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一期我们提到的那个重要的笔记本吗?这次我们不再讲它收集和记录信息的作用了,我们要正式着手制作读书笔记了。
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读书笔记,少年时代的书虫也做过,那是一次很失败的体验。
第一个失败之处,是我选择了《红楼梦》作为阅读的对象。上次我跟同学们说过,如果想要培养阅读的兴趣或者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请从一本薄一点儿、容易一点儿的书开始,其教训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个失败之处,是我决定抄录《红楼梦》里所有的诗词。可想而知,这个任务有多么的枯燥、机械和繁重。总之,那本漂亮的笔记本还没有写满三页,我就彻底放弃了这个计划。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读书笔记的想法都是“太麻烦了”“坚持不下来”“这么做没啥意义”“就算我真的抄完了,但密密麻麻的字我也不会去看第二眼”等。还有一些做过读书笔记又放弃的同学跟我说,挖空心思去写读书感想真的太累了,一想到要写深刻的道理、动人的体会,就不想阅读了。
后来,在读过更多的书,与更多的朋友聊过阅读之后,我恍然大悟:为什么一定要写深刻的道理呢?为什么一定要那么系统而完整地摘抄呢?我是笔记的主人,我为什么不自由地记录自己真实的、碎片式的甚至肤浅的臆想呢?就算是最简单的记录,也会有所收获。而且,在刚开始,把记笔记这件事坚持下去,比记录了什么更重要,只有坚持下去,它才能在几年或几十年后发挥作用。
比起“《×××》讲述了……,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教学式的笔记,同学们可能更容易接受这样的:
2020年3月7日,我看了《×××》,这本书很有意思!
很像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一句话写作,但别小看这一句话,它记录了这一次的读书体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记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主人公、自己阅读的环境等。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重点,用一句话简单提及,也能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印象。
摘抄是做笔记很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讀书笔记之所以珍贵而有效,就在于它是亲笔书写的,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书写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谁也不想在上完一天的课,做完好几张卷子之后,还要趴在那抄写很多文字。所以写读书笔记一定要简洁、要速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将认为值得摘抄的部分作个记号,比如夹个纸条或直接折页。等读完整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翻找,严格筛选要摘抄的内容。通过比较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和主观喜欢程度等,选出最精华的一句或几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就重读了三五遍,思考了好几回了。
记住,一定要摘抄你感兴趣的文字,而不是你觉得高深又难以理解的部分。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不厌其烦地抄录和再读。
我们阅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在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做读书笔记,是记录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研究作者在想什么。所以,在记录感想的时候请默念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别担心别人看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会怎么想,那样做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开始装饰自己的想法和文字。而写下自己真正的心声,会让笔记更有个性、更有内涵。哪怕只有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这记录也是有意义的。
别为了偷懒,就说“没什么可写的”。无论如何,先拿起笔,思考一下,也许只会写一句“×××真的挺勇敢的”。但为了避免以后自己看到这记录又想不起书的内容,你可能还会接着解释一下这个人如何勇敢、为什么这样勇敢等,不知不觉就把感想全写出来了,笔记因此变得丰富、充实。
从没什么可写,到一句话、一段话,读书笔记就是这样给我们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