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 胡智佑 谢军 张学娣 杨文生
摘 要:粮食仓储作为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对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粮食仓储的发展历史及其价值,并对粮食仓储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粮食仓储;仓储管理;仓储价值
Abstract:Grain storag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sperity,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grain storag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its valu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storag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Grain storage; Storage management; Storage value
中图分类号:TU249.2
仓储粮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对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而言,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重视。在古代仓储制度建立之初,统治者就十分重视落实保管者责任。管仲是我国最早对粮食仓储理论的建立者。《管子》称:“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康不盈,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精辟论述了粮食仓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粮食仓储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古代粮食的“仓”与“储”
粮食仓储的定义是指通过仓库对粮食进出、储存、保管以及相关活动的总称,其中“仓”指用于储存粮食的建筑物或容器,“储”指对与仓房中粮食相关的管理活动。在古代粮食仓储被誉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如地上最早的地上粮仓是距今7 000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杆栏式”粮仓,而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则是甘肃汉代的“大方盘”粮仓,比较宏大的则是隋唐时期的洛口仓;地下粮仓由地下窑衍生而来,最早出现在汉代,到隋唐时期获得较大发展,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是隋唐时期的含嘉仓,比较大的则是隋朝的“回洛仓”;而目前使用时间最久的古代粮仓是清朝1882年建立的“天下第一粮仓”丰图义仓,至今还在使用。
相对粮“仓”的发展,粮“储”的发展则更为完善,并形成了积储备荒、积储备战、积储安民的粮食仓储文化和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常平仓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收购和销售粮食来发挥储备的调节功能,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与现在中央储备粮的功能类似。魏晋隋唐时期的义仓制度,就是民众主导经营,发动社会基层力量,鼓励全民储备,弥补了国家粮食储备布局和结构上的不足。宋元时期社仓制度,则是在民主自愿原则下,粮食储备民有、民办、民管,国家只适度监管,进一步弥补了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数量的不足。而明清时期的预备仓制度,则是由政府出资,以备荒救灾、稳定粮价为目的,粮权归国家,管理由民間负责,政府只派官员对其经营进行稽核巡查[2]。以上4种粮食仓储制度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 中国现代粮食的“仓”与“储”
2.1 关于“仓”
近代由于战争不断、政权不稳,中国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粮食产量低、短缺严重,因此粮食仓储的发展也相对迟缓。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仓容量仅有1 260万t,而且大多数仓房简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进苏联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改造后在全国推广建设;在六七十年代,根据战备要求,在一些山区、偏僻地域建设了一批小型的砖木结构房式仓、土圆仓和地下喇叭仓、窑洞仓等;在八九十年代建立了现在常使用的平房仓,在1998—2001年建立了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是目前粮食仓储使用的主要仓型。
2.2 关于“储”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备粮的管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形成于1955年备荒的“甲字粮”,到1962年,又以备战为目的建立了“506粮”。到1990年,国务院为解决粮食丰收农民卖粮难问题,建立了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1992年国家粮食储备库开始挂牌运行,1995年开始建立省级、地县级储备库,并开始逐步建立中央直属储备库。到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并形成了以国家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粮食储备体系,2007年成立油脂公司,开展油脂油料专业化管理运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所管理的储备粮主要包括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储备粮、一次性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最低价收购粮,统称为政策性粮。而社会储备主要是农民手里的口粮和粮食经营企业仓库中的周转经营粮食。其中中央储备粮的权属是中央,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运营,主要是调节全国粮食市场供需和产销区的平衡,而地方储备是稳定辖区粮食市场供需稳定。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战略储备,常规储备,长期存在,长期运营;而临储粮,一次性储备粮,最低价收购粮,则是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经济和农业发展需求,保障粮食生产所出台的粮食政策。它们在功能、运行体制、运转机制上有所不同,但均作为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压仓石。
3 现代粮食仓储管理
