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特色研究

2020-04-08 15:35汤群群
小城镇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闵行区空间布局乡村振兴

汤群群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乡村的发展历程的追溯,归纳出传统村镇的特色是自然环境、产业作物、历史人文、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反映到空间形态上,形成了向阳亲水的居住理念和质朴实用的审美情趣,最终演化为灵活自由的村落布局和绞圈房子、大院民居、商街民居等多种民居类型。这些民居进化出适应上海地域环境的乡土特色,影响了当代的乡土民居,有望在将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传统乡村特色的传承提供支撑和引导。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特色;空间布局;乡土元素;闵行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1.01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1-0106-010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Rur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Rural Spatial Layout and Characteristic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TANG Qunqun

[Abstract] By tracing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in Minhang distric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owns are the produ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dustrial crops, history and culture, lifestyle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spatial form including the facing south and water dwelling concept, as well as simple and practical aesthetic taste. And it eventually evolves into flexible and free village layout, four prism courtyard dwellings, multiple courtyard dwellings, commercial street dwellings and so on. These dwellings, which have evolve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dapting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influences the contemporary local dwellings,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upport and guid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fu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haracteristic; spatial layout; local element; Minhang District

引言

我国的乡村在经历了农村供养城市的缓慢城镇化阶段、农村追赶城市的快速城镇化阶段之后,正逐步从速度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针对这一趋势,我国提出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将焦点由城镇转向城乡并重,从而使乡村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乡村的定位更加准确,对乡村的价值认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将乡村视为落后的代表、城市的附庸,而是认识到乡与城市虽然禀赋各异,但并无高下之分,是基于不同生产方式而形成的聚落形态和人类文明[1]。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一方面通过发掘和保护乡村特色,捍卫乡村记忆,保留农耕文明的基因和文化多样性,进而增强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村民的凝聚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2]。正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将提炼的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为未来乡村风貌的引导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其传承传统建筑风貌和地方特色;还可以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可以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人才和产业入驻,为乡村特色的保护和活化提供资金、人才和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形成乡村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上海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域,闵行区作为上海市横跨冈身带、黄浦江的近郊区,区域内村镇数量繁多、类型丰富,所面临的“特色危机”问题也很具有代表性:由于大量的填河筑路,原本以水乡湖荡为特征的自然风貌逐渐消失,自然有机、沿河生长的村落格局也被多条城市道路切割重组。大量的乡村建筑混搭上一些现代元素,被粗暴翻新;没有翻新机会的老宅则面临着物质空间不断老化的问题。在进行遷村并点和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由于缺少特色化的规划和设计,往往个性平庸、面目模糊,难逃千村一面的命运。

在众多乡村特色之中,空间形态既是自然环境、产业作物等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又是历史人文、集体回忆的重要载体,还是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堪称是最直观、最具代表性的乡村特色。而且空间形态又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现存的文物古迹可以相互印证,较为真实而客观,地域文脉的延续也较为清晰。此外,空间形态特色的传承和深化也在后续乡村振兴规划和建设中最具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可以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突破点,进而演化成乡村的“符号”和 “名片”。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乡村的空间形态,即空间布局和特色建筑元素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典型村落选取—村庄肌理调研和归类—建筑普查—建筑比对和归类—典型建筑建档入库—元素符号筛选等步骤进行,通过对闵行范围内地方志、江南范围内村镇发展研究等文献资料的解读,分析乡村的发展过程并根据其背后的歷史根源和影响因素对其分类。同时根据古代舆图方志、近现代地图、1948—1966年遥感影像图、现代卫星影像图,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村、保留村等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研究分析,选取典型村镇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村落空间格局、街巷肌理与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村落与河道和街巷的空间关系划分主要的空间肌理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五十年以上历史建筑的资料,普查村镇内乡土民居、大宅民居和商街民居,系统采集代表性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体系、立面形式、装饰细部等要素,建立乡村建筑的资料库。同时通过和与其有渊源的江浙民居建筑比对,归纳出为适应地方乡土环境而演化出的建筑特色。接下来根据乡村建筑元素符号的渊源不同,划分出乡土元素、一般元素和西洋元素。考虑到建筑特色和元素符号延续的完整性,将当代民居对传统特色和符号的继承演变也进行了分析,以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市镇历史和体系

2.1市镇历史

明清以来区域内市镇逐渐兴起,根据其成因可大致分为农耕类、棉纺类、交通类和商贸类。农耕类市镇多位于古海岸线遗迹(冈身)以东,由于沉积土壤肥沃很适合种稻,加之地势较低便于车水灌溉,南宋以后流民纷纷来此垦荒种田,后来逐渐形成了村落,其中典型代表为浦东的农垦中心召楼[3](见图1)。

