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伟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2018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4个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提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尤其是涵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精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点——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促成科学劳动理想信念的形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成效——引导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育科学劳动价值理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育科学道德观念、丰富教育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一学校教育的首要课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2],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总体部署。
培育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念、涵蕴劳动素养、掌握劳动技能、富有劳动精神,担当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横向上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培养笃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劳动技能与习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观念的核心和精髓,决定着劳动理念态度和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培育。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4]。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需求。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正是通过劳动取得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更要践行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续写更大的世所罕见的“奇迹”。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为时代引领、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实践特色、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价值归宿的精神特质,表现为“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具体形态。劳动精神是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砥砺奋进、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核心内容是“斗争精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劳动技能与习惯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必备劳动技能,养成“尊崇劳动、勇于创新”的劳动习惯,成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有尊严有教养的新时代公民。劳动技能与习惯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在追求民族梦想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载体。
纵向上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适应转变阶段。加强职业能力规划引导,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个人劳动基本技能训练为重要内容,以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为主要形式,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崇高的劳动情感,自立自主的劳动习惯和日常生活技能,养成自律利他勤勉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开展专业教育,以实验实训为依托开展职业劳动知识技能训练、劳动素养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以专业见习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科学的劳动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使命感。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培育劳动意识,以创新创业为载体开展创造性劳动为重点,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厚植科研兴趣,发展创造思维,形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和科学的劳动素质,具备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
培育劳动精神和培育劳动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各层级、教学各环节,校内治理各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5]。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主要载体,也要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这个目标来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按照新时代的德育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德,这是劳动教育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载体,是培育“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有用人才的忠实践行。
新时代,劳动精神表现为崇尚劳动乐于奉献的时代担当、善于劳动坚定中国道路的价值自觉、乐于劳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勇于劳动攻难克艰的斗争精神,这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要求,是推动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些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以升学为唯一目标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到大学后存在角色转换困难,出现心理健康危机、学习危机和生活危机,呈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宅男”“腐女”“啃老族”等现象,无不是缺乏劳动精神的体现。现实需要我们在做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教育体系设计的同时,更要做好因中小学缺乏劳动教育而出现不适应校园生活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再教育,使其快速提振精神、聚焦根本任务,做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在新时代培养劳动精神,尤其要弘扬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征程中形成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人民情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信念、“敢教日月换青天”的高尚品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节操守。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延绵至今而不绝的基因密码,是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所展现的精神特质。
劳动品德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是劳动者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劳动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在当代主要表现为“对党忠诚、坚定信念”的政治品格,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修养,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敬业风范,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做为祖国和人民默默奉献的职业人和敬业者;“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创新精神,潜心钻研砥砺前行,做创新创业的开拓者和示范者;“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鞠躬尽瘁艰苦奋斗,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筑梦者。劳动品德将劳动者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将劳动者的理想与国家的理想统一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建设者、捍卫者。
以劳动价值为引领的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素质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劳动知识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劳动的基本知识,既包括基本的劳动知识,也涵盖各学科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教育由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进行,专业劳动知识则有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劳动知识是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形成的基础。
劳动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劳动的基本能力,既包括基本的劳动能力,也涵盖各学科专业发展的相关能力。这既需要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的倾心传授,更需要专业老师的悉心提点。劳动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劳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样反过来,劳动能力提升后也促进劳动知识的习得。一定的劳动能力实践锻炼集聚就会形成劳动素质。
劳动素质是指劳动者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了解和掌握与劳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策略,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与劳动有关的基本素养呈现。
当然,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素质是在一定的劳动价值引领下形成和发展的。在当代,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劳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劳动价值的引领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更要一以贯之聚焦劳动价值,围绕劳动价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弘扬践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念,要按照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构建螺旋式上升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完成劳动教育任务。
在劳动教育内容上,要构建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品德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四项内容相融相合、互促互进的课程体系(如下表)。
劳动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增强劳动核心素养,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四个自信”。