粮食仓储的主要工作是仓储管理,对中央储备粮而言,仓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两个确保:①即确保国家确定的储备粮规模、品种和质量与实物库存帐实相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②确保库存储备粮能高效、迅速出库,能按照政府宏观调控所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和品种向市场投放。所以中央储备粮的仓储管理重点在出入库(动态)和库存(静态)管理两个环节。
3.1 出入库管理
粮食的出入库管理属于粮食仓储中的动态过程。一般粮食的入库工作流程一般包含计划下达、仓房准备、空仓核验、来粮检验、入仓管理、结算和建帐立卡。其中仓房准备工作是确保粮食入仓后储存安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必需做到卫生清理无死角、仓房上不漏、下不潮,必需通过空仓核验以后才能开展入粮工作。在入仓管理环节:①要做好入仓过程中来粮质量的管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粮食及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②做好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确保入粮设备设施都在安全、有效运行。③通过现场整个过程的管控对粮食入仓后的整体粮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保管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建帐立卡就是对该货位储备粮的身份进行确认,实现规范管理。粮食的出库工作流程一般是计划下达、签订销售合同、质量检验、仓房清理、出仓管理、结算和资料存档。在粮食出仓之前除了办理相关手续外,还需考虑出仓的顺序号、作业人员数量、作业方式等,以确保出库过程的顺利和安全。
3.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属于粮食仓储工作中的静态过程。不同的粮食品种和不同的储粮区域要求的储备周期和储存期间的管理关键控制点也有所不同,但是都需要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对粮情进行检查处理,对轮换进出库作业环节进行管理,确保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①粮食保管人员要掌握空调、谷冷机、粮情测温、机械通风、智能通风、智能气调等现代储粮技术,并能灵活运用。②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加大对三小工具的研究和应用,来提高效率,如压管器、吊物车、拔管器、平仓机、油泵格栅、集油车及挡轮器等三小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工作效率。③加强投入和规范化管理,如中储粮集团近几年开展的仓储管理标准化、五个做实、标准仓、规范库创建等工作,不仅在管理体系、管理标准上有大幅提升,还在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④在仓储管理上要把政策向一线倾斜,如工资、晋升渠道等,多考虑一线人员,以增加一线队伍的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
4 粮食仓储的价值
4.1 社会价值
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工作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粮食储备政策在发挥“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如最近几十年在国际粮价年度波幅超过40%的动荡年份,国内原粮价格年度波动均保持在10%左右,成功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冲击,促进了我国社会和民生的稳定。自2007年国家成立油脂公司,开展油脂油料的专项储备以来,近10年我国油脂市场的油脂终端零售价格也未出现大幅波动,有力的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2 经济价值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虫害损失5%,合计8%,而我国国库的储粮损失仅为0.2%~0.5%,我国的粮食仓储管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据2011年中國农户储粮损失调查,中国农户储粮造成的平均损失为7%~10%,每年损失约为1 500万~2 250万t,相当于全国每年浪费333万公顷耕地的产量,如果这些粮食都放在国库储存,则每年可减少损失400~500亿元[3]。
4.3 环保价值
储粮新技术熏蒸成为治理储粮害虫的万能灵药。但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和人们对绿色、营养、健康食品的追求,人们对绿色储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仓储管理也开始要求减少或杜绝对化学药剂的使用,逐步转向绿色储粮、低温储粮,即采用低温或准低温的储粮环境来抑制和控制虫害的发生、发展,并研究出多种控温工艺,如智能通风、内环流、环流谷冷、空调控温、气调控温及双气囊储粮等,不仅降低了药剂的使用量和作业期间人员中毒风险,还减少了药剂残渣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粮食品质。
5 粮食仓储的高质量发展
中储粮总公司始终围绕业务中心,突出主业,服务宏观调控,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严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有效发挥收储主力军作用,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要实现仓储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方面考虑:①要继续加大对科技储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让最新的储粮技术能快速地应用到各个粮食仓储企业,从而降低储粮成本,减少储存损耗和保持储粮品质。②大力开展智能化建设,让粮食仓储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再上新的台阶,实现智能化,提高工作和周转、调运效率,跟紧技术革命的步伐。③建设高标准的粮食仓房,对新建仓房在设计阶段就融入新技术,减少后期改造投入,对老旧仓房加强维修改造,提高企业的储粮新技术应用能力,降低粮食储存期间品质的劣变速度,向技术要储粮生产力。④在仓储管理上要加大仓储技术人才培养和仓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让仓储工作的科技含金量得更高,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投入到仓储工作去,为粮食仓储行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 伟.浅谈中国古代粮食仓储管理制度[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2(4):37-39.
[2]金 梅,刘 洋,张华昌,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5,31(1):1-8.
[3]张 成,陆 峰,杨文生.粮食仓储工作价值浅析[J].粮食储藏,2015,44(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