而棉纺类市镇则多分布于冈身及其西侧区域。冈身上的高田区容易干旱,明代以来便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地,并催生了家庭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这类乡村手工业不但加速了传统农业经济商品化,而且促进了本地牙行的发展,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行商。七宝等市镇便因经营棉花、棉布交易和加工而闻名,成为了重要的集散地[5]。

航运交通也是促成市镇诞生的重要因素。闵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水文地貌,平均每隔300米就有一条河道,“横塘纵浦”的水网格局十分清晰,因而水运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历史上的闵行老街等市镇便是凭借其水运优势,从渡口发展为贸易枢纽和交通大码头[6](见图2)。

除了陈行、杜行这样直接由商贸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外,其他市镇也凭借交通的便利和粮棉交易的活跃促进了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兴盛。明清时期闵行的商业网络逐渐形成,以七宝、闵行老街为中心,纪王庙[8]、诸翟、莘庄、颛桥、马桥等中型市镇为节点的商贸网络[9-11],以棉纺、航运为主要职能,辅以米粮贸易。

2.2村镇体系

在商业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闵行的村镇体系。村镇多倚水而建,村庄分布较为匀质,市镇往往集中在河道的交汇处。由于米棉商品经济发达,专业分工明确,特别是棉纺业从事者常需来往于市镇与家宅之间,因此市镇呈现密集分布的特征,各镇之间的距离多在3公里左右,村庄的间距在1公里左右,通过河网相互联系(见图3)。

冈身以东的市镇以米粮交易为主,冈身及其西部则以棉纺交易为主。由于棉纺织业获利更高,且商贸往来更加频繁,所以冈身上的市镇发展更为充分,市镇规模大的高达30~50公顷,规模较小的也有10~30公顷。而冈身以东的市镇规模只有3~5公顷左右(见图4、表1)。

2.3村镇肌理

市镇往往沿东西向的河道而生,市镇规模较小或河道较宽时,多位于河道的单侧特别是北侧,沿河设街,市镇呈“一”字状,如荷巷桥;市镇规模较大或河道较窄时,往往以跨河的桥梁为中心,向两岸发展,形成河道和主街交叉的“十”字状,如七宝;如果主街商铺密集,发展势头旺盛,又会从主街上衍生出多条支弄,形成鱼骨状的街巷体系,呈“工”“丰”字状,如梅陇镇;如果市镇的发展更多的依赖河道,那么会沿着河道发展成为结构松散、形态自由的带状市镇,如杜行;在河网较为密集的区域,街巷往往随河道走势平行发展,形成更为丰富的河街空间,如“丁”字状的召楼(见图5)。与江浙地区的水乡古镇不同的是,闵行的市镇多为建筑直接临水,呈现“水巷”的空间肌理,街巷临水则较为罕见(见图6)。

村落的布局小而分散,也同样围绕河道展开。总体而言河道尺度狭窄、自然曲折,人工改造的痕迹较少。村落多数沿河道两侧布局,少数位于河道一侧;倚靠南北向河道的村落,街巷、建筑垂直河道,前后成列布局;倚靠东西向河道的村落,街巷、建筑平行河道,左右成行布局[13]。

3传统民居特色元素

3.1元素实例

3.1.1乡土元素

乡土元素是指为了更好地适应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逐渐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有别与江浙民居的建筑要素[14]。在屋顶结构方面,最突出的乡土元素是大量民居院落中所采用的拖戗式的屋顶:建筑四面出檐,正房次间上的椽子南北向排列,梢间的椽子东西向排列,相交处在屋面南北两面形成向上翘的“拖戗”,形式美观而大方[15]。墙体的乡土元素也十分明显,外墙为竹戗(枪)篱护墙,采用本地竹子编织而成,可以防风防盗,非常适合上海乡间的实际需要。内饰装修方面的乡土元素也有独到之处,厨房普遍使用三釜灶,在两大灶眼之中设一小灶眼,可以利用煮饭炒菜的余热烧水,是传统农家生态节俭的生活观念的体现。灶台周边墙面常以自制的花砖线雕进行装饰,样式朴拙。此外脊檩的风窠饰有 “方胜纹”,由三至五个方胜套叠而成,中间饰有莲花纹、“和合”字样的铜钱纹,两端以“如意头”收尾,代表了乡民期盼吉祥驱邪的美好愿望。