劳动品德教育:加强劳动品德教育,养成“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等社会主义劳动品德,诚实劳动合理取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引导学生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劳动技能教育:把劳动教育与基本生活(学习、工作)技能训练、专业实践实训等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所需的劳动人才。结合校内的专业课,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制作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见习等等来增长学生的劳动技能。结合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公益活动、社会生产劳动和其他的社会实践类活动,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
劳动习惯教育:加强劳动习惯教育,养成爱惜公物珍惜资源的生活习惯、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锐意探索精益求精的科研习惯、忠于职守讲究效率的工作习惯等基本习惯,形成一种自觉劳动的行为。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续表
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学16881理论劳动关系学16881理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6881理论职业安全与卫生16881实践社会调查统计方法16881实践国际劳工标准与企业社会责任16881实践专业实验16161实践创新创业16161实践劳动习惯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16881实践工会法和工会组织16881实践经济法概论16881实践薪酬管理16881实践社会实践16161实践校内劳动岗位锻炼16161实践
在劳动教育路径上,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主导、学科专业课程融合、校园文化熏陶和实践活动感悟四种途径相融相合、互促互进的路径体系。
1.劳动教育课程主导。制定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编写劳动教育教材,推进劳动教育示范课程建设;开发线上劳动教育资源教学库,建设线下劳动教育实训场所;积极探索开设《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独立课程,列入培养方案、编入教学计划、计入课程表。该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类,理论课部分在第一课堂完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课部分在第二课堂完成,由教务处统筹,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采用值日生和劳动周方式,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学校资源,创建联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指导二级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渐次开设《劳动哲学》《劳动伦理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教育学》等一系列“劳动+”课程,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探讨,丰富劳动知识,提高劳动理论素养,增强劳动价值认同。
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开课之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劳动观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劳动教育的专题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感知劳动魅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开展“大国工匠”等专题教育,感知中国发展“奇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开展“劳动价值观”等专题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开展“智能创造”等专题教育,激发创新劳动激情;在《形势与政策》中开展“时代楷模”等专题教育,担当新时代重任。
积极打造劳动教育社团品牌,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研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勤工助学典型,在学生中形成促劳动、爱劳动,善劳动的良好氛围。以座谈会、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阐述,结合时代主题和生动案例提升学习效果。
2.学科专业课程融合。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设计,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持“四个回归”,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调整完善人才培养设计,充实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
积极挖掘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如文科类专业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调查、理科专业的实验统计、工科医科专业的实训实操、艺术学科的作品创作等,实现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要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专业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融合专业课程,在课程学习中适时适当适度融入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学生在培养专业素养过程中,锤炼劳动意识、培育劳动情感、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
3.校园文化熏陶。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引领和校园文化中,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整合媒体力量,加大宣扬传播力度,传承大学精神。每一所大学都是在如歌的岁月中发展成长起来的,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校园故事,担负着大学精神基因的传承,这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推进楼馆合一,赋予教学楼文化展示功能,如在工科院系张贴“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宣传资料、在理科院系张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宣传资料等,激发学生们的报国热情。组织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激励广大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领会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内涵。
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设定相应主题,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以五一劳动节为节点,打造富有特色的劳动文化节,推出“我身边最美劳动者”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激发学生以“劳动为荣”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邀请新时代先进人物和专业劳动协会的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或到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亲身示范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活动。
4.实践活动感悟。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作用,升华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结合专业实习实训。以实验实训课程、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为抓手,在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建立劳动技能证书资格认证制度,让学生获得技能技巧,培养劳动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纪律意识,提升劳动素养。
结合校园环境治理。实行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在校内道路、食堂、图书馆、公共区域设置卫生责任区,由学院分区包干,配合物业每周对各自包干区域进行卫生清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共创文明校园。做好“文明宿舍”创建,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创造整洁、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加学生劳动意识,养成勤于劳动的良好习惯,建设内务整洁、秩序井然的宿舍育人环境。
结合校内治理。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逐步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大与后勤管理部门、图书馆等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勤工俭学磨炼自身意志,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结合志愿服务。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服务项目,每月公布志愿劳动服务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并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劳动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志愿劳动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机智灵活的保障体系。[6]
1.组织保障。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组建党委领导、校长主管、分管领导协调联动的劳动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党政会议要制定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劳动教育工作状况,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各二级教学院系也要相应成立相关机构,确保劳动教育落实落细。
2.队伍保障。构建专职教师队伍。鉴于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刚刚起步的实际,从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专业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辅导员等校内教师中遴选一批专职负责劳动课程的教师,具体从事劳动知识的讲授、劳动技能的训练等工作。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培养,按照劳动教育的内容,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开展集中培训,迅速形成高质量的专业师资。加强实验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构建闭环评价反馈体系。
4.经费保障。加大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预算科目,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劳动教育与实践、师资培养与培训、表彰奖励等所需费用。积极拓展教育资金筹措管道,引进社会资金,建立持续投入的良性机制。
5.条件保障。建立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拓展校内劳动实践项目,结合“五一”等时间节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锻炼,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锻炼;立足专业特点,结合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劳动教育活动,拓展劳动教育阵地,形成多渠道、多时空劳动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