满足居住需求的比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多人选择租房或居住廉租房等方式。

2.住房拥有率消费分层现象不明显,不同消费阶层居住社区存在分层现象。

从不同消费阶层的自有住房情况来看,上层、中上層消费群体拥有1套以上自有住房占比约98.5%,中层拥有1套以上自有住房占比也达到90%,下层、中下层拥有1套以上自有住房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66.7%和74.5%,总体而言,广州城市居民家庭自有住房占比都较高,但是不同消费群体住房所在区域的区别难以体现,自有住房可能在广州或者在其他城市、农村,这种差别难以体现。

进一步比较不同消费阶层的居住区的类型发现,上层消费阶层居住在别墅社区或高级住宅区的比重达到11.9%,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不足5%);中层、中上层及上层居住在普通商品房小区的比重相当,比重在13%-16%之间,中下层及下层比重有所下降,比重在4%-7%之间;中下层、中层居住在单一或者混合的单位社区比重为14%,略高于其他消费阶层(占比9%左右);下层居住在新近由农村社区转变过来的城市社区的比重达到64.0%,明显高于其他消费阶层(35%-40%),这反映了不同消费阶层的居住社区存在分层现象。

3.汽车拥有率存在明显消费分层现象,汽车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比较不同消费阶层的汽车拥有率发现,目前汽车已经在中上层、上层消费群体中普及,中上层的汽车拥有率达到72.4%,并主要以国产汽车为主流,上层的汽车拥有率达到100%,其中进口汽车占比61.2%,约20%的上层消费群体已拥有两辆汽车,而中层及以下消费群体的汽车拥有率远低于中上、上层消费群体,汽车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因其一次性售价较高并且日常消费费用也较高,近年来,广州又实施“限号”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使用门槛,诸多因素影响下,广州居民家庭汽车拥有率存在着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

四、大城市居民消费趋势判断

(一)生存型消费处于结构升级阶段,发展型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生存型、实物型消费支出占比趋于稳定,食品、衣着等刚性消费支出占比将经历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城市居民家庭对消耗性消费品的追求开始从量的满足到质的追求阶段,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调查数据显示,“食品安全问题”被列为当前我国存在的最重大社会问题前三位,也反映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旅游、文化等发展型消费、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较小,发展型消费支出在不同消费阶层的占比差异明显,目前下层消费者受收入水平及购买力的限制,这类消费支出很小,中层、中上层及上层这类消费需求正逐步提升,也侧面反映出这类消费的发展潜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观念改变有望继续升温成为持续消费热点。由于受中国传统重视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及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渠道,教育普遍受到城市居民家庭的重视,教育仍将持续成为城市家庭中的重要支出部分,提供更加多样化或者丰富的教育产品及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发展,有利于释放城市居民教育消费潜力。

(二)耐用品消费进入“大众消费”阶段,追求高品质、个性化趋势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日常家庭耐用品已经不存在阶层区分标志的意义,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品拥有率普遍较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其在拥有量上没有层级区分意义,但在品质方面依然存在消费分层意义,也体现出这类家庭耐用品的消费需求特征,如彩色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消费差异,只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类型或者展现差异化的产品路线才能激起新的消费热点和跟新换代的消费趋势,这也是我国家庭耐用品消费升级的主流方向。手机作为现代社会进行工作联系和社会交往的必备设备,智能手机相对于传统手机,满足创造通话、微信、视频等多样化的社交功能和体验功能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在不同消费阶层中得到快速传播和普及,说明信息消费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特点。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满足创造新需求,引领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微波炉”、“洗碗机”、“面包机”等耐用品,虽然售价不高,这类产品的普及率还较低,这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升级和消费引导宣传的加大,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关注和使用。综合分析,城市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已经实现“大众消费阶段”,并趋向于追求品质、个性化方向发展,也印证了消费行为从大众化、排浪型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三)城市居民自有住房拥有率较高,住房消费存在结构性需求

居住是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中的一个巨大支出,住房不但是一个消费品也同时是投资品。从数据显示,广州城市居民自有住房拥有率较高,但仅从自有住房拥有情况等指标也难以预测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情况。但是从消费分层角度来看,不同消费群体的自有住房所在地及居住社区类型显示出一定的消费分层特征,住房消费也体现了阶层之间的区分性。由于大城市流动人口多、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住房需求存在,同时住房区位差异以及住房兼具消费品与投资品功能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大城市住房消费依然存在结构性需求,城市住房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等使得购房需求释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城市居民汽车拥有率群体差异大,汽车消费潜力依然较大

汽车是家庭消费品的“大件”,不仅体现在其一次性售价较高而且体现在日常使用成本更高的方面,在城市居民家庭中汽车拥有率表现出消费分层的特征,中上、上层消费者拥有率明显高于其他阶层,可见汽车的消费潜力还较大。随着汽车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汽车车型的日益增多,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居民考虑购买的家庭耐用品,汽车的普及率将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大城市地铁、BRT等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出租车、网约车等多样化的出行方式,以及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小汽车“限购”等政策推出,也会影响消费群体对汽车即时购买,延缓部分潜在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引导消费者向绿色消费转变。

[参考文献]

[1]宗成华,宋万杰,马世猛.中国低收入地區居民消费特征研究——基于ELES模型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6(7):85-90.

[2]梁雷元.新疆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等级消费特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4):97-99.

[3]赵周华,王树进.农村居民生命周期消费特征及其区域差异[J].人口与经济,2018(2):48-56.

[4]易行健,菅倩倩.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实证检验[J].消费经济,2019,35(2):3-12.

[5]辛良杰,李鹏辉,范玉枝.中国食物消费随人口结构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4):296-302.

[6]辛良杰,李鹏辉.基于CHNS的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特征——兼与国家统计局数据对比[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75-84.

[7]蒋红云,尹清非.我国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企业经济,2018,37(9):42-52.

[8]余凤龙,黄震方.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7,37(1):205-211+224.

[9]宫兵兵.皖江城市带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2):200-204.

[10]员宁波,陈淑珍.青年群体网络消费特征及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5(7):15-19.

[11]毕巍强,岳琪,曾诗鸿.居住成本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市城乡居民居住支出占比的分析[J/OL].价格理论与实践:1-4[2019-06-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010.f.20190603.1114.002.html.

[12]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13]林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47(4).

[14]张琼琼.成都市城市居民消费分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5]张翼.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消费倾向——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J].社会学研究,2016,31(4):74-97+243-244.

[16]林春玲.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J].广东社会,2011(4).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州
An Illustrated Timeline of Inventions and Inventors in the 1880s
2020达亿瓦秋冬时尚秀在广州举行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