3.1.2一般元素

一般元素虽然源于江浙或徽派民居,但也是构成本地乡村建筑必不可少的元素。除了拖戗式的屋顶外,硬山、悬山屋顶也较为常见。山墙则较多采用徽派建筑中的观音兜,马头墙则较为罕见。基本上屋顶、山墙、脊饰都崇尚简单,形式灵活,并无定制。虽然在门窗、挂落、梁枋、云板(山雾云、抱梁云)等构件的处理上不乏雕饰精美的实例,但整体风格仍较为朴素。庭院依然延续了这种风格,院内地面以席纹铺砌青砖为主,虽然偶有拼花图案铺地、漏窗等园林要素,但仍以实用为主,并不追求亭台水榭、假山池塘等园林景致。

3.1.3西式元素

上海开埠后,西方建筑风格及其建造技艺逐渐传入城市,进而渗入乡村。商业建筑得风气之先,开始在外墙立面特别是门头、窗户、山墙等构件上采用拱形及其他较为自由奔放的曲线,饰以繁复的线脚和雕刻。这些少量的西式元素与主体的中式元素拼贴混合,又是本地建筑有别于内地建筑的特色所在(见表2)。

3.2元素适用的建筑类别

3.2.1乡土民居

乡土元素广泛地运用于闵行的乡土民居。乡土民居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绞圈房子。“绞圈” 原指木匠采用45 度倒角拼接的方法将矩形的四边接成一圈。绞圈房子则是一座屋顶呈45 度、形似古代量器中的“斗”的合院,结构以穿斗式为主(见图7)。典型的“一绞圈”民居为五开间、四厢房。头埭中间为“墙门间”,二埭正中为客堂,两埭之间为庭心(天井),共同构成了主要的家族公共活动的空间;次间、梢间比中间面宽略小,两侧东西厢房各有两间,皆可住人。绞圈房子可以去掉前埭成为一正两厢三合院,也可以通过并联、串联形成“日”字形合院,在此基础上还能扩展成多进多落的大院,最多可以达到十埭九庭心[17],堪称是家族聚居、相互守望又相互独立的居住方式的一个缩影(见图8)。

绞圈房子是诸多乡土元素中,最能体现对上海當地环境的适应的,是拖戗式屋顶。江浙民居的正房主要采取硬山屋顶,其屋脊明显高于厢房屋脊,甚至厢房屋脊的高度只有正房屋脊的一半,正房的檐口高度也明显高于厢房,显得错落有致;而绞圈房子正房主要采取乡土特色显著的拖戗式屋顶,屋脊略高于厢房,正房厢房的檐口高度一致,整体性强,抗风抗震(见图9)。其次是建筑的布局,江浙民居的天井扁长,深宽比为1:2,建筑通常可在内部走通,对天井的依赖较小;而绞圈房子为了获得更好的采光,便于绿植生长和日常起居生活,天井较方正,深宽比为1:1,这一来就较江浙民居产生了更多的厢房,厢房直接对天井开门,天井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见图10)。从民间的装饰细部也可看出,江浙民居雕镂精美,更富于历史底蕴和审美情趣,绞圈房子质朴简洁,更考虑建筑的实用性。

由于绞圈房子受江浙民居影响颇深(“绞圈”一词便来源于吴语,“墙门间” 在苏州民居中便是指第一进,“埭”在嘉兴便代表“进”),也糅合了大量的一般元素。如硬山屋顶在三合院的厢房及一些辅助用房中也有所使用,观音兜则广泛运用于绞圈房子的正房或厢房,采用对称布局,位于正房的东西两端或者前后两进正房的同一端,形成富于韵律的屋顶或山墙轮廓。建筑色彩上同样继承了江浙民居清新淡雅的建筑风格,木梁、柱仅刷桐油,保持原木色,墙面多以纸筋石灰粉壁,上覆青瓦,地面铺砌席纹青砖,形成粉墙黛瓦的整体效果。

3.2.2大宅民居

大宅民居是财力雄厚的大家族集体生活的产物,在继承江浙大宅的基础上,融合了上海乡土民居的特色,可以大致分为居住型和商住型两类:居住型大宅通过东西向门洞和南北向长廊组织交通,其所采用的多落并进, 正落和边落用夹道(备弄)相连的方式在常熟彩衣堂[18]、杭州梁肯堂宅[12]都有存在;室内雕饰精美,设有山雾云、抱梁云等精美木作。不同之处在于,居住型大宅散落乡间,用地宽敞,所以大宅中轴对称,格局十分严谨,不像江浙大宅往往由于用地的限制而不规则。同时由于周围都是田园风格且崇尚质朴,大宅内院落虽然宽敞,但极少设有假山园林等人工自然的景致,仅在漏窗、拼花图案铺地等细节上流露出设计者的匠心。

