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2020-04-09 04:41徐磊磊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字义识字汉字

徐磊磊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桥梁。汉字是古老的表意体系文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故事,如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使得每一个汉字如同生命般鲜活起来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识字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读图识字

“字之初,本为画。”大圆代表“日”,两道弯弯代表“月”,这些远古的文字,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结晶。图像传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图像文字系统,若不记忆利用,就浪费了祖先所赐的丰厚文化遗产。事实证明,对于汉字结构、字源的解说越深入,学生越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汉字。

在讲述“人”时,我们可以按照古人的习惯,将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四个阶段,即:巳、子、人、老。巳(婴儿期),多么像一个新生的大头娃娃呀!由此衍生出“包”(娃娃尚包在母亲的身体里),“妃”(为君王生育孩子的女子)等汉字;子(孩童期),这时候的孩子还不会独立行走,只能两手触地爬行,是一个不独立的小人儿,由此衍生了“仔”(站在大人旁边的小孩子),“呆”(需要大人用两只手从腋下扶着、抱着)等汉字;人(长成期),长大后,人的双脚能稳稳地站立在地上,有了独立行为能力,由此衍生出“太”(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头上),立(一个人站在地上)等文字;老,人老了以后需要他人搀扶,衍生出了“孝”(照顾老人的孩子),“考”(老人拿着拐杖,在推敲事情)……当学生对“人”的基本框架搭建好以后,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内容画成一个树状的思维导图,不断研究,让这棵“人字树”长得蓬蓬勃勃。当然,对于汉字里的植物、动物、兵器、神灵等,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建构这样的思维导图,让汉字形成一个个体例,在学生的头脑里“茁壮成长”。

二、对比识字

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而掌握字义又是汉字教学的重中之重。汉字中存在了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从“字义”这个源头进行梳理,学生难免会张冠李戴。因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汉字字义的教学,解析每一个部首所隐含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同音字“和”“合”时,教师不妨出示其古文字,让学生对比着看,“合”的上下两部分非常形似,表示口上有一个盖子,有“合适”“吻合”的意思。再看“和”的左边为禾苗,右边为嘴巴,意为禾苗成熟了,可以大饱口福,这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因此,“和”有“祥和”“和气”之意。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具象化了,字形、字义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动,一个个汉字都幻化成了跳动的音符。

三、纵向识字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异。如何从构字的逻辑上,重建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把已经变形的“汉字偏旁”重新放回图像脉络,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整理出一个又一个系列的汉字图谱,教学其中一个,即能捞起其中的一串字来,这也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以“心”字为例,探究“心”字的演变过程,看看心字作为偏旁都有哪些规律性的变化。在金文中,“心”像人体内椭圆形的心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象形字。心字作为构字部件偏旁时,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比如:1.变成“心字底”,只要把“心”字写扁一点,就可以直接和其他的字组合(思、想、念)。2.变成“竖心旁 忄”,这个变化比较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想为什么把“心”字变成“忄”。通过书写、比较,学生能感悟到这完全是为了书写的美观,符合汉字“方块字”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汉字有很多:情、愉、怕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起点和萌芽期,只要我们遵循汉字规律,引领学生向汉字源头处漫溯,一定能让中华文化透过一个个方块字,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字义识字汉字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识字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
《孙子·计篇》字义探微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