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并创新课堂提问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充分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尽可能地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心体验,转变他们对数学课的态度。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对策
目前,大部分教師依旧严格地控制着提问的主动权,把控着提问的整体节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受,阻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将课堂提问面向班内的所有学生,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不同程度来分层次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进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进行自主地思考,逐步提升其思维品质。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提问,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
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从学生的现实世界出发,合理地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在课上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新授知识的陌生程度,便于学生自觉地联系以往的经验对具体问题展开思考,推动学生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迈出提高提问环节整体质量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精心地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获取问题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在校生活来设计一些贴近日常的计算问题。师:“咱班有49名学生,现在给每名同学发13朵小红花,老师需要准备多少朵小红花才足够呢?”其次,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展开了不同方法的估算。生一:“49×13≈50×20=1000(朵)。”生二:“49×13≈50×15=750(朵)。”生三:“49×13≈50×10=500(朵)。”最后,通过生活化的提问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种不同的估算策略。
二、针对不同学习程度分层进行提问,促进学生数学技能得到共同进步
学生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是由于自身的接受能力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教师不能仅重视学优生的课堂表现,也要给基础差的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要针对班内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次设计问题,将提问活动面向所有学生,使学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相应难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让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能得到充分锻炼,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技能得到共同的进步。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首先,教师提前准备了一张平时买菜的购物单,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土豆:3.7元;蒜薹:8.6元;西红柿:4.5元:茄子:5.9元;鸡蛋:20.3元。其次,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提问。基础性问题:买蒜薹和茄子共花了多少元?巩固性问题:鸡蛋比西红柿贵所少钱?拓展性问题:请你们根据这张购物清单,提出一个关于小数加法或者减法的问题,并计算出结果。最后,处于每个层次的学生的计算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
三、对课堂上的回答及时地进行评价,丰富学生回答体验,提高学习热情
评价也是提问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有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提问环节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和回答进行恰当地评价,评价内容尽可能地以激励性话语为主,逐步增强回答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转变学生对数学提问的消极态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 “加法交换律”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56和56+12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和区别。其次,学生通过对式子的观察得出两个加数都是12和56,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和不变。通过课上与其他同伴的讨论和思考逐渐获得相应的运算定律。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师:“你们真是发现定律的小数学家!你们都是最棒的。”学生的内心产生了获得肯定的喜悦感,增强了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功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参与提问活动的热情。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把握问题难度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共同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群英.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57-559.
[2]魏庆莉.巧用课堂提问培养新时代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