商住型大宅多位于街市上,第一进枕河而建,内设码头;第二进和第一进中间为市街,两面开店;后面几进则为住宅,院落尺度较大。这种集合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于一体的格局在苏州的周庄沈厅、震泽师俭堂都有存在,只是闵行的商住型大宅的院落更加宽敞方正(见图11)。

3.2.3商街民居

闵行现状保存较好的商业街道主要有七宝老街、杜行老街、荷巷桥老街等。老街多为背向河道的“内向型”商业街巷,沿街民居多为硬山屋顶,辅以观音兜式山墙,少数建筑还会采用马头墙,悬山屋面则相对较少。立面风貌较为统一,一层多为半开敞式店铺,采用门窗分离的设计,不设排门板,墙面为纸筋石灰抹面,二层则是店家住所,多为木条板墙面,不出挑或者出挑较小,樨头也相应简化。部分商街民居在门窗、山墙等外立面构件上,还大胆地采用了西式元素,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建筑思想。七宝古镇另有一种罕见的滨水型商业街道,建筑亲水且设有披檐,颇具江南水乡民居风韵,只是河道尺度更加宽阔(见图12)。

4当代民居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宅基地等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工业化的影响,适应新的需要的当代民居无论是形态、风貌、材质等方面都和传统民居大相径庭,但又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宅基地形状和规模的限制,当代民居往往借鉴条状的商街民居或者截取绞圈房子的某一埭作为参考:商街建筑上层略微出挑、以窗为主,下层门窗分立,上下层立面材质对比鲜明等特点被某些当代民居所继承;绞圈房子南面轩廊的设置也在当代民居中演化为柱廊而存在,脊饰和阳台上的方胜装饰也是在传统纹样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和提炼(见图13)。就建筑色彩而言,多数当代民居依然保持了淡雅朴素的传统建筑色彩。

5总结和展望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重新认识乡村和引导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乡村空间形态为着眼点,按照空间脉络和时间线索对建筑特征进行历史溯源和解读,认为传统的乡村是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水乡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乡村建筑是传统的耕织生活在建筑上的体现,并对其特色及文化元素逐一阐述。以此为基础,可以对乡土文化建立系统而清晰的认知,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和景观格局的保护和修复、 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整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激活并强化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供助力,促进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的形成。提炼出的空间布局特征和特色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风貌导则的编制提供支持和素材,更好地指导乡村建设,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同时也为后续乡村的发展定位、乡村空间活化和利用、乡村建筑改造与更新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求解决乡村聚落面临的物质环境衰败和文化传统式微的双重困境[19]。

参考文献:

[1]申明锐,沈建法,张京祥,等.比较视野下中国乡村认知的再辨析:当代价值与乡村复兴[J]. 人文地理,2015(6):53-59.

[2]何泰然,陈晓彤.“留住乡愁” 语境下的乡村复兴“三要素”[J]. 建筑与文化,2016(9):230-231.

[3]张乃清.乡间集镇:召稼楼荷巷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6.

[4]上海地位古文化遗址一览表[EB/OL].(2016-12-23)[2019-03-13].https://tieba.baidu.com/p/4911328363 red_ tag=2853639379.

[5]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人民政府.七宝镇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上海市闵行区志编委会.闵行区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7]上海市闵行区档案馆. 闵行老街史料选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8]闵行区区志办公室纪王镇志编纂委员会. 纪王镇志 [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9]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0]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1]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基于空间观点的整体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2]丁俊清,杨新平.浙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與传承(上海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14]大城市乡村振兴实践研讨会[J].城乡规划,2018(5):79-118.

[15]褚半农.禇家塘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6]王海燕.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玄孙女徐大纬:石库门从绞圈房子脱胎出来[EB/OL].(2016-08-09)[2019-03-13].https:// 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 id=26123.

[17]王海松,邹严,宾慧中.庭心与绞圈房子——一种具有朴素生态理念的江南民居[J]. 装饰,2017(3):28-31.

[18]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9]张定青,任思宇.中国当下乡村复兴研究进展[J].建筑与文化,2019(1):68-70.

猜你喜欢
闵行区空间布局乡村振兴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闵行:基层履职须以案为戒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路径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