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升 王灿玲 宋盼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在唐代泉州是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随着这波进出口热潮的兴起,茶以消费品的身份来到市场。青茶,又名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类茶叶,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本山,是制作乌龙茶的良品,凭借独特制造工艺造就独特风味,本篇论文从本山鲜叶采摘与加工过程出发,系统阐述了本山制成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本山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国家级良种,更是做乌龙茶的王牌品种,与铁观音是“兄弟”,因香气与味道次于铁观音,被称作“观音弟弟”。“本山”既是茶种品种名,也是茶叶商品名,原产地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村,被一位名为“醒”的人在1870年前后发现,因此也有人称此茶种为:“园醒种”。今称为本山种,有长圆叶之分,无性系,灌木型植株,中叶类,芽生种。不同于其他良种,其树姿开张,枝条细瘦且分支细密,椭圆叶状,叶片薄嫩质脆,稍内卷,形状杂乱无规则,波浪边叶缘,叶齿大小不匀,芽密且枝细长。本山的茶梗细又长,由制作工艺的推进,它的茶梗形似竹节,其长势和适性均比铁观音强,是制作乌龙茶的良种。
一、青房设计
青房是做茶的空间基础,它的设计至关重要。进出青房作业能够方便快捷,门窗要灵活实用,做到關能密封防止污染,开能通风透气。青房内设置控制系统,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另外要设置专门的通风口与集水槽,让空气经过滤后进入青房内,茶叶散发的水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地板铺设尼龙网,能够使茶叶在短时间内完成摊青。
二、采摘
春茶在立夏前采摘,秋茶在寒露前后一周内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开面,需掌握细采手法。通常手工采摘,一是鲜叶不会破损;二是鲜叶均匀一致;三是鲜叶三不带,即不带损蒂、不带单叶、不带鱼叶。采摘的鲜叶及时运回青房进行摊晾,确保茶青的活性和鲜度。切勿层积堆沤,防止叶落腐烂。(鲜叶原料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采摘是做优质茶的重要措施。)
三、鲜叶的摊放和晒青
为防止采摘的鲜叶损伤劣变,进场后鲜叶需立刻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场所,并翻叶两至三次,促使鲜叶水分蒸发萎凋,待太阳西下,光线变至柔和时开始晒青,晒青宜轻,防止损伤茶青,一般晒到手摸微感柔软为度(大概30-50分钟),便撤回青房,放在篱篓上进行晾青,以散发叶面热气。晾青摊叶的厚度,依照气温高低来决定,温度高时,鲜叶旭薄摊8-10cm,反之则厚摊12-15cm。待叶内水分晒至均匀分布后开始摇青。
热天采摘的鲜叶,叶质较柔软,需进行轻晒,因为热天水泥板温度较高,防止产生死青或形成“日腥味”,可以放块布巾在水泥板上,将鲜叶与地板隔离开,再把鲜叶放在上面晒青。
四、摇青
摇青需看天气和青叶灵活掌握。需在摇青室内,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空气相对静止,温度、湿度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春茶鲜叶含水量高,内含物丰富,要促进水分蒸发和物质变化,使梗叶水分消失,摇青宜重,才能形成醇厚的滋味和浓馥的香气。(1)摇青在鲜叶轻度失水的基础上,调节一定的温度,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震动、摩擦和碰撞作用,叶缘细胞株不损伤并均匀地加深,青叶生化成分发生激烈,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青叶的形态、色泽与气味也会随之改变。在实际生产中,温度调控占主导因素,当温度低于20℃时要采取加温措施,湿度低于80%时就要洒水增湿。(2) 摇青过程转数逐渐加多,摇青鲜叶的厚度与晾青的时间由少逐渐加多,叶片的发酵程度也会渐渐加深。摇青需在8-10小时内完成。(3)摇青的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茶种产地的不同,品质、季节、茶树的品种,晒青程度都是影响因素。
五、杀青
杀青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需要掌握“高温、叶少、抛炒结合”的原则,对青叶进行均匀的抛炒。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控制温度尤为重要。当温度过低时,酶的活性微弱,会对催化作用有影响;杀青温度越高,酶被破坏的也会更快更充分,但同时叶绿素也被破坏,易毁坏叶的品质;因滚筒杀青普遍使用,在此以滚筒杀青机进行说明,温度控制在280℃,投叶量11-13斤,时间(3-3.5)分钟。待杀青叶手握有黏手感,茶梗不易折断,有熟香透出,含水量在60%左右。
六、揉捻
揉捻是给叶片“塑型”,促进叶片表面的内含物充分吸收。集中于破坏叶片的细胞组织结构,使内含物质转变,在饮茶和审评的冲泡时加速切容易进入茶汤。本山茶一般芽叶粗,梗大,成熟度高,水分较少,较难卷曲成条,需采用热揉方式进行操作,出锅后快速进行热揉。可用闽茶30型和35型揉捻机进行操作。揉捻机操作方式为揉捻重压,揉至揉盘上有小茶块出现为度。揉捻后要立即进行摊放开展散热,防止产生闷黄影响茶叶品质,再进行加工做形,制成条索状,也可卷成方圆或是三角形,使其看起来玲珑雅致。
七、烘干与包揉
第一次烘干至含水量50%左右,烘后包揉,把茶叶放在小布袋里进行包揉,使茶叶紧结圆结,包揉后迅速解去布袋,将茶圆解散,防闷热发黄和产生红梗现象。第二次烘干包揉,烘至茶叶有刺手感,含水率在35%左右,再进行包揉,至茶圆紧结,捆紧布袋静置一小段时间,即15-20分钟,固定外型条索,然后解散茶圆,进行分筛,把筛出的粗条在进行第三次烘干包揉,但不宜烘得过干,以免碎末茶增多。若遇上阴雨天,加工后必须用低温慢烘,直至干燥为止。
在青叶揉捻完毕,即刻进行烘焙。采用“文火慢烘”的方式,有利发展铁观音香气,烘温控制在65-75℃,待到手折茶梗断脆时即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烘干与包揉过程需结合进行,多次重复操作,烘干的时间需短且快,如此做到的茶能够保持高长香气,滋味也会鲜爽醇厚,汤色金黄鲜亮,浓艳清澈,叶底软亮。
(作者单位:1.362400福建安溪日月升茶叶有限公司;2.362400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