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1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2020-04-09 10:10姚瑶赵丽萍周红霞葛婷婷张林刘宇立朱国琴徐锦雯刘洵薇吴晴成芸杨玲云安娜葛令清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阳性菌埃希菌革兰

姚瑶 赵丽萍 周红霞 葛婷婷 张林 刘宇立 朱国琴 徐锦雯 刘洵薇 吴晴 成芸 杨玲云 安娜 葛令清

214023 无锡,无锡市儿童医院儿肾内科

泌尿道感染指细菌、真菌等病原菌在泌尿道异常繁殖,同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引起的泌尿道急性或者慢性炎症。在儿科,泌尿道感染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一部分患儿合并尿路结构异常,如膀胱输尿管反流,该疾病使患儿容易出现肾盂肾炎,是儿童泌尿道感染后肾脏疤痕形成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5%~10%的患儿因反流性肾病而最终走向终末期肾病[1]。临床上,较小年龄的患儿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常以全身症状或其他系统症状就诊,导致该病早期诊断较困难,易漏诊、误诊。因此尽早明确诊断,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是临床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方法。但随着目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也日益明显,导致耐药性明显上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 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无锡地区泌尿道感染患儿的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 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6例(38.5%)、女性617例(61.5%),男女比例为1∶1.6;<1岁患儿577例(57.53%)、1~3岁患儿229例(22.83%)、4~6岁患儿107例(10.67%)、>6岁患儿90例(8.97%)。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泌尿道感染诊断标准,即离心尿沉渣白细胞>5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中段尿培养革兰阴性菌菌落数>105CFU/mL,革兰阳性菌菌落数>104CFU/mL[2]。

二、方法

所有纳入患儿均进行尿培养。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在征得家属同意下一般采用导尿法留取清洁中段尿,若家属不同意导尿,则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外生殖器及尿道口,等待患儿排尿(此时告知家属不得留取沿臀部流下的尿液),弃去前段尿,留取清洁中段尿,直接排入尿培养瓶中,及时送检。临床医生对尿培养结果回报进行评估,若认为结果可疑污染,则会再次动员家属导尿留取尿培养。对于幼儿及幼童同样采用生理盐水清洗留取清洁中段尿(方法同婴儿)。而对于青春期患儿,则采用晨起空腹0.5%聚维酮碘消毒外生殖器及尿道口,消毒时女性分开大阴唇,男性外翻包皮,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嘱其排尿,同样弃去前段尿,留取清洁中段尿,直接排入尿培养瓶中,及时送检。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三、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临床上诊断单纯泌尿道感染138例(13.76%),合并其他疾病865例(86.24%),所有泌尿道感染住院患儿均有发热表现。主要合并症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3例(50.15%)、尿路结构异常337例(33.60%)、下呼吸道感染156例(15.55%)、脓毒症94例(9.37%)、腹泻病85例(8.47%)、肝功能异常33例(3.29%)、败血症30例(2.99%)、急性胃炎24例(2.39%)。其中部分患儿同时合并两种或以上合并症,居前4位的是:83例(8.28%)同时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尿路结构异常;29例(2.89%)同时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脓毒症;21例(2.09%)同时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脓毒症及尿路结构异常;21例(2.09%)同时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病。

二、检出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耐药率

1.检出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1 003例泌尿道感染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91株,检出率19.04%。在191株尿培养阳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11株(58.12%),其中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5例(39.27%)、铜绿假单胞菌16例(8.38%)、肺炎克雷伯菌10例(5.24%);革兰阳性菌共78株(40.84%),其中最多见的是屎肠球菌,共43例(22.51%);此外真菌培养阳性2例,占1.05%。(表1)

表1 100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检出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2.不同尿路结构情况 患儿之间的病原菌差异分析,无尿路结构异常者尿培养阳性菌株共138例,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6例(40.58%)、铜绿假单胞菌10例(7.24%)、肺炎克雷伯菌7例(5.07%);革兰阳性菌居前3位的为屎肠球菌32例(23.19%)、鹑鸡肠球菌11例(7.97%)、粪肠球菌7例(5.07%)。伴有尿路结构异常者尿培养阳性菌株共53例,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9例(35.85%)、铜绿假单胞菌6例(11.32%)、肺炎克雷伯菌3例(5.66%);革兰阳性菌居前3位的为屎肠球菌11例(20.75%)、粪肠球菌5例(9.43%)、鹑鸡肠球菌3例(5.66%)。无尿路结构异常者与伴有尿路结构异常者的主要病原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6,P=0.759>0.05)。

3.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选取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前3位的病原菌做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4株,占58.67%。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及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均在55%以上。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表2、3)

表2 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3 常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讨 论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血行感染及病原菌上行性感染为常见的感染途径,其中上行性感染为主要途径。本研究表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男女比例为1∶1.6,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这主要由于女孩尿道较短,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细菌容易逆行到膀胱,并且女孩的尿道口距离阴道及肛门比较近,容易造成细菌上行感染。本研究发现3岁以下婴幼儿患病率达80.36%,发病率明显高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且又以小于1岁为主(57.53%),这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3-4]。

儿童泌尿道感染临床症状特异性较差,婴幼儿常以全身症状或其他系统症状为主,容易被误诊、漏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6]。本研究发现,泌尿道感染患儿中合并呼吸道感染者高达65.70%,且均有发热表现,因此对于以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且有发热的患儿,尤其是婴幼儿,临床上应注意泌尿道感染可能,及时留取尿标本,避免漏诊、误诊。此外研究还发现有9.37%的患儿合并脓毒症,8.47%合并腹泻,3.29%合并肝功能异常,2.99%合并败血症,说明患儿发生泌尿道感染后自身免疫力降低,容易造成感染扩散至全身,若不能早期诊断,极易可能出现感染扩散加重、病情迁延不愈等。

此外需要重视的是,泌尿道感染患儿合并有尿路结构异常者高达33.60%,与黄楚君等[7]的研究报道接近(34.03%)。其中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尿路畸形,在健康儿童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为1%~2%。尿液从膀胱至上尿路的异常反流可导致反复泌尿道感染,从而引发反流性肾病,最后可导致肾功能不全[8]。2015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儿童尿路感染指南指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超声检查异常、既往发生尿路感染、有输尿管反流家族史及治疗依从性差均为泌尿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初患泌尿道感染后6~12个月复发率达30%,30%泌尿道畸形患儿以泌尿道感染为首发表现[9-10]。因此临床上要重视泌尿系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如治疗不规范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形成肾脏瘢痕,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徐虹等[11]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议对于首诊伴发热的泌尿道感染患儿,可先行泌尿系超声及核素肾静态扫描检查,若结果异常,则需进一步逆行尿路造影检查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能。

本研究中泌尿道感染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见(39.27%),与国内外文献的报道一致[7,12];屎肠球菌检出率(22.51%)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位居第二,高于王凌啸等[13]报道的宁夏地区感染率(12.36%);真菌培养阳性2例,占1.05%。该研究表明泌尿道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仍为常见菌,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导致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中,超过80%的大肠埃希菌具有P菌毛与I菌毛,因此,这类菌又被命名为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其细胞表面的伞状物质和P、I菌毛均有与尿路上皮细胞牢固黏附的作用,故而可导致上行性细菌感染[14]。另外需注意的是,我院屎肠球菌检出率高。目前的研究已发现,在导致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前有所下降,而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7,15-17]。本院研究结果也符合这一趋势。屎肠球菌检查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分析其原因:(1)由于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再加上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侵入性诊疗方法的应用增多等,使患儿对肠球菌属更为易感;(2)近年来重视中段尿培养检查,但婴幼儿留取尿液标本较难,尤其女婴的尿道口距离肛门较近,标本留取人为因素较多,因留取方法不当导致标本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在对不同尿路结构的两组泌尿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析发现,两者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的主要致病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这与既往研究报道不一致,黄楚君等[7]发现泌尿系结构异常患儿的粪肠球菌阳性率高达65%,远远高于本研究结果。

在对耐药率分析方面显示,对于大肠埃希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按耐药率从低到高分别为: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均为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1%、头孢替坦5.63%、妥布霉素11.27%、头孢吡肟14.08%、头孢他定23.94%、左旋氧氟沙星28.17%、庆大霉素29.58%。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60%以上,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91.55%,与Al-Mardeni等[18]的报道接近,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几率为58.67%,低于国外文献报道(89.2%)[19]。因此广谱青霉素类、一代头孢、头孢曲松不适宜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引发的泌尿道感染的一线药物,而碳青霉烯类虽然耐药率低,但价格昂贵,容易引发条件致病菌感染,因此亦不宜作为普通感染者的首选药物,可作为危重症及复杂病例的首选药物[20]。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虽耐药率低,但由于其为氨基糖苷类药物,存在耳、肾毒性,儿科一般不推荐使用。左旋氧氟沙星在18岁以下儿童禁用。因此,无锡地区由大肠埃希菌引发的泌尿系感染首先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二、三代头孢及呋喃妥因,危重症及复杂病例可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分析显示,肠球菌(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均在55%以上,其中居前两位的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及青霉素G耐药率亦较高,均在75%以上。而肠球菌(屎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但对于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耐药率低,鹑鸡肠球菌却存在较高的耐药性(81.25%),这是需要临床医生注意的一点。因此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泌尿道感染患儿不应以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为首选药物,虽然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无耐药,但因其价格较贵,且属特殊级抗菌药物,一般不作为首选,而万古霉素对于鹑鸡肠球菌存在较高耐药率,且具有耳、肾毒性,因此呋喃妥因可作为无锡地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儿的首选药。

综上所述,泌尿系感染属于儿科中常见疾病,应重点关注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发热而就诊的患儿,尤其婴幼儿,及时留取尿液进行检查;同时应重视泌尿系超声及影像学检查,以免遗漏尿路结构异常的患儿,防止造成患儿久治不愈、引发严重并发症等。近年来肠球菌检出明显增加,应重视中段尿培养,采用正确的留样方法,在采集尿培养的同时,根据当地资料总结经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尽可能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猜你喜欢
阳性菌埃希菌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2018—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价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县级医院2016年至2018年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一起家庭食物中毒